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6个条目

酒桌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酒桌文化、勸酒文化

目錄

什麼是酒桌文化

  現代社會是一個企業社會,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構成了社會經濟關係的主體,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活動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要活動。企業之間交易的時候免不了要交際應酬、人們總是在談生意之前吃飯喝酒,只要生意能夠成交,合同大多都是在酒桌上簽訂的。這種現象被稱為“灑桌文化”。

  中國人釀酒可以追溯到很久遠的遠古時代,酒桌文化或者說勸酒文化也有很長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勸酒文化算是酒桌文化的核心。在中國的“酒桌文化”語境里,酒更多時候是被作為一種工具使用,一種讓人們用最朴素的方式來證明自己“誠意與能力”的工具。[1]

  在古代官場上,酒宴成為官員們交際的場所,酒就成為“政治液體”,人們以敬酒和回敬等種種禮儀行使為官之道。勸酒本身是一種禮儀,但是在歷史中,禮儀變質成為與利益相關的工具,敬酒不喝就是不給面子,喝了不知道回敬則是不懂人情世故。[2]

  與古時候一樣,現在的敬酒、勸酒也都是具有強制性的行為,多發生在官場、商場。酒桌上的勸酒、敬酒、罰酒把人際關係搞得極為複雜,處處險象環生。為了混跡這些酒場,很多人犧牲自己的健康,以獲得別人的肯定與認可。原本簡單的人際交往,因為特殊的酒桌文化搞得複雜難測。[3]

酒桌文化的發展[1]

  中國釀酒最初起源於夏初或夏朝以前的時期,距今已經有四千餘年的歷史。夏朝初年,儀狄就用桑葉包飯釀成“酒”獻給夏禹。

  中國古代的筵席擔負著極為重要的社交功能。較之上朝時的緊張嚴肅,宴會時團結活潑的氣氛更能把一些事情悄無聲息地敲定下來。根據史料記載,好宴飲的唐人一般會從上午就開始吃吃喝喝,一直持續到黃昏時分才散場。而到了清朝,很多朝廷舉辦的宴會甚至會誇張地持續三五天。這時宴會既是填飽肚子,也是社交娛樂,更是政治活動。

  一頓飯吃這麼長的時間,眾人除了觀看歌舞表演、欣賞樂器演奏,自然就是相互間談話。話聊得無話可說的時候,自然就只有喝酒。乾喝也無趣,於是各式各樣的勸酒技巧就出現了。我們熟知的“酒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有趣的是,勸酒源於敬酒。在古代,敬酒是有嚴格的社會等級劃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級敬上級、晚輩敬長輩等。敬酒一般是下對上,相對沒有強制性。但上對下的敬酒,是必須回敬的,這就有了極大的強制性。

  根據史料記載,張飛喜歡在軍營中召集眾軍官喝酒。猛將張翼德勸的酒大家都必須一口乾,誰要是不喝就打誰一百軍棍。據說當時他的下屬曹豹不會喝酒,連連推脫。張飛大怒要打他一百軍棍。眾將士求情,張飛才改為抽他五十鞭子了事。

  現在的酒桌上,為了使客人多喝一些酒,主人會說很多勸酒辭令,說出各種各樣的由頭勸酒,被勸酒者也會或靈活或強硬地找各種對策推辭。很多半熟不熟的人就在這一唱一和中,建立起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

  “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夠;感情薄,喝不著;感情鐵,喝出血。”

  酒和桌組合在一起才有了中國特有的酒桌文化。中國人的餐桌上歷來會勸客人吃好喝好。這個“好”的標準自然是多吃些多喝些,這樣才能顯出主人家的熱情好客來。這其中酒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人們交際的媒介物滲透其中。.

  有趣的是,酒桌文化的主角是酒,但是核心永遠都不是酒。甚至有些時候圍繞著酒桌背後牽扯的利益、尊嚴、面子,人情會直接壓過酒,讓它徹徹底底地淪為一件工具。

  如果追究“酒桌文化”的根源,酒並無對錯,喝酒的人才是主角。一場酒局,就像是一個延時攝影模式下的小社會。人情世故的百態,人來人往的變化,人云亦云的退縮,人模狗樣的張揚,都在短短一場酒局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酒桌文化的評價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古代歷史傳說中不乏與酒有關的佳話。但當下,酒桌呈現出很多不良風氣,入此局者深受其害,卻又難以脫身。

  《酒盃里的中國》作者李冬認為,中國人喝酒,其中有傳統文化的因素的影響,追溯到古代,喝酒是隆重場合的一項活動,是祭祀文化的部分。另外,中國人喝酒一些情況下包含個人情緒,酒桌經常被當作表達或發泄情緒的場所。“更重要的是、中國人的酒盃里還包含了感情和麵子,這讓喝酒這件事變得複雜很多。”

  “酒桌是一個舞臺,酒桌上的行為常常被看做禮儀和個人性情的體現,這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有的人擺酒喝酒動機不良,敬酒勸酒目的不純,讓中國酒桌呈現出世俗化、功利化的傾向。”李冬認為,酒文化里存在一些糟粕:通過酒桌審視別人,把喝酒不豪爽與辦事、交朋友不實在劃等號,藉此強行勸酒;酒桌上,把情面、私交與公事混在一起,借敬酒增加他人心理負擔。[4]

  現在意義上的敬酒與罰酒,已內化為中國人的價值、習俗與習慣。敬酒成了對他人的尊重,不接受就是瞧不起人。如果不回敬更是沒有教養的表現。既然成了習俗,人們也就習慣了,習慣了就成為社會規則。很多人即便是不能喝,礙於所謂的習俗、習慣,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上。整個社會風氣因為這種敬酒、勸酒的習俗,搞得烏煙瘴氣。[3]

參考文獻

  1. 1.0 1.1 王毅. 酒桌文化,新老一代之間的楚河漢界[J]. 新食品(12):4.
  2. 有毛僧. 中國人的酒桌文化[J]. 教師博覽, 2014
  3. 3.0 3.1 李令飛. 國人酒桌文化的演變[J]. 烹調知識, 2016(5期):12-14.
  4. 周易. 84%的人反感當下酒桌文化[J]. 教育家, 201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酒桌文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