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零工經濟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零工經濟(Gig Economy)

目錄

什麼是零工經濟

  零工經濟指的是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職業者構成的經濟領域,利用互聯網和移動技術快速匹配供需方,主要包括群體工作和經應用程式接洽的按需工作兩種方式。[1]

  美國學者黛安娜·馬爾卡希在《零工經濟》一書中這樣描述零工經濟時代的工作方式:用時間短、靈活的工作形式,取代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包括咨詢顧問、承接協定、兼職工作、臨時工作、自由職業、個體經營、副業,以及通過自由職業平臺找到的短工。[2]

“零工經濟”與“打零工”的區別[1]

  零工經濟的勞動者與過去所熟知的個體戶打零工的根本區別是,他們依賴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分發和流程組織。在經濟學家的語境中,零工經濟是一種新型雇佣關係,平臺將替代企業,成為用工的主要連接體。

零工經濟的發展與繁榮[1]

  2018年12月12日,Edison Research發佈了一份報告:《2018美國的零工經濟(Gig)》(Americans and the Gig Economy)。報告顯示,幾乎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在零工經濟(Gig)中賺錢。商業調研結果顯示, "零工" 工人占美國勞動力的 34%,到2020年將增長至43%。

  在中國,零工經濟其實也早就有發源。上世紀 70 年代末期至 80 年代中期,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從起步走向蓬勃發展,但是大多數企業一缺技術,二缺設備,三缺市場門路,關鍵還是缺少懂技術、會使用生產設備的技術人員。於是,當時的鄉鎮政府和企業從城市下放或退休在本地的幹部和技術工人,或者通過種種關係從上海、南京、無錫、蘇州等城市工廠和科研機構聘請工程師、技術顧問和師傅,來幫助解決使用機器、開發產品、保證質量、降低成本等技術難題。

  這些被稱為「星期日工程師」的技術人才來自大城市裡各個不同的行業,但是,他們都會利用當時一周唯一的休息日到鄉鎮企業去攻堅克難,實現了科技創新資源的按需市場化配置。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出於改善自身生活狀況的需求,從而進行一些兼職,這種情況也十分常見。但由於大部分人在思想意識上還是希望加入一個組織來工作,同時信息科技不夠發達,不能夠很好地撮合供需雙方,因此零工經濟沒有得到大規模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零工經濟有了更加合適生長的土壤。2008 年之前,以「豬八戒網」為例,從基於互動式問答的知識分享網站到眾包平臺,基於知識和零工的分享經濟完成了萌芽階段的發展。而2009 年至今,國內眾多領域的分享經濟型企業全面開花,包括滴滴出行在內的分享經濟形態大量涌現。傳統企業方面的一些變動也映襯著零工經濟良好的發展勢頭:寶馬、賓士、奧迪等汽車巨頭進軍以租代售、停車共用等領域;海爾集團提出了「人人創客」的轉型戰略;用友集團則聚焦於分享經濟模式,致力於為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平臺。這都使得零工經濟開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

零工經濟繁榮的原因[1]

  (一)經濟產業層面:知識經濟和服務產業的不斷發展

  知識經濟:知識經濟是當前的經濟形態特征之一,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形態已經體現出了很強的知識經濟的特征,而知識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所占比重也越來越大,知識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在經濟體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知識作為一種軟要素,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更少地依賴組織協作,而是通過個人更加自由的形式獨立嵌入到社會生產活動中。管理學家德魯克曾經就在《管理人的未來》中暢想過未來知識工作者的形態,預言過零工經濟的可能性。

  服務產業:按照經濟發展規律,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性產業將會比重不斷增大,社會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和分化,需要的服務性工作越來越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競爭環境的複雜化,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有將業務外包的衝動,將其中的很多訂單,外包給零工經濟工作者,從而使自身的組織實現精簡化。而在供給方,能夠提供按需服務的工作者也越來越多,隨著大學教育的發展,具有相應知識水平的勞動者不斷增加,創造了充分的人力資源供給。

  著名經濟學家科斯的「科斯定理」,指出了企業的邊界在於交易成本、談判成本和管理成本的相對比值。無疑,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交易成本降低,隨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和大企業病的凸顯,使得人們越來越願意將把企業的邊界縮小,將市場變得更大。因此很多企業在內部也建立了企業的內部市場,還有一些企業則建立了全新的勞資關係模式,將一部分勞動者轉型為合伙人,勞動關係發生了變化;並將更多的業務外包給市場進行,產業鏈和價值鏈得到了重塑,這是零工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經濟學原因。各種網路平臺使得供需撮合更為方便,從而提供了很大程度降低了交易成本

  (二)社會心理層面:迎合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需求

  相對於70後和80後,90後在物質更加富裕、信息傳播更為扁平化的環境中成長,他們的技能相對更加多元化,也越發嚮往自由和更加自我,對於傳統科層制的組織天然有著不信任感和畏懼感,願意選擇以更加自由的方式來工作。

  (三)人口結構層面:二胎大潮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影響

  伴隨未來二胎大潮的來臨,以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不能按照傳統方式上班的人群數量將更多,照顧老人和接送孩子,都會耗費大量的家庭勞動和時間。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對於這些無法按照正常上班考勤的人而言,零工經濟無疑是很好的機會。而由於大城市相對比較高的房價和生活成本,也會有很多有著全職工作的人,選擇以零工經濟方式來補充收入。

  (四)技術層面:網路生產工具的技術進步

  從技術來看,各類網路生產工具的發達使得各種勞動可以更好地線上化。很多網站與平臺都提供了網路外包服務,方便人們在網上申請工作並獲得收入,滴滴等共用經濟平臺更是吸引了大量司機的加入。生產工具的線上化和溝通成本的降低,使得加入零工經濟更為容易。

  (五)媒體層面:媒體宣傳的作用

  近年來的媒體傳播速度和傳播路徑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更加容易通過互聯網瞭解到其他人的生活狀況以及發展路徑,在媒體傳染性和示範作用的影響下,人們看到了很多基於零工經濟改變自身狀況的案例,會更加樂於改變自己的現狀,加入到零工經濟的隊伍中。而媒體對於零工經濟的宣傳,使普通人對於零工經濟有了更大的接受空間。

零工經濟存在的問題[1]

  (一)零工經濟缺乏保障性

  獲得保障是人的天性之一,而零工經濟目前還缺乏保障性,相關法律還不夠健全。零工經濟平臺和從業人員形成的,是具有新型特點的勞動關係,沒有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因此在保障上還有死角沒有覆蓋。

  在國外,義大利法律中,有類勞動者的規定,類勞動者處於勞務關係和勞動關係之間,有相應的法律保障。

  在中國,2019年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副主席高友東提交了《關於完善零工經濟群體參保制度的建議》的議案。高友東建議,把零工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在法律層面落實,保障他們在面臨勞動糾紛時能清晰認定身份,確認勞動關係。規範雇佣零工人員的企業或平臺,要求其按規定為員工參加社會保險

  (二)零工缺乏交流空間

  人其實都是需要交流的空間來磨練自己技能,提升溝通水平的。管理學指出,現場溝通的效果,是不能被網路溝通代替的,現場人與人的互動所形成的激勵和靈感,能夠使得組織的效率更高。如果未來的工作完全是以零工形式存在,則有可能會降低效率。傳統的科層制的管理模式,即需要人按時在某個固定地點工作的形態,仍然有著一定的意義。

零工經濟的適用性[1]

  零工經濟並不適合於所有人。零工經濟要求非常高的個人素質和個人管理能力,一旦進入零工經濟狀態,那麼個人需要掌握多種技能,且具有一定的風險控制和抵禦能力。因此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判斷是不是適合零工經濟這種方式。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0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陈cc.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零工經濟"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83.192.88.* 在 2016年11月9日 11:18 發表

I am doing Gig Economyp

回複評論
M id d4daa50f4e421060e0837f36e88c5f0f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2月14日 15:15 發表

lbwnb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