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義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團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芬梅卡尼卡)
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Finmeccanica)
義大利最大的航空航天集團:義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團(Finmeccanica)

目錄

義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團簡介

  芬梅卡尼卡集團是義大利最大的活躍在高科技領域的大型集團公司,也是國際上最有名的涉及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和信息技術等多領域且對生產能力、管理水平和革新材料等要求極高的高科技領域的大型集團之一。集團主要進行飛機、直升機、衛星、導彈系統、雷達、火車及發電機組的設計和生產,它還擁有世界著名的微電子生產商ST MICROCLECTRONICS公司22%的股份,公司利潤主要也是來自從事服務業的STMicroelectronics公司。

義大利航空概況

規模

  義大利最主要的航空航天工業企業是義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團,原稱機械金融集團。芬梅卡尼卡集團總產值占義大利國防工業總產值的70%,該集團國家控股32.4%,仍屬於國家控股公司。該集團直接或間接控股的公司達121家,其中63家是義大利公司,另外還占有128家公司的小比例股份,其中42%屬於義大利公司。除芬梅卡尼卡集團外,另外還有幾家中等規模的航空企業,如菲亞特航空公司、馬基飛機公司、畢亞交航空公司等。

  大型航空製造企業只有兩家,即阿萊尼亞航宇公司(Alenia Aerospazio S.p.A.), 該公司是芬梅卡尼卡集團在深化改革機構和經營重組過程中,於1996年在阿萊尼亞公司基礎上重構而成。其主要業務是研製、生產和銷售軍民用飛機整機及大型民用飛機和公務機的結構部件;飛機維修、翻修和改進改型;通用衛星系統;氣象、科學探索遙感設備;航天載人系統、航天運輸及再入系統;空間基礎設施、空間控制中心等,是歐洲軍民用飛機和航天系統主要製造商之一。另一家企業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原阿古斯塔公司, 2001年2月阿古斯塔公司與英國GKN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正式合併為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 是義大利骨幹航空企業之一,主要生產直升機,是世界直升機行業的主要製造商之一。除此之外,義大利還有幾家規模較大的航空製造公司如菲亞特航空公司 (Fiat Aviazione S.p.A.),專利生產和合作研製軍民用發動機、航天動力裝置及其零部件。馬基飛機公司(Aermacchi S.P.A.),主要研製、生產和銷售噴氣教練機,參與研製AMX、“狂風”、“歐洲戰鬥機”以及UTS/YAK130噴氣教練機,設計和生產軍民用飛機試驗台。畢亞交航空工業公司(Piaggio Aero Industries S.p.A.),兼營飛機和發動機,主要核心業務包括:飛機製造,航空發動機製造,航空結構件製造,飛機和發動機維修和翻修,作戰掩體和民用防護設施設計和生產,紅外抑制器生產等。阿爾法·羅梅奧民用航空發動機公司(Alfa Romeo Avio Societa Aeromotoristica S.p.A.),主要從事民用航空發動機和設計、研究、生產和修理業務。阿萊尼亞防務公司(Alenia Difesa S.p.A.),主要經營航空電子系統與設備、武器系統、雷達系統、海上及水下系統。阿萊尼亞·馬可尼系統(義大利)公司(Alenia Marconi Systems S.p.A.),主要業務包括雷達系統、海上系統和機場交管系統。義大利電子公司(Eletttonica S.P.A.),設計和製造用於戰術支援、訓練以及自衛的各種電子對抗系統,包括全套被動式電子接收系統和全套主動式電子干擾(ECM) 系統等。

  (4) 主要產品

  軍民用飛機 “歐洲戰鬥機”(歐洲四國聯合研製);“狂風”戰鬥機(設計和製造可變後掠翼及本國訂貨的整機總裝);AMX輕型亞音速攻擊機(與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合作研製);G.222中程雙發渦輪螺槳多用途軍用飛機。在G.222基礎上改進改型的C-27軍用戰術運輸機;A400M軍用運輸機(與其他歐洲六國合作研製)。MB-339系列高級教練機;C22J噴氣教練機;S.211渦扇教練機;SF260系列軍民用中級教練機;M290TP“雷迪哥”多階段渦槳軍用教練機和多用途飛機(1996年接管的芬蘭研製項目,此後一直在義大利生產)。SF600雙發通用飛機;用於軍事監視和支援的SM1019渦輪螺槳短距起落飛機;A21S 和A21SJ滑翔機和噴氣滑翔機;P180“前進”雙發渦輪螺槳勤務飛機。參與研製和生產的ATR42(42~50座)和ATR72(66~74座)系列支線客機;大型噴氣公務機“隼”2000和“隼”900EX(與法國達索飛機公司合作研製,義大利負責後機身和發動機短艙的設計和製造);空客A380大型客機(參與研製和生產)。

  直升機 專利仿製產品主要來自美國貝爾、西科斯基、波音麥道公司,主要產品有AB206、AB212ASW/ASV、AB421、AS61N1、 ASH-3H ASW/ASV、AS-61VIP、HH-3F、CH-47“支奴乾”、AMD300和AMD500系列。自行設計產品主要有:①A-109系列軍/民用直升機,其中包括A-109A、A-109C、A-109Max、A-109K2、A-109E、A-109 Power等型號,可用於貨運、傷員救護、搜索、營救、巡邏、偵察、對地攻擊、反潛偵別、護航、指揮、電子對抗等;②A-119 Koala單發寬體輕型直升機;③ 新研製的A-129“國際”型多用途武裝直升機和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國際合作產品主要有EH101、EUROFAR、NH90和 S211JPATS直升機。

  發動機 專利生產的發動機有:T64-P4D;J79-19;威派爾11、526、540和632-43渦噴發動機;Gem1004渦軸發動機;T53 -L-13渦軸發動機;T55-L-11和T55-L-712發動機及其衍生型;斯貝807渦扇發動機(負責零件、組裝和試驗)。合作研製生產的發動機有:RB.199(同羅羅公司和MTU合作設計、發展和生產);民機用PW2037(同普惠公司MTU公司合作設計、發展和製造)、PW4000、 JT8D、PW120(同普惠公司合作設計、發展與製造)、V2500(同普惠公司羅羅公司、MTU公司和日本財團JAEC合作設計、發展與製造)、 CF6-80C2和CFM56-5B(同通用電氣公司合作);直升機用T-700/CT7(同通用電氣公司合作)、CT7-6(同通用電氣公司合作)、 RTM322渦軸發動機(同羅羅-透博梅卡公司合作開發和生產);LM2500和LM500船用/工業用燃氣渦輪發動機(同通用電氣公司合作設計、發展和製造)。此外,還為裝於歐洲戰鬥機的EJ200、裝於空客A400M軍用運輸機的TP400以及裝於EH101直升機的T700-T6A等發動機生產零部件。

  武器系統和機載設備 產品包括為義大利空軍生產所有機載雷達,為義大利海軍研製的裝於EH-101直升機的APS-784雷達和HEW-784早期告警雷達以及其RDR1500海上搜索與監視雷達,為歐洲戰鬥機設計、研製和生產的無源紅外機載跟蹤設備(PIRATE)和飛行模擬器系統;用於“狂風”和歐洲戰鬥機的雷達預警設備和主動式電子干擾(ECM)系統等。

能 力

  義大利阿萊尼亞航空公司和阿古斯塔公司是芬梅卡尼卡集團的最主要核心公司,也是義大利軍民用飛機最大和最主要的研製和生產商,在義大利與美國和歐洲聯合研製飛機項目中或聯合投資公司中,其代表是阿萊尼亞航空公司和阿古斯塔公司。2001年,阿古斯塔公司與英國GKN韋斯特蘭公司合併,成為歐洲最大的一家直升機企業,其業務營業額在直升機企業中列世界第二,僅排在波音之後。義大利菲亞特航空公司是義大利主要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儘管與世界三大發動機公司相比規模較小,但經過多年的發展,特別在發動機的傳動系統和輔助動力系統方面有較高的水平,該公司的產品已遍及全世界40多個國家,成為世界知名的發動機生產廠家之一。在2001年世界航空航天工業100強中名列第35名,而在發動機產品銷售中名列世界前10強中的第八。

  (1)研發能力與水平

  義大利阿萊尼亞航空公司的研發能力突出表現在應用領域中的特殊技術訣竅,其主要技術特長是先進複合材料的設計、製造和試驗技術。多年來,它承擔了“狂風”、歐洲戰鬥機、B767、MD-80、DC-10和MD-11等飛機的機翼、尾翼和機身複合材料結構的研製和生產任務。目前,大型複合材料結構件已在製造過程中實現了結構整體化。

  阿古斯塔公司屬於全球直升機製造業中為數極少的處於主導地位的工業公司,該公司創建近100年來,在直升機領域積累了較豐富的研製和生產經驗,已具有承擔新機研製全過程能力,設計和開發先進傳動系統,及其在專用台架上試驗;依據任務模擬器、“軟體工廠”和集成試驗裝置,設計和開發綜合機載電子系統;零部件地面試驗和整機試飛。該公司還能承擔旋翼領域的一些關鍵技術研究工作,如雜訊和振動、正常狀態和使用監控、金屬處理、合金鑄造、疲勞和損傷容限等。

  菲亞特航空公司在航空發動機設計和生產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經驗,擁有各種專家和工程師組成的設計和科研隊伍,建有流體力學,結構、系統等試驗室,配有先進的試驗和生產設備,具有較強的設計和生產能力。

  (2)生產能力與水平

  阿萊尼亞航空公司是義大利最大的軍民用飛機製造企業,在國內外有20多家子公司和幾十家工廠。此外,它還是其他一些公司的重要股東,並同歐洲一些主要航空工業公司建有合資企業。該公司主要通過設在義大利的5家大型工廠和一家研究所經營飛機設計、製造、維修和改型業務。現有雇員8000多人,廠房面積共計 43萬平方米,目前已交付12000多架飛機,銷往50多個國家。

  阿古斯塔公司是義大利兩大骨幹航空企業之一,現該公司與英國韋斯特蘭公司合併為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該公司擁有5000餘名雇員,下轄7家直屬工廠、3家國外子公司、2家國內子公司以及一些參股公司,廠房面積共計26萬平方米,年均生產100多架直升機,產品行銷80多個國家。該公司從20世紀 60年代初期開始,從仿製進入自行設計和研製階段,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範圍內垂直飛行器的領先者。1981年,該公司同英國韋斯特蘭公司合作為義大利和英國海軍研製了EH101直升機,該機創造了航空史上首次同時獲得三個國家航空管理當局(美國FAA、英國CAA和義大利RAI)適航證的紀錄,並同時生產民用、海軍和運輸三種改型機。1985年,阿古斯塔公司與法國、德國和荷蘭的直升機製造業合作發展NH90多用途軍用直升機。由於阿古斯塔公司全面掌握了直升機製造工藝和技術,公司自行設計和生產的直升機產品種類範圍進一步擴大,1995年該公司推出A129國際型,1996年推出新一代A109 Power型,1997年推出A119 Koala型。1998年阿古斯塔與貝爾直升機合作發展AB139型直升機和BA609型偏轉旋翼飛機,目前AB139已被美國海岸警衛隊選中作為新型艦載直升機。

  義大利航空設備製造企業經過進一步調整、重組後,目前主要有四種類型企業:其一是大型的綜合防務系統集團;其二是大型航空工業公司的航空設備分部或子公司,如阿古斯塔、馬基、菲亞特公司等均有航空設備分部或子公司;其三是義大利航空系統和設備工業集團(CIRSEA)的成員公司,如義大利電子公司、微型技術公司等。其四是其他中小型公司。相對來說,義大利航空設備製造企業規模不大,能力一般,主要為義大利空軍和海軍訂購的飛機生產機載設備。

義大利航空工業發展簡史

發展簡史

  義大利是創建航空工業較早的國家之一,其發展史大體分為五個階段:

  (1) 創建與成長階段(1908~1944年) 義大利航空工業起源幾乎同世界航空工業同步,於1908年建立第一個航空製造企業,1914年生產出第一架飛機。二戰期間,由於戰爭的剌激,義大利航空工業得到迅猛發展,曾先後建立起一大批私營航空製造企業,這些企業有的是獨立的航空製造企業,有的屬於大型企業的分部或子公司,其規模不一,彼此競爭激烈。此階段,義大利研製生產的飛機曾創造過一些飛行世界紀錄,有些機種在國際上頗具盛名,如MC200G戰鬥機,以至美、德等先進工業國還進口義大利生產的戰鬥機和轟炸機。義大利的航空發動機研製生產遠不及飛機,主要是仿製外國發動機,本國雖也自行設計過一些發動機,但技術性能比不上英、德、法等國家。由於當時的航空機載設備較為簡單,所以飛機系統生產方面未暴露出大的問題。 “二戰”期間,義大利的航空生產能力達到平均年產飛機 400架、發動機約960台,一線作戰飛機約2000架。戰爭剌激了義大利航空工業發展,戰爭也摧毀了義大利的航空生產基地。1944年,隨著軸心國的節節敗退,集中於北方都靈、米蘭等地的航空製造企業遭到英、法聯軍的猛烈攻擊,基本陷入癱瘓。大戰結束後,義大利作為戰敗國而停止了航空產品生產,航空製造企業紛紛轉產,有的改為飛機和發動機修理廠,有的生產地面維修設備,有的轉向摩托車生產。

  (2) 復興階段(50年代初至50年代末) 1948年,義大利開始接受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經濟援助,次年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因此,從50年代初 開始,在歐美國家的扶植下,開始重建自己的航空工業。

  1952年是義大利航空工業全面復興的一年。航空製造企業從專利生產起步,從美、英、法等國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其中包括新型噴氣發動機。例如,在這一年,喬瓦尼·阿古斯塔公司同美國貝爾公司合作,開始按專利生產貝爾系列直升機,從而揭開了義大利生產中小型直升機的序頁。同年,菲亞特公司航空部也開始按專利生產美國北美航空公司的F-86K戰鬥機。在買專利生產的同時,義大利航空企業也開始自行研製航空產品,如菲亞特航空部繼續研製二戰開始時發展的先進軍用運輸機 G.212,同時還研製了G.80/G.81 噴氣戰鬥機;馬基飛機公司為義大利空軍研製了MB-326教練機;畢亞交公司先後研製了P-148教練機和P-136水陸兩用飛機。此外,還有幾家小型航空製造企業研製了輕型通用航空飛機。到1958年,義大利開始生產自行設計的飛機產品。

  (3) 發展階段(60年代初至60年末) 60年代是義大利航空工業的迅速發展時期。1960年,義大利航空工業從業人員約1萬人,年銷售額400億裡拉。到 1970年,從業人員達到大約2.7萬人,年銷售額1173億裡拉,出口額約占銷售額的30%。在這一階段里,阿古斯塔公司進一步擴大了直升機業務,開始專利生產美國西科斯基公司和波音直升機公司的直升機。1962年,義大利14家公司參與了專利生產美國洛克希德公司F-104G戰鬥機。此間,菲亞特航空部自行設計的G.91戰鬥機/攻擊機被選為北約組織標準裝備而投入批生產。G.222軍用運輸機、MB-326教練機等國產機種也相繼投入批生產。

  (4) 調整階段(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戰後義大利航空工業雖取得了較大發展,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二:一是航空製造企業數量多,力量分散,產品重覆,國內相互競爭激烈,而對外缺乏國際競爭實力;二是發展失衡,缺乏航空系統配套能力。主要表現在與飛機機體製造業相配套的技術和工業基礎不足,結果是航空發動機需要引進,機載設備技術落後,航空生產必須依賴外國。

  義大利政府為解決航空工業面臨的問題,完成從仿製向自行研製的過渡,提高其國際競爭能力,所以從70年代初期開始實施了航空工業的調整計劃,主要涉及下述諸方面:

  ① 組織結構調整。60年代末,義大利的中小型航空企業達80餘家,勢單力薄,各家自成體系,不適應高技術航空產品的研製和生產,也無力參加國際市場競爭。為此,義大利政 府從主幹企業國有化入手,按專業分工範圍,大力兼併企業,實現集團化。

  調整工作的第一步,是按專業分工,以國營公司為主體,形成主機骨幹企業。1972年完成了國家財團工業復興公司控制的兩家航空企業與私營菲亞特公司航空部合併,組建了公私合營義大利飛機公司(雙方各持50%股份)作為固定翼飛機生產中心,後成為國家控制全部股份的國有企業。此外,另一家財團埃菲姆機械公司控制了阿古斯塔集團的股份,並使該集團成為直升機和輕型飛機的生產中心。

  第二步,以兩大國營生產中心為骨幹,通過控股方式,兼併其他中小型私營航空工業企業,以形成集團化經營。如義大利飛機公司兼併了帕泰那維亞 (Partenavia)公司和威尼斯飛機公司,併購買了馬基飛機公司和塞萊尼亞公司的部分股份。阿古斯塔集團兼併了布瑞達·納日迪飛機公司、西亞義·馬日蓋蒂公司和維佐拉航空製造公司。

  第三步,推動機載設備公司的聯合,由義大利電子公司、納日迪航空製造公司等6家企業發起,由15家公司聯合組建了航空系統和設備工業集團。發動機製造業的兩大公司菲亞特航空公司和阿爾法·羅梅奧航空公司也實行聯合,共同承擔發動機生產項目。此外,其他一些同類小型製造企業也相互兼併或合併。

  ② 產業政策調整。為了加速航空工業的發展,義大利政府一改以往對航空科研不予資助的態度,實行扶植航空工業的產業政策,1977年通過的政策第675號法令,把航空工業列入政府投資和資助的產業之一。1982年2月,義大利議會又批准了尖端工業研究發展資助法案,航空航天工業名列第一位,政府從組織、經濟和技術三方面予以支持。組織措施是成立國家權威性的管理機構;經濟措施是制訂項目資助計劃,支持強度力求達到西歐先進國家水平;技術措施是集中國家財力和人力,建立義大利航空研究中心(CIRA),以配合企業開展大型科研項目。此外,義大利政府於 1981年推出了義大利航空工業長遠發展規劃和相應的近期計劃。空軍也制訂了1983~1990年項目發展計劃,明確提出機種要求和所需發展費用。除上述較大舉措外,政府還採取了其他一些政策和措施支持航空工業發展,如產品出口補貼、國際合作資助、加速航空企業設備更新、制訂監督軍方向工業界按期付款措施等。

  ③ 技術政策調整。在此之前,如果說義大利航空工業的發展是以專利生產為主的技術政策。那麼,此階段的目標則是在戰後多年專利生產外國產品所積累的技術基礎上,儘快地從仿製模式向自行研製和合作研製模式過渡,實行自主發展的技術政策。這期間,在政府的支持下,義大利飛機公司推出了AMX噴氣攻擊機,阿古斯塔集團研製出了A.109、A.129等先進直升機,馬基飛機公司設計了MB-339攻擊/教練機。與此同時,企業開始以平等地位參與國際合作項目。義大利飛機公司與法國宇航公司合作研製ATR42支線客機。義大利飛機公司還參加了西歐“狂風”戰鬥機項目和美國波音公司的波音767客機研製計劃。阿古斯塔集團與英國韋斯特蘭公司合作研製EH.101中型直升機。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也一改過去只搞專利生產的作法,參加了RB.199、PW2037發動機等項目的國際合作。通過這些國際合作項目,義大利航空工業增強了新機自行研究能力,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術特長。

  (5) 重組階段(90年代初至1996年) 冷戰結束後,國際關係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軍備訂貨銳減,國防工業開工不足。在這種新形勢下,義大利政府決心進一步改變航空與國防工業分散、無力的現狀,極力主張集團化,並建議集中90%以上的航宇和國防工業組成一個強大的軍工聯合企業。在此建議下,近幾年義大利航宇和國防工業加速了結構和政策調整。

其結構調整主要分兩步

  ① 總體結構調整 以國有企業為龍頭,通過控股交易方式進行兼併。位於羅馬的國有機械金融(Finmeccanica)集團於1994年2月收購了埃菲姆機械公司(EFIM)所屬的7家國防企業,其中包括直升機製造商阿古斯塔公司(Agusta),還收並了軍用飛機製造商阿萊尼亞公司(Alenia S.p.A.)、教練機製造商馬基飛機公司(Aermacchi S.p.A.)、軍用發動機製造商阿爾法·羅梅奧公司(Alfa Romeo Avio)、國防電子設備製造商菲亞爾(FIAR)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經控制義大利航宇和國防工業的70%左右。

  為了保證組織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義大利政府採取了下述支持措施:首先,政府對被歸併的企業提供調節資金。1993年12月,政府決定把EFIM集團的航空與國防工業資產轉入機械金融集團時,7家公司共負債30.5億美元。為了確保歸併後的正常運轉,政府為7家公司提供調節資金24.8億美元,保證不把債務轉嫁到機械金融集團。並且為集團內的結構重組和促進出口採取措施提供財政支持。其次,政府保證向機械金融集團提供穩定的訂貨流,並按原有的水平提供研究與發展支持資金。第三,如果上述承諾不能兌現,政府負責賠償損失。

  ② 內部結構調整 機械金融集團在政府的保證下,收購了7家公司之後,對其所屬航空與國防工業企業進行大範圍的調整與重組工作,旨在合併同類經營企業,壯大力量,增強競爭實力。主要進行了下述結構調整:一是把阿萊尼亞公司的戰術導彈分部、奧托·梅拉拿公司以及機械金融集團其他較小企業的某些部分合併,成立新的義大利導彈公司(Societa Missilistica Italiana, SMI)。二是把機械金融集團的現有相關資產同從EFIM集團收購的4家公司阿古斯塔·奧米公司(Agusta-Omi)、阿古斯塔系統公司 (Agusta Sistemi)、航海與航空雷達公司(Segnalamento Marittimoed Aereo,SMA)和奧菲奇內·加林萊奧軍用電子公司(Officine Galileo)合併,成立航空電子和電子設備公司。

  1996年以來,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實力,提高管理水平,機械金融集團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又對其所屬企業結構和經菅範圍作了進一步調整和重組,最大的動作是把原阿萊尼亞公司一分為三,組建了阿萊尼亞航宇公司和阿萊尼亞防務公司,並把從事航空發動機經營的阿爾法·羅梅奧航空發動機公司77.5%的股份,加上原阿萊尼亞公司所控17.5%的股份,總值約3000億裡拉(1.8億美元),一併賣給菲亞特集團,使其集中控制義大利的航空發動機工業。

  義大利政府對航空工業的管理,主要通過制定發展計劃和有關產業政策,提供投資和補貼,保持訂貨水平和扶助產品出口來實現。國防部根據國防需求向航空工業部門提出研製和生產要求。國家對國防和航宇企業的控制,主要通過對大型集團控股。義大利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對航空工業進行調整,80年代初制訂了義大利航空工業長遠規劃和近期計劃,並提出相應的產業政策。為了加強國際競爭實力,義大利政府主張航空工業應奉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政策,特別強調通過國際合作開展研究工作,其一,工業部門應首先確認自己有經驗而又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領域,然後集中力量重點發展少數核心項目,創造頂尖技術優勢,使航空工業成為全歐範圍的專業化生產與技術領域;其二,在同泛歐航空工業體系的重組或聯合研製項目中,航空工業企業必須保持本國國防工業的主要生產能力,不喪失自己的技術特長。其三,增加國防經費,確保航宇工業能保持它的技術訣竅和發展專業技術領域,使其對國際性合作開發計划具有吸引力。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義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團"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58.212.39.* 在 2010年5月10日 00:28 發表

能成為該公司的一員是很幸運的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