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亞瑟·叔本華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Arthur Schopenhauer)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放大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又譯為阿圖爾·叔本華——悲觀主義哲學家

目錄

亞瑟·叔本華簡介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國哲學家,被稱為“悲觀主義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弗里德里希·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人們只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繫在一起,認為意志的支配最終只能導致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欲望和衝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心理學。他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後期的散文式論述對後來哲學著作的詩意化產生了較大影響。

亞瑟·叔本華的生平

  叔本華生於波蘭但澤(今格但斯克)。父親海因里希·弗洛裡斯·叔本華(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後自殺。母親約翰娜·叔本華(Johanna Schopenhauer)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家,與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親的關係一直不好,隔閡非常深,最後關係破裂。但由於他繼承了他父親的財產,結果使他一生過著富裕的生活。叔本華死後,將所有財產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叔本華早年在英國和法國接受教育,能夠流利使用英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他最初被迫選擇經商以繼承父業,在父親死後他才得以進入大學。1809年他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把興趣轉移到了哲學,併在1811年於柏林學習一段時間。在那裡他對費希特和施萊艾爾馬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了博士學位。歌德對此文非常贊賞,同時發現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傾向,告誡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他稱柏拉圖為神明般的,康德為奇跡般的,對這兩人的思想相當崇敬。但厭惡後來費希特,黑格爾代表的思辨哲學。

  1814年—1819年間,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學的影響,被認為是將東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發表後無人問津。叔本華這麼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但憑這部作品他獲得了柏林大學編外教授的資格,在這裡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選擇與自己認為是沽名釣譽的詭辯家的黑格爾同一時間授課。但黑格爾當時正處於他聲名的頂峰,叔本華自然沒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兩三個人,最後一個也不剩了,只能凄涼地離開柏林大學。

  1833年在大學里受挫之後,他移居法蘭克福,併在那兒渡過了最後寂寞的27年。1837年,他首個指出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間的重大差異。之後他出版了多種著述,1841年出版了《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合集,由於這兩篇是丹麥科學院的有獎徵文,於是他鄭重的說明,第一篇論文獲科學院褒獎,第二篇未獲科學院褒獎,在之後的書中他一再對丹麥科學院冷嘲熱諷,在他成名後,丹麥科學院也成了一時間的笑柄。但這本書也幾乎無人問津。1844年,在他堅持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時已早已絕版,且未能引起評論家和學術界絲毫興趣,第二版的購者結果也寥寥無幾。1851年,他完成了對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結果就是這篇以格言體寫成的《附錄與補遺》使他獲得了聲譽,使他瞬間成了名人。有人寫了《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

  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在第三版序言中寫道:當這本書第一版問世時,我才30歲,看到第三版時卻不能早於72歲。總算我在彼德拉克的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誰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該滿足了。叔本華在最後的十年終於得到了聲望,但仍然過著孤獨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條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有人說這個名字是用來諷刺黑格爾,也有人說不是。 1860年叔本華因肺炎惡化去世,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

  作為一個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自私。但在某些方面他可稱為性情中人:談過戀愛;也曾被稱贊為一個詼諧且能侃侃而談的人;他每天閱讀倫敦的《泰晤士報》;脾氣火暴,曾把一個女裁縫推下樓梯(因為受不了她的吵鬧並且多次勸阻都沒有效果,他為此還特意寫過一篇論噪音)並造成她殘疾,因此叔本華需要按季度付給她終生補償。在此人過世時,叔本華寫到:“老婦死,重負釋”(obit anus, abit onus)。他的生活受人詬病,與他的哲學相悖更讓人鄙薄。羅素在他編寫的著名的西方哲學史中這麼說:假若我們根據叔本華的生活來判斷,可知他的論調也是不真誠的。在叔本華的論女性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對女性的態度,他認為女性“只是冀求恬靜,平穩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淺顯--一言以蔽之,她們的思想是介於成人和小孩之間”“不理性”互相仇視”“總事事陷入主觀”。

亞瑟·叔本華的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這篇博士論文寫於1813年,當時叔本華25歲。在1847年被重新修訂過一次。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可以被概括地表達為:“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說沒有一個無法被解釋的事物”。

  叔本華首先對充足理由律的本質作出了描述,他說在他之前這條定律的被不明其理的人們濫用了,從而常常使人陷入謬誤和混亂。在他看來,充足理由律的兩種基本性質被混淆了,一是將它用於判斷,即判斷為真的理由,其次是將它用於對象的變化,即事物變化的原因,這兩者實質上是不同的。事實上,叔本華認為充足理由律有四種不同的意義,即一切表象都可以從四個層次上進行解釋,從而將這四種意義比喻為“四重根”。

  充足理由律在叔本華那裡具有一種先驗的地位,即它是不能證明的。叔本華認為康德等人試圖證明它是徒勞無功的,因為為了證明一個特定命題,就必須假定一個給它正確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卻正是充足理由律。為了證明它,就必須假定它成立,所以證明這個命題將陷入不可避免的迴圈論證。他的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維特根斯坦。此外叔本華將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同一律、排他律併列,把它看成第四個思維規律

  四重根

  叔本華認為充足理由律的四種不同表現形式分別是:因果律,邏輯推論,數學證明,行為動機。這四種形式並不作為證明充足理由律的原因,而是充足理由律在這四者中表現其自身。

  叔本華認為因果律只作用於表象之間而和物自體沒有絲毫聯繫,而且一切表象間都受到因果律影響,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其先前的一個原因。象上帝這樣一個不動的動者或者不存在的東西進入存在被叔本華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基於這個立場,叔本華既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又是一個完全的宿命論者。

  邏輯真理的成立必然存在一個先驗的、在它之前的真理,這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現形式的第二個形式。叔本華將引導至真理的途徑分為邏輯的,經驗的,先驗的,超驗的。這四種理由和根據證明真理本身的同時也表現了充足理由律。

  因果律中的表象被認為是時間和空間中純粹直觀的表象,而時間和空間本身是在對錶象觀察中被感性地連續知覺到的表象,兩者間的本質區別是物質。這裡叔本華沿用了康德的看法,時間和空間分別對應於數學和幾何。時空中的表象是數學證明的前提而不是它可證明的依據。

  人的行為動機被叔本華認為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種形式。也就是說,人的每一個行為必有其動機上的原因,並從動機上得到解釋。事實上這一看法引出了他的另一部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奠定了它的倫理學說。

亞瑟·叔本華對康德哲學的批判

  叔本華對康德是充滿贊美之情的。在對康德哲學批判的附錄標題上,他引用了伏爾泰的話:“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錯而不受責難,這是他們的特權”。

  叔本華認為康德的最大功績不是他的認識論,而在於他劃分了表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別。他認為康德錯誤地假定知覺包括想象,將直觀和思維混淆起來。康德構造了將感性直觀和知性十二範疇共同構成經驗對象的理論。叔本華髮現若按照這種理論,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觀又是思維,既非直觀又非思維的東西。而且這樣一來動物要麼就具有思維,要麼就連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沒有了,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在康德那裡,因果律是先驗的,所有的經驗知覺都是處於主觀之上,不可能區別或認識物自體。而叔本華認為僅用直觀我們就能獲得經驗對象。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通過理智這種內在感覺而獲得的,它只在時間的形式中被認識。

亞瑟·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建議讀這本書的前提是《純粹理性批判》、《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他對康德哲學的批判。更確切的說,這本書的主旨是作為表象但最終作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將兩者併列的。在這本書中,叔本華試圖解決康德哲學遺留下的難題。和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不同,叔本華保留了物自體,並將其定義為意志。所以這整部書都是為了闡述這一思想的,他從寫下這本書到去世為止堅信自己已經解決了世界之迷。

  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詮釋了充足理由律,解釋為什麼現象世界必須通過充足理由律來瞭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顯現的細節,它是一種既不滿足又不停止,盲目的衝動,要求人從自身存在本質即欲望之中解放出來;第三部分試圖通過對自然和生命的審美,即藝術中獲得一種短暫的慰籍;第四部分以倫理學和禁欲主義的形式提供一種可能獲得拯救的方式。

  對於叔本華而言,世界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體是認識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認識的,是世界的支柱,我們每個個人正是這樣一個主體。而客體則是我們通過先驗的時空範疇去認識的事物,比如我們的身體。主體和客體共同構成作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華認為人們的先天認識只有時間、空間和因果律,而這些東西都只在表象間發揮作用、形成聯繫,和意志本身無關。感性、知性和意志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體化。他認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人的一切行為是由意志活動和行為活動兩方面構成的,在叔本華看來兩者是具有同一性的。這裡好象他犯了個錯誤,即我們通常認為想做某件事和去做某件事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這是曲解了叔本華關於意志的定義。在叔本華看來,意志活動不是感性和知性,既思考過程的那種活動,因為這種活動屬於表象和物自體即意志無關。意志只在行為活動中使自己現身。事實上它應該被理解為某種無法抑制的衝動,確切的說是盲目的衝動,某種非理性的欲求。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這種盲目的衝動,一切表象中的活動只是使我們感覺自由的假象。意志是一種不能被剋服的東西,我們每一行為都是意志的現身。

  對於那些非生命體,純粹物理的對象,意志似乎並不存在,但叔本華駁斥了這種觀點。他認為在無機的自然中,意志在普遍的自然力中使自己獲得客體化。就象人類行為一樣,意志就在那往下掉落的石頭中使自己現身。這樣,作為意志最終呈現的問題被解決了,這一形而上學的概念就在無處不在又漫無目的永不滿足的力中使得自己現身。意志實質上在叔本華那裡就是控制我們所處的表象世界的外在因素。

亞瑟·叔本華的美學

  叔本華是個涉獵廣泛的美學家,他對音樂、繪畫、詩歌和歌劇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藝術看作是解除人類存在的痛苦一個可能途徑。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對柏拉圖表示了敬意,在這裡他討論了藝術以及藝術的積極意義。他認為藝術是獨立於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擺脫意志無處不在的訴求。而這種藝術的表象和柏拉圖的理念論有相似之處。

  柏拉圖的理念論是為瞭解釋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遇到的各種事物中,有些事物與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為它們的個體性就幾乎分辨不了。於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問題,在柏拉圖看來,只有理念是永恆的,而經驗世界是處在不斷變化中的。叔本華意識到柏拉圖的理念論和康德的物自體有異曲同工之妙,康德認為知識只是在認識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圖認為我們認識的經驗世界不是真正的認識對象,只有理念才有意義。

  叔本華借鑒了他們兩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體不能被完全認識但能被直接認識。意志作為自在之物,不從屬於時間、空間和因果律,因此不是個體化地被認識。柏拉圖的理念則可以在作為意志的客體化在客體化的對象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藝術就是對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個具體顯示。這種把握和顯示同樣具有一種絕對的普遍性和超時間或空間的本質,所以它就具有這樣一種能量,能將人類從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脫出來。於是美也就具有了極高的價值。藝術家作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過理念把現象和意志相分離,這種能力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叔本華認為藝術品具有一種超時間的本質,而音樂同時具備超時間和超空間的本質,所以音樂不只是對理念的複製,它還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種更高的價值。對叔本華來說,音樂和表象世界幾乎是併列的存在。但這種美都只能使人們從意志那裡得到暫時的解脫,因為這種對於美的訴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亞瑟·叔本華的倫理學

  叔本華認為倫理學是很簡單的一門學科,他從人類行為的動機出發探討人類道德的基礎。叔本華認為人類行為的動機可以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別人快樂。他將這三種動機分別概括為利己、惡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惡毒是非道德的推動力,只有基於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利己

  叔本華認為很多錶面上的道德行為都是出於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個人名譽和法律規範。出於個人名譽的道德行為其目的隱含著滿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獲得他人的敬意從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而迫於法律規範的道德行為則是為了規避法律懲罰,免於自己受到損失而做出的。這些行為在叔本華看來是沒有真正道德意義的。出於這種目的的極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別人什麼都沒有。基於這個原因的庸俗情況就是我們常看到的,那些為了生理需求上的諸如食欲、性欲以及舒適等等要求而發展出來的極端不道德行為。

  惡毒

  第二種非道德的動機是惡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別人痛苦。叔本華認為惡毒是無處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輕微的,普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漠視和反感。人類用禮貌和聰明來掩飾這一動機,所以背後的惡意中傷和謠言誹謗便相當常見。惡毒的兩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嫉妒是於生具來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因為嫉妒的東西本應是受到敬佩和感動的。而幸災樂禍可以說是惡毒的普遍現身,叔本華認為沒有比幸災樂禍在道德上更一無是處的了。出於惡毒的極端形式是:盡其所能地傷害別人,一切殘忍的行為都只是將幸災樂禍付諸實施的行徑。

  叔本華認為一切的非道德行為都能由以上兩種動機中推導出來。

  同情

  叔本華認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萬中無一,他說我們會對那些道德行為產生敬意正說明瞭那些道德行為與眾不同,是不可思議的。他引用盧梭的話說,人們不會對比自己幸福的人產生同感,而只會對比我們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們的直接同感只局限於對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實質上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將他人與自己視為一體。從同情出發,直到高尚無私,慷慨大量,一切對於美德的贊美辭彙都出於此而沒有其它。

叔本華將從同情出發的倫理學基本原則定為:不傷害別人,儘量幫助每一個人,其對應的兩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愛。公正表現了同情的否定性質,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傷害他人。而仁愛則表現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個級別,即看見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從而使自己去幫助每一個人。叔本華認為這兩者都是極端罕見的,但又是確實存在的,即便再沒有道德的人也無法否認公正和仁愛這兩者。

  人的性格和同情的起源

  由於一切行為的動機都出於利己、惡毒、同情這三者,所以一個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則一個人的道德程度越高。叔本華認為這三者的比例在一個人的性格中無法改變,他對這個觀點的論證是從人類的普遍態度出發的。對於一個過去犯過錯的壞人,人們就對他永遠不抱有信任的態度;一個被認為是好人的人,無論做了什麼錯事總能受到人們信任;攻擊對方時,我們都攻擊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為性格被認為是無法改變的東西,例如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叔本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質,再有本質的發揮,所以一切行為都是出自我們個人的自由被他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華認為對於道德基礎,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論證是最困難的問題。由於同情心的本質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認為人,我其實本無差異。在利己和痛苦主義者看來,他人和自我之間存在一種絕對的差別,這是他們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間的無差異性,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開而去,就是認識到萬物間的無差異性,這裡叔本華對道德起源的論證存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向(萬物一體),和中國的莊子的齊物思想本質上有共同之處。

  叔本華的倫理學大致可以用這樣的邏輯來描繪:萬物間無差異-->人、我間無差異-->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愛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亞瑟·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和禁欲主義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有時被解釋是受他的家庭環境因素而造成的。他的父親易怒而憂郁,他的母親自私而冷漠,但這不是從他的哲學層面上來談討的。

  叔本華的形而上學構建於兩個基礎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雖然是同一的,並且共同構成世界,但意志是決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體化;二是意志永遠表現為某種無法滿足又無所不在的欲求。於是世界本質就是某種無法滿足的欲求,所以從邏輯上說,它永不可能被滿足。所以如果不能滿足的欲求是某種痛苦,那麼世界就無法擺脫其痛苦的本質。人們只是永遠試圖使自己的欲求滿足,但這種滿足卻更加證明和顯現了意志本身,這被叔本華認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認為無論一個人是樂天派還是悲觀派,都不能擺脫根本上的痛苦,樂天派只是對現實的躲避,是自我欺騙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對悲觀主義的懷疑者們只能從叔本華的形而上學上進行爭論而不是爭論悲觀主義本身。

  叔本華的這種論調有時候使他被認為是虛無主義者,但事實上叔本華認為生命具有某種意義,雖然它是一種消極的意義。意志本身雖然無法逃避,但意志本身卻體現了某種意義。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第四部分中,叔本華提供了一種以禁欲主義的方式來找到希望的可能。他認為人只有在擺脫一種強烈的欲望衝動的時候才能獲得其根本上的自由,只有打破意志對於行為本身的控制,才能獲得某種幸福的可能。但叔本華卻又強調這種禁欲主義的行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種苦行。

亞瑟·叔本華的命運觀

  叔本華是一個徹底的宿命論者和決定論者。表象間受到因果律的影響,而表象和意志間沒有聯繫。意志通過某種超因果律的卻又基於因果律的法則和表象世界發生關係。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嚴格的必然性而發生,我們所感覺到的自由意志仍是處於表象世界的活動,而我們所觀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為都受到意志這樣一種神秘的力量的控制。這種觀點可以被歸納為這樣一句話: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但不能想我們所想的。

  叔本華的這種決定論受到了兩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薛定諤的強烈認同,他們都認為這種對自由意志的解釋給予了他們莫大的安慰。

亞瑟·叔本華的死亡觀

  叔本華不贊同自殺,因為自殺行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顯現。同時他也認為死亡並非什麼不好的事情,他的論點基於他的形而上學,即一切事物必有其生成的原因。他認為人們對於死亡最大的恐懼在於他們無法想象這樣一個事實:我死了,但這個世界卻仍然運行著,而這個觀點的錯誤在於人們認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歸於無。叔本華認為人類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內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變化都只在於表象之間。出生只是從前一狀態轉變而來的,所以不是一種無的狀態。同樣,死亡也不是歸於無,而只是以另外一種狀態存在於表象世界中。

亞瑟·叔本華的教育觀

  叔本華認為我們的知識來自於直觀感覺對於客體一種直接把握,然後經由抽象思維將它概括為某種概念。因此人們在學習時應該遵循直觀知識先於概念知識的順序。他認為現實中的教育則完全相反,小孩們往往先被灌輸許多不曾接觸過的概念,只有在他們成年後才能接觸到直觀知識,這導致了人們的判斷力直到很晚才成熟起來。這種觀點被他挪用到人際交往中,他認為孩子們只聽到那些美好的故事,對真實生活的痛苦卻一無所知。這種現象導致了人們隨著年紀的增長,知識沒有隨之有更多的增長,而只是通過直觀知識來排除已有的錯誤概念。

亞瑟·叔本華的宗教觀

  叔本華有時候被認為是反宗教的或者是無神論的,但這隻是從西方的視野來看的。從本質上而言,叔本華的哲學在於否認人或世界的存在具有某種終極價值。然而基督教卻是給予人類價值的,這和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具有相抵之處,所以,叔本華是否認基督教的。然而,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叔本華崇尚印度文化及其宗教,所以,說他是個純然的反宗教者也是不恰當的。對於一個哲學家,尤其是象叔本華這樣有著獨立性格的哲學家而言,宗教與其哲學的相容性才是重要的東西。故而,他欣賞拒絕價值判斷的印度文化,鄙棄給予人類世界價值的基督教。

受亞瑟·叔本華的人物及評價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被認為受到他影響的著名人物有

  • 作家:托爾斯泰、莫泊桑、托馬斯曼、貝克特、斯韋沃
  • 藝術家:蕭伯納、瓦格納、馬勒
  • 詩人: 狄蘭·托馬斯、博爾赫斯
  • 科學家:愛因斯坦、薛定諤、達爾文

  叔本華是少數維特根斯坦閱讀並欣賞的哲學家之一。影響了尼采、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尼采十分欣賞他的作品,曾作《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來紀念他。瓦格納把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獻給叔本華。莫泊桑稱他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亦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以叔本華的理論評宋詞;還曾藉助其理論發展了紅學,成就頗高。

亞瑟·叔本華的主要著作

  • 1813年 Über die vierfache Wurzel des Satzes vom zureichenden Grunde《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 1816年 Über das Sehen und die Farben,《論視覺和顏色》
  • 1819年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1836年 Über den Willen in der Natur,《論大自然的意志》
  • 1839年 Über die Freiheit des menschlichen Willens,《論意志的自由》
  • 1840年 Über die Grundlage der Moral,《論道德的基礎》
  • 1851年 Parerga und Paralipomena,《附錄與補遺》

亞瑟·叔本華語錄

  • 1 事物本身是不變的,變的只是人的感覺!
  • 2 做學問是目的不是手段
  • 3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麼你永遠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 4 劣書是損害我們精神思想的毒藥
  • 5 人一生要做的兩件事就是防患於未然和豁達大度。前者是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損失,後者是為了避免紛爭和衝突。
  • 6 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 7 人們為一個人的死亡感到恐懼和悲傷,因為死亡意味著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將無法再去經歷感受,將會對一切失去感知,活著的時候發生的一切將會歸化為零!
  • 8 一個人照鏡子時,永遠不會以陌生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他的自我意識只會不停地低聲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個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 9 “所有的愛戀激情,無論其擺出一副如何高雅飄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都只是植根於性欲之中”、“這種強勁的動力,僅次於對自身生命的愛”。
  • 10 小人常為偉人的缺點或過失得意
  • 11 在文學中,有無數的壞書,像蓬勃滋生的野草,傷害穀物,使它們枯死。它們原是為貪圖金錢,營求官職而寫作,卻使讀者浪費時間、金錢和精神,使他們不能讀好書、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們不但無益,而且為害甚大。
  • 12 美”是高級的“善”,創造“美”是最高級的樂趣。
  • 13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為欲望永不能被滿足.我們離理相越遠,自然就會離欲望越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迷失在理想與欲望之中,將欲望的東西當作理想,這是因為它們有時實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線之隔.或者說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 14 人生就是痛苦,我們可以把痛苦轉化成幸福
  • 15 人生就是一場苦難。
  • 16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人是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過活
  • 17 時間是無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為了用有限的時間去抗衡無限的時間而採取了繁殖這一手段,讓自己的生命時間得以延續。這是人類繁殖的本能。
  • 18 哲學的起點是死亡。
  • 19 人從來就是痛苦的,由於他的本質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裡的。
  • 20 欲望過於劇烈和強烈,就不再僅僅是對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會進而否定或取消別人的生存。
  • 21 智者,總是享受著自己的生命,享受著自己的閑暇時間;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總是害怕空閑,害怕空閑帶給自己的無聊,所以總是給自己找些低級趣味的游戲,給自己一點暫時的快感。
  • 22 人類徹頭徹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 23 風格是心靈的外觀
  • 24 一個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 25 我們的不幸往往由於我們對於幸福的追求!我們做事之初喜歡抱著一種信念:我們一定能在世間找到某種幸福
  • 26 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情常叫我們激動、焦慮、煩惱、熱情,就是因為它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看著它覺得是多麼的碩大,又是多麼的重要而嚴峻。可是,一旦它們全部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時,就失去了自身的任何價值,只要我們不再想它,它就在我們的記憶中逐步消失。它們之所以如此碩大,就是因為離我們很近的緣故。
  • 27 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我們就應該假裝相信他,因為他會變得愈來愈神勇而有自信,並更大膽地說謊,最後會自己揭開自己的面具。
  • 28 讀書是讓別人在我們的腦海裡跑馬;思考,則是自己跑馬。
  • 29 等待,是偷懶的藉口,怠惰的推托。
  • 30 友誼就好像傳說中的海怪,大家繪聲繪影,可是卻仍有待證實.想要擁有一位如聖經所言比親兄弟更親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還難
  • 31 如果生是夢、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

從兩者之外被個別劃分出來的存在。事實上,這也不外乎是夢幻。

  • 32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會給我們教科書,而後的三十年是對教科書給予註解。
  • 33 時間對善用者親切。
  • 34 普通人耗神於如何打發時間;精幹的人卻耗神於如何有效利用時間。
  • 35 理智有時似乎可以引導意志,但是僅僅象一個想到引導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個勇猛強壯的瞎子,他背負著一個能給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 36 我們並不是因為發現了欲求某個事物的種種理由才去欲求這個事物,而是因為欲求某個事物採取尋找欲求它的種種理由。……所以邏輯是無用的,沒有人靠邏輯說服任何人;連邏輯學家也只是把邏輯作為收入的一個來源而已。
  • 37 疲勞象疼痛一樣,它的位置在大腦;與大腦不聯結的肌肉(如心臟)決不會疲勞。
  • 38 意志就是求生意志,它永久的敵人是死亡。……它能用生殖的策略和犧牲生殖來擊敗死亡。……生殖是一切生物體的最終目的和最強烈的本能。
  • 39 因為熱情依靠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把只對種族有價值的東西認為對個人也有價值,所以在達到種族的目的之後,造化的騙術必然消失。個體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種族欺騙的對象。
  • 40 種族的事務,即受精一旦完成,對每個動物而言,接踵而來的是一切能力瞬息的涸竭和衰竭,對大多數昆蟲而言,甚至繼之以迅速的死亡。
  • 41 一個眾人和萬物都不曾在他眼裡時時顯得僅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沒有哲學才能的。
  • 42 肉欲熄滅時,生命的內核也就消逝了,只剩下空殼了。
  • 43 我們自己不先去思考某個對象就來閱讀有關它的文字,會是危險的……當我們閱讀的時候,別人在替我們思考;我們只是在重覆別人的心理歷程。……因此如果一個人幾乎整天都在讀書……他就會漸漸喪失思考的能力。
  • 44 因此,第一個忠告是“生活先於書籍”,第二個忠告是“正文先於註解”,即經驗先於思考和認識。
  • 45 理智有時似乎可以引導意志,但是僅僅象一個想到引導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個勇猛強壯的瞎子,他背負著一個能給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 46 我們並不是因為發現了欲求某個事物的種種理由才去欲求這個事物,而是因為欲求某個事物採取尋找欲求它的種種理由。……所以邏輯是無用的
  • 47 沒有人靠邏輯說服任何人;連邏輯學家也只是把邏輯作為收入的一個來源而已。
  • 48 意志就是求生意志,它永久的敵人是死亡。……它能用生殖的策略和犧牲生殖來擊敗死亡。……生殖是一切生物體的最終目的和最強烈的本能。
  • 49 因為熱情依靠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把只對種族有價值的東西認為對個人也有價值,所以在達到種族的目的之後,造化的騙術必然消失。個體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種族欺騙的對象。
  • 50 種族的事務,即受精一旦完成,對每個動物而言,接踵而來的是一切能力瞬息的涸竭和衰竭,對大多數昆蟲而言,甚至繼之以迅速的死亡。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Vulture,Dan,林巧玲,方小莉,y桑,刘维燎.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亞瑟·叔本華"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caadea3eececbc72d85c43d275c4a037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8月13日 11:58 · 江苏 發表

這髮型.....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