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形產業發展形態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雁形產業發展形態說(Flying Geese Paradigm)是指通過國外引進--國內生產--產品出口的迴圈使後起國實現產業結構工業化,重工業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學說。由日本經濟學家赤鬆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提出來的根據日本棉紡工業的發展史實而提出。日本的產業通常經歷了進口→當地生產+開拓出口→出口增長四個階段並呈周期迴圈。某一產業隨著進口的不斷增加,國內生產和出口的形成,將四個階段在圖表上示出,圖形呈倒"V"型就如三隻大雁展翅翱翔,並稱之為“雁形產業發展形態”。
雁形產業發展形態說表明,後進國家可以通過進口利用和消化先進國的資本和技術、同時利用低工資優勢打回先行國市場。這種由於後起國引進先行國資本和技術,擴張生產能力,使先行國已有產業受到國外競爭壓力威脅的現象,叫做“反回頭效應“。如果後起國善於把握好時機,就能在進口--國內生產--出口的迴圈中縮短工業化乃至重工業化、高加工度化的過程。
雁形產業發展形態說主要用來說明日本的工業成長模式。赤鬆要先生認為,本國產業發展要與國際市場緊密地結合起來,使產業結構國際化;後起的國家可以通過四個階段來加快本國工業化進程;產業發展政策是要根據“雁形形態論”的特點制定。
人們常以此表述後進國家工業化、重工業化和高加工度發展過程。在一國範圍內,“雁行產業發展形態”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費品產業中出現,然後才在生產資料產業中出現,繼而在整個製造業的結構調整中都會出現雁形變化格局。
往後日本學者山澤逸平先生將赤鬆要先生的“雁形產業發展形態”理論進行了擴展,提出了引進→進口替代→出口成長→成熟→逆進口五個階段。從而更加詳盡地展示出後進國家如何通過進口先進國家產品和引進技術,建立自己的工廠進行生產以滿足國內需求,不僅可供出口,而且後來居上取代“領頭雁”地位並最終實現經濟起飛。
模型1(基本):後起國特定產業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個階段構成。即:進口— 國內生產(進口替代)— 出口(後又擴展為五階段,加上“成熟”和“返進口”兩個階段)。
模型2(變形I):國內各產業生命周期均經過上述各階段,但次序由消費資料生產轉向生產資料生產。或由輕工業轉向重工業,進而轉向技術密集型產業。
模型3(變形II):隨比較優勢動態變化,通過直接投資等方式在國際間出現產業轉移,東亞的後起國追趕先行國的進程具有“雁形模式”的特征。但“雁形模式”的形成是有條件的,但條件發生變化時,該模型也將轉換。即這一模式可以說明過去,不一定能說明將來;可以適用於東亞中小國家和地區,但不一定適用於發展中國家。
百度上說的是在1935年提出,哪個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