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隱喻思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隱喻思維

  學者王洪剛與楊 忠 在《試 論 隱喻思維 的特點 及功能》一文中對隱喻思維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即概括來說 ,隱喻思維是隱喻形成和理解過程中相關的大腦思維過程;具體地講,人類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用已知事物的具體意象來表達新事物、新經驗,兩類事物間的聯繫是通過類比和聯想來發現它們的感性現象之間的某種相似性建立起來的。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隱喻思維研究的是大腦思維的活動過程,是通過類比與聯想用已知事物來理解未知事物的一種思維方式

隱喻思維的特點

  隱喻作為一種認知現象,與人類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發展過程密切相關。根據人類社會和人類認知能力的發展規律,人類最初認識的事物往往是有形的具體的物體。當認識進行到高級階段,它就獲得了參照已知具體事物的概念、認知、經歷對待無形的、抽象的、難以定義的概念的能力,也就是說,人們運用隱喻思維通過已知來認識未知世界。隱喻思維的運用會涉及到社會歷史、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各個方面。作為隱喻形成和理解過程中的認知過程,隱喻思維具有如下特點:

  1.發散性、創造性

  由於隱喻涉及的是兩種不同種類的事物,是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的映射,所以,隱喻思維必須具備創造性、發散性的特點,找出兩種事物的相似性,使其形成關聯。例如梁曉聲的散文作品《人性似水》中把人性的改變比作千變萬化的水。“山裡的清泉和潺潺的小溪,如少年和少女初戀時期的人性。”“靜靜的湖泊和幽幽的深潭,如成年男女後天形成的人性。”本來人性與水互不相干,但作者運用其發散性、創造性思維把二者並置,從而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看問題的獨特視角,使我們找到它們的相似點。初戀時的人性仿佛聖水,如清泉和小溪般一塵不染,相似之處在於純潔;靜靜的湖泊和幽幽的深潭恰似平淡從容、深不可測的成年後有城府的人性。

  2.生動形象性

  隱喻思維大多是通過類比的方式以已知事物或現象的特征來說明未知現象的特征,從小的、近的、日常的經驗事實出發,解釋大的、遠的、神秘的情感經歷,所以離不開對具體物象、生活現象的描繪,通常比較形象生動。比如在電視劇《五月槐花香》中,佟奉全感嘆生活之艱辛時曾說過:“命就是一隻在人生的盛宴中安排你喜怒哀樂、悲恐驚的筷子。誰的手拿著筷子布菜呢?不是自己??”這裡就體現出了隱喻思維的生動形象性,用每個人都熟悉的筷子來表現抽象的“命”,給人以強烈的感性。再如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豆和豆萁生動形象地表明瞭兄弟的關係、作者的處境和心境,而且隱喻出哥哥迫害作者的做法實際上是兩敗俱傷。

  3.以相似性為基礎

  隱喻理解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兩種事物的相似性,否則隱喻理解無從談起。所以說以相似性為基礎是隱喻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張光鑒同志指出,人們在學習和實踐中積累起來並儲存在大腦中的知識單元,是‘相似塊’。人們根據這些‘相似塊’去對照、分析、比較、鑒別那些紛繁的客觀事物屬性,再把反映到大腦里來的信息進行過濾,用聯想、想象、類比的形象思維方法和歸納、演繹的邏輯思維方法進行分析。”(王占馥,2003)隱喻思維是以事物之間已有的相似性或創造出來的相似性為基礎的。前者是利用人們已感受到的事物之問的相似性為基礎的隱喻,而後者是將人們原來並不認為其問存在相似性的兩個事物並置在一起,從而使人們獲得對其中某一事物新的觀察角度或新的認識。例如:“小胡是劉翔。”這句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塊很容易得出,即“跑得快”。再如一詩句:“而你的沉默,一塊石頭。”“沉默”和“石頭”這兩個“相似塊”經過大腦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方法的分析、聯想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你的沉默是如此的“涼”、如此的“硬”,以至於給我造成了“痛苦”。

  4.意向性、主體性

  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言語所描繪的直觀的具體物象並不是純粹的自然物象,而是人化了的自然物,因為其中蘊涵著人們抽象的思想和感情。既然隱喻的理解要受到語境及各種因素的制約,隱喻思維又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那麼這種思維就應具有主體性,附有說話者的主觀色彩。即使是同一個隱喻,不同的使用者會表達不同的意思,不同的接受者也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有千姿百態的理解。因為這種思維活動融會著使用者和接受者各種複雜的文化因素、歷史因素、心理因素等,而且這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可能會導致一千個人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結果。例如:一記者在一篇關於商場開業的報道中寫到:北京零售業的“泰坦尼克”今天下水了。我們知道“泰坦尼克號”華麗、高貴、富豪、巨大等等,如果讀者從這一隱喻意義上來理解,無疑這是一個好隱喻,顯然,記者的用意也在此;但瞭解電影的人也知道,“泰坦尼克號”是“冰海沉船”、“一次不幸的旅行”、“首次航行就遇難”、“註定的不歸路”等等,而這些含義當然是一個新開業的商場忌諱的。

  5.文化依賴性

  文化作為民族集體的智慧和創造以及民族經驗的積澱,影響到語言各個層次的形成和發展。思維,從根本上講,也屬於廣義文化的範疇,因為思維是在概念的基礎上進行的,而概念離不開語言,語言與文化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我們可以說,思維受到了文化的間接的影響,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民族的文化傳統(朱小安,1995)。由於文化傳統不同,思維方式就會不同,那麼在隱喻產生和理解中運用的隱喻思維自然也就會不同,也就是說,隱喻思維具有文化依賴性。對同一現象,不同的民族可能會使用不同的隱喻;對於隱喻的理解,不同文化的人也可能從同一隱喻中得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含義來。比如想要表達一舉兩得,中國人會用“一箭雙雕”,而美國人卻說“Ki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石兩鳥)。我們中國人對“龍”有特別的偏愛,稱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用“望子成龍”。而同樣的龍在英國,甚至在整個歐洲的文化里都不被人所喜愛,如果稱某個女人為“龍”,他們會得出這樣的喻義:這個女人蠻橫不講理,是個潑婦。

參考文獻

  • 舒海英.論隱喻思維的特點(A).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隱喻思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