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建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市場與國際企業系主任, EMBA創辦人與主任。全國政協委員 (1987- 至今)。
德國佛萊堡大學(Freiburg)經濟學碩士及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榮譽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
197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開辦在港的第一個市場專業課程, 1980年起在內地講授運銷學, 包括北京, 上海, 廣州, 西安, 南京, 重慶, 深圳等地(在80年代初期內地培訓時首先採用“運銷”這一各詞, 今日巳全國通行),1980年代多次主持兩岸三地的“中國企業管理”研討會,1983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開辦市場學文憑課程,1983年為內地企業管理人員開辦運銷管理課程, 前後十年;1993年主持兩岸三地的“管理教育”首次研討會。(其他兩次分別在北京與臺北舉行)
廣東運銷學會名譽會長 ;中國市場學會顧問 ;中國高校市場學會顧問 ;中國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市場專業聯會名譽會長。
閔教授是市場營銷這一概念在華人學界的開拓者。80年代初期在內地培訓時首先採用“營銷”這一名詞。其後又投入了金融投資領域,在這一領域的成果也很豐碩。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閔教授走開始研究易經。他在易經研究裡面的成果,加深了華人世界對於傳統文化的認識。 2005年他出版了英文版的《易經與領導智慧》,用最傳統的中國哲學和現代的領導藝術相結合,在領導問題的思考和認識方面作出了很多開創性的思想貢獻。閔建蜀教授不僅在學術研究方面有非常豐碩的成果,同時也是一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易經企業與和諧社會
從陰陽調和的太極圖開始解析,閔建蜀教授層層剖開《易經》的本質,陰陽中和方為和諧,和諧依賴的是道德修養,而道德不僅僅依靠自律,還要依靠他律
三十宜讀《論語》,四十宜讀《莊子》,知天命年則可讀《易經》,有如是評論。不過在已過古稀之年的香港中文大學的市場學榮休講座教授閔建蜀看來,讀《易經》,並不是要用簡單的時間段落來限定什麼時候去讀《易經》,更重要的是,首先要理解其真正用意,即借占卜指示人們向上的夢想。
“《易經》包括萬象,既有借占卜說思考方法,也有人生哲理。”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閔建蜀這樣開始了他的講座。
從陰陽調和的太極圖開始解析,閔建蜀教授層層剖開《易經》的本質,在他看來,陰陽中和方為和諧,和諧依賴的是道德修養,而道德不僅僅依靠自律,還要依靠他律。
陰陽調和“德”為先
“講和諧必須懂太極。”閔建蜀比划著,從中心極點的屬性來看,它是任何事物發展的原點,陰與陽便是從這個原點發展出來的。
閔建蜀知道,很多人將陰陽之分看作是簡單的性別之分,但這種觀點並不准確。簡單地來看,陰陽之分可能是進一步即為陽,退一步就是陰;也可能是光明是陽,陰暗是陰;生就是陽,死即為陰等,這些都不是以性別之分便能夠分辨“陰陽”的。
要達到和諧,在閔建蜀看來,就必須採用“中”的方法。“中是《易經》最主要的概念,要不偏不倚,有中也有正。”
對於團隊或者企業組織而言,以“中”的方法達到和諧的目標,也是必要的。閔建蜀認為,任何一個團隊,只有“和”為基礎,才能發展得更好,但“和”並不等同於事事無原則地同意,而是“和而不同”,保持團隊的獨立思考、剛健的狀態。
陰陽調和達到和諧,其基礎是什麼?閔建蜀的答案是“道德”。從個人到企業,從個體到整體,道德意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企業“道德”大不同
像每個個體的人一樣,企業也是有不同的道德表現的。
閔建蜀將企業的不同道德表現分為四類,既合法又有道德的,不合法又沒有道德的,合法沒有道德的,不合法有道德的。
第一類企業的行為是最理想的,他們對員工公平,對股東不作假,對消費者貨真價實不欺騙。不過理想的狀態總是最難達到的,“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閔建蜀理性地指出,能夠做到理想狀態的企業,少之又少;
第二類企業的行為也普遍存在,有的企業產品質量差,不兌現承諾,既不道德也不合法;
第三類企業的行為常常通過那些巧舌如簧的銷售人員表現出來,他們明知道推銷的產品有極高的風險,但卻不告知消費者,這種行為是合法的,卻並不符合道德準則;
第四類企業行為或許是企業不得已而為之的,偷稅漏稅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企業能夠生存下去,不合法卻有道德。
自律與他律
四類企業共同存在於社會中,但這不意味著社會因此就自然能夠達到“和諧”的狀態。
“達到和諧社會,實際上有兩個基礎,一個是自律,一個是他律。”
事實上,人們常常陷入到誤區中,認為市場經濟就是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但閔建蜀提醒說,市場經濟本身是建立在道德意識的基礎上的,只有建立在道德意識基礎上的市場經濟,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以行賄手段進行不公正的競爭,從而獲得商業利益的案例比比皆是,這正是破壞市場競爭精神的典型做法,也是缺乏自律的表現。與之相對應的便是,以他律來進行約束。
“陰陽必須合在一起才是太極,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閔建蜀用《易經》的哲學方法來解釋企業的自律與他律,“沒有他律是孤陰不盛,只有他律沒有自律孤陽不長。”
他進一步解釋說,自律是人們以道德意識和修養來控制自己的行為;他律則是人們只是在法律條款的約束下遵守法律。企業也是如此,儘管有自律的需求,但更多的是傾向於錶面應付他律,壞處就是治標不治本。“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需要治本治標。所以治本和治標是陰陽結合,是一個太極,也是必須同時考慮的,同時發生作用的。”
那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被認為是既有自律又有他律的企業。在閔建蜀看來,另一個“太極”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經濟效益,“陽面是社會責任感,陰面是社會責任效益。”
不過有這樣一個“太極”的企業還不是那麼普遍,閔建蜀建議,用市場效益來引導企業對公眾負責,增加企業的自律行為,比如用基金會評估的方式,來評估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公佈評估結果,引導公眾購買或者不購買企業的股票,從而使得道德意識與企業的股票相連,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相連。
在羅氏等級評分法的基礎上提出兩種密切聯繫而又有一定區別的投資環境評價方法:閔氏多因素評估法和關鍵因素評估法。
閔氏多因素評估法將影響投資環境的主因素分為十一類,每一類主因素又由一組子因素組成。
首先採用“運銷”這一各詞,應改為首先採用“營銷”這一各詞。此後內地通稱的"市場學"遂統一為"營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