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視網膜效應(Retinal Effect)
目錄 |
當人們產生某種特別的需要或心向時,就會對需要的對象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或不自然的去留意相關信息,而把那些與需要不相關的其它信息則無意識的過濾掉,從而產生選擇性註意,這種心理現象稱之為“視網膜效應”。
視網膜效應是由於個體內心過於關註或追求某一種事物,而使自己視覺發生偏差,不能全面地對待事情或事物的本質,從而做出錯誤地分析、評價和判斷。[1]
小潘穿了一件紅色上衣,他發現最近無論是上街還是走親戚,總能碰到穿紅色衣服的人,難道今年流行紅色衣服?小潘的這種感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視網膜”效應。即當人們過於關註、追求某一種東西,或者擁有某種東西或某項特征時,就會比別人更容易註意到跟自己同樣的東西或特征。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是說具有某一類特點、個性、愛好、追求的人,往往對與自己具有同樣性格的人比較關註、有好感,即使對方存在一些不足也不太介意。
在生活中,“視網膜效應”有它的優點,如“情人眼裡出西施”,但更多的時候卻是不足,會導致人的錯誤判斷,比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人們通常說“眼見為實”,總是以親眼所見作為判斷事情的依據,但“眼見為實”只能算是真話,卻不一定是真相,就像“坐井觀天”一樣,是由“視網膜效應”所帶來的這方面的主觀的認識。
在教育教學中,“視網膜效應”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隨處可見。一個只是學習好的學生總能得到“三好”學生的獎勵,而班裡只要發生了什麼壞事,老師總是要找叫以前曾經乾過壞事的學生。有這樣一篇故事:一個學習成績一直很差的學生,在某一次考試中成績卻進一步很大,而他們的老師不但沒有表揚他,反而挖苦他,諷刺他,說他抄襲,這嚴重地損害了這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從而這個學生真正的破罐子破摔,成了真正的“壞蛋”,而實際上他的成績是他努力的結果。他也想成為一個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也想給老師和家長一個驚喜,但由於老師的這種不該有的誤解造成了他的失望、絕望、憤怒。以至於自暴自棄,專門和老師對著乾,造成了一個無法輓回的結局。這是教育的失誤,也是教育中“視網膜效應”的負面效應。
視網膜效應提醒我們:人都有優缺點,當我們關註自己的缺點時,就會更註意到他人身上有沒有這個缺點;反之,一個看到自己優點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愛己才能愛人,便是這個道理。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怎麼做,去充分地利用好「視網膜效應」呢?
第一點,你可以利用「視網膜效應」加深對原本信息的理解。在對關註的部分熟悉起來後,可以多留意周圍,就更容易註意到相關的內容。比如你今天在美劇里看到一個單詞,“Terminal”這個詞,就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之前在機場看到的“T1、T2”航站樓的標識牌,你可能就會發現,原來T是這個單詞的縮寫呀。然後你帶著這個新知識點走在街上,突然就會發現其實好多標識裡面都有,比如無數次與你擦肩而過的公交站臺。那在這個觀察的過程里,你可能還拓展了對於交通樞紐的其他相關辭彙。
那麼,如果你想要剋服「視網膜效應」帶來的偏見,就要通過反思自己的關註點,從而去識別這些偏見。比如,你在想要尋求幫助時,可能會格外在意別人是不是想要拒絕自己。通過反思自己這個關註點,你會發現這種擔憂是來源於自己內心深處“求助就是軟弱的表現”的這種想法。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會越看別人,越覺得他的表情、姿勢甚至是語氣詞都傳達出拒絕的信息。那這樣的關註點不僅不能推動事情的進展,反而會阻礙你和他人的交流。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把想法轉變為“尋找幫助是一種力量和勇氣”,你可能就會發現其實有很多人,都非常願意幫助你。[2]
謹防“視網膜”效應,一要用全面客觀的眼光看人,不能以自己的好惡評價他人,而要按照杜會道德規範來衡量,提高識人的準確性和公正性,擇善而交,擇良而從,擇優而學。二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人,隨著社會環境改變,人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都會發生變化。當發現某人與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不相投、或者存在缺點時,不能將其拒於千里之外,切忌以靜止的眼光將人看死。三要用多元的眼光看人。大千世界,各色人都有;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缺。對自己不理解、不喜歡的社會角色和行為,要從社會大環境的角度認識,善於與不同性格、類型的人打交道,以多元的心理廣交友,使人際關係更加和諧。[3]
請問這個效應的英文該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