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生產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Fertility)

生產力(Fertility / Productivity / Prolificacy)

目錄

什麼是生產力

  生產力是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觀物質力量。

  馬克思主義對生產力範疇的科學界說。生產力是物質生產過程中人們與自然界的關係。生產力是一個由多種要素構成的複雜系統,它的基本要素是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

生產力的三要素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決定生產力高低的因素有三個:勞動者、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

  勞動者是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勞動技能和生產經驗、參與社會生產過程的人,既包括體力勞動者,也包括以各種方式參與物質生產過程的腦力勞動者

  勞動資料是勞動者用以作用於勞動對象的物或物的綜合體,其中以生產工具為主,也包括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所必要的其他物質條件,如土地、生產建築物、動力、交通運輸等。

  勞動對象是指生產過程中被加工的東西,包括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得的資料和經過勞動加工而創造出來的原材料。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統稱生產資料。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併在生產力的發展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生產力系統中,勞動者是人的要素,生產資料是物的要素,兩者均不可缺少,但起著不同的作用。在人與物的關係中,人是能動的要素,是人創造物,使用物,不斷改進和提高物的性能。生產資料只有同勞動者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正是人的勞動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過程。物的要素也十分重要。其中,生產工具直接反映了人們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廣度;標志著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水平,它不僅是衡量人類勞動力發展的客觀尺度,而且是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指示器。

  最早馬克思認為生產力與三個因素個關係是這樣的:

  生產力=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

  隨後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後,演變為:生產力=(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科學技術

生產力與勞動力的區別

  生產力與勞動力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社會的機體的功能或能力,後者是人的機體的能力或功能。

  生產力從來都是指社會的生產力。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生產力表現為一種完全不依賴於各個個人並與他們分離的東西,它是與各個個人同時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個人(他們的力量就是生產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對立的,而這些力量從自己方面來說只有在這些個人的交往和相互聯繫中才能成為真正的力量。”。

  生產力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力量。不言而喻,生產資料是一種物質要素。勞動者的勞動能力是一種自然力——臂和腿、頭和手的運動,是體力和智力的總和,任何時候的勞動都是體力的消耗和智力的支出。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者的智力內容,日益從以傳統經驗為主轉化為以科學技術知識為主,智力因素的比重也不斷加大。但勞動者的智力和體力一樣,只有在物質生產過程中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勞動者的勞動力在本質上仍是一種物質要素,它的實現和提高受到客觀條件首先是生產工具條件的制約。

  生產力之所以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力量,更重要地還在於它是一種不能由人們自由選擇的既得力量。生產力具有連續性和歷史繼承性。體現著生產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的生產力不專屬於某一時代、某一社會、某一階級,而是整個人類共同創造財富。它不會隨著舊制度的消滅而消亡,而是隨著時代的前進而日益發展。因此,任何世代的人一生下來就遇到現存的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既是前一世代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矛盾運動的產物,又是先前一切世代生產力的積累與發展。人們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產力,而只能首先接受前人已經創造的生產力,適應這種生產力所提供的物質條件去創造新的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作為生產的社會形式的生產關係無疑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巨大的制約作用,但發展的根據,最終還在於客觀存在的生產力自身的矛盾。新生產關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主要是通過推動生產力內部的矛盾運動,從而使生產力諸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來實現的。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5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青,Dan,Yixi,方小莉,Mis铭,许演.

評論(共9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產力"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0.198.244.* 在 2015年10月29日 10:43 發表

是生產力,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吧?生產資料包括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啊!

回複評論
112.193.9.* 在 2016年2月24日 13:30 發表

怎麼矛盾的呢,生產資料是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的總和。生產資料不等於勞動資料。勞動力的三要素應該是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希望嚴謹一點。

回複評論
纳先生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10月4日 23:38 發表

三種變數 勞動力 資本 管理

回複評論
36.32.12.* 在 2017年9月17日 21:13 發表

·人與生產資料都是生產力的要素,所以生產力要一分為二

回複評論
27.42.94.* 在 2017年10月10日 19:09 發表

人是第一生產力!沒有人類的發明創造哪來的科學技術!這麼簡單的問題還要詭辯!

回複評論
119.118.179.* 在 2017年12月8日 16:05 發表

同意上面的觀點,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說法純屬胡說八道。

回複評論
128.189.119.* 在 2019年4月6日 15:15 發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顯然是一個偽命題。正如生產者、生產資料並不是生產力,而只是構成生產力的要素。科學技術充其量也不過是生產力的一個元素。何況,作為生產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其要求就是具有生產技能、經驗,並從事生產。何為生產技能、經驗?就是應用於生產的科學技術,或是可歸納總結為科學技術的素材。實際上科學技術是生產過程的產物。在特定情況下科學技術的掌握推廣應用對提高生產力有決定性作用,但它決不使生產力!

回複評論
183.160.101.* 在 2019年9月29日 14:41 發表

以為自己是大神,講錯的也有捧的

回複評論
211.23.234.* 在 2022年6月5日 21:23 發表

平安喜樂福恩滿溢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