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資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職位資本是指以每一職位為單位確定的人力資本組合。
該組合投入企業形成綜合生產力,即有產出價值的/人力資本0。根據團隊生產理論,單個要素的邊際生產率難以準確測量,易帶來/偷懶0和/內耗0。職位資本在職位目標約束下,可減少人力資本個體/偷懶0和/內耗0行為。職位資本來源於人力資本專用性投資。建立在人力資本個體專用性投資基礎上的不同級別職位資本,不僅體現了人力資本投資的專用性差異,而且體現了組織內部各級職位的長期契約關係。這種契約關係有利於降低履約成本,減少交易費用,增加企業價值,並能夠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企業各級職位資本的這種合約在本質上也體現了企業內部不同的職位資本的結構。隨著企業經營與積累,不同級別職位資本的結構也將會得到優化。
職位資本的會計處理[1]
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本要素,職位資本理應納入財務會計信息體系。因此,向會計信息需求者提供包括職位資本在內的會計信息應成為財務會計的目標之一。為實現此會計目標,需構建融入財務會計理論體系的職位資本會計(包括職位資本的會計目標、會計假設、會計要素和相關會計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等)。本文因篇幅所限,只初步探討在財務會計理論框架體系下如何對職位資本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
- 職位資本價值的確定:職位資本的計量
職位資本的計量是在會計處理過程中,以某種尺度為標準確定職位資本的價值量,從而從量上解決不同產權主體對企業剩餘收益的貢獻及分配比例的業務事項。在財務會計核算系統中,職位資本的計量也是對其進行確認、記錄、報告的前提,而對職位資本的計量結果又構成其確認、彙總、傳遞和輸出信息的內容。
- 職位資本的確認、記錄與信息披露
就會計要素的確認標準而言,FASB及IASC分別給出了會計要素的確認標準。FASB概念公告第5號5財務報表的確認與計量6中提出了會計要素確認的標準:即在重要性以及成本-效益前提下,會計要素的確認標準是/可定義性,可計量性,相關性以及可靠性0。IASC在1989年發佈的文告5關於編製和提供財務報表的框架6中將確認標準表述為:/可計量性以及經濟利益的可流入與流出。0從實質上看,這兩種確認標準都認為所確認的會計要素應具有可計量性。就職位資本的會計確認而言:首先,職位資本是否具有可計量性,能夠可靠地計量;其次,職位資本也符合會計要素的定義,具有相關性。因此,應將職位資本確認為會計要素。
- ↑ 耿建新,朱友乾.職位資本——人力資本會計研究的新視野[J].《會計研究》.2009,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