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附加商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附加商品(Accessory)

目錄

附加商品的概念[1]

  附加商品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它是與主商品作為一組概念同時出現的。附加商品的定義是消費者購買有形產品或者無形服務之後所獲得核心利益以外的利益,消費者在取得附加商品的同時必須付出一定的成本。這個概念最初來自於 Vicki G. Morwitz,Eric A, Greenleaf and Eric J.Johnson—篇關於分標定價(Partitioned Prices)的文獻,他們把價格分為基本價(Base Price)和附加費用(Surcharge),基本價對應的是主商品,附加費用.對應的就是附加商品,主商品和附加商品是一組相對的概念,它們僅僅出現在消費者完成一件商品的購買後還需要再購買一件商品來對它的功能或者服務進行擴展加強、對外形進行裝飾等情景中。消費者購買的第一件商品被定義為主商品,而伴隨主商品購買產生的第二次交易的商品就是附加商品。

  消費者具有購買意向的商品必須是具有可延展性的,這個屬性決定了這件商品能否成為主商品,以及是否存在對應的附加商品,而附加商品的屬性是必須與主商品存在相關性,同時具有補充、加強或升級主商品功能的有用性。

附加商品的特點[2]

  附加商品又稱商品的附加利益,是指在商品的銷售和使用過程中企業向顧客提供的服務、便利以及可以用價值衡量的一切無形的東兩。它們不是商品本身,它們是無形的,但是附加商品能幫助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商品時獲得更多的便利感、安全感、榮譽感等。比如汽車製造商在出售汽車的同時,還把維修網路建立到消費者最容易接近的地方,汽車的購買者就會有便利感和安全感;如果廠商把自己的汽車塑造成了名牌,購買者在獲得一輛汽車的同時,還會獲得一份榮譽。現代市場競爭並不在於各家企業在其工廠中生產什麼,而在於它們能為其產品增加些什麼內容,渚如包裝、服務、廣告、客戶咨詢、融資送貨倉儲,以及人們所重視的其他價值。因此,附加商品是產品差別化競爭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1. 周楠.消費者主商品交易感知對附加商品意願支付價格的影響分析[J].西南財經大學,2011.
  2. 朱成鋼.市場營銷學 第四版.立信會計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附加商品"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