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空間城市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空間城市化

  空間城市化是指隨著經濟、人口城市化所伴生的反映在載體上的現象, 即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轉變, 城市地域的升級, 農村景觀向城市景觀的轉變過程。

空間城市化的形成

  空間城市化是城市化的載體, 城市化水平的推進必然會在空間上體現出來, 即城市化過程在地域空間的外在表現, 包括具有現代文明特征的城市載體形成和交通條件等基礎設施改善等方面。因此,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單一指標除了常用人口比例指標外, 另一個常用指標就是城市用地比重指標, 即以某一區域內城市建成區面積占區域總面積的比重來反映, 這正是從空間城市化的角度來度量城市化發展程度思想的體現。

  有人說, 上帝創造了農村, 但人類創造了城市。農村是自然生態環境系統, 而城市更多的是人工生態環境系統。從載體上看, 城市體現出環境的高組織化和物質設施的集聚化。所謂環境組織化是指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改造, 其目的就是使環境適合人的需要。城市環境的人為改造程度遠高於鄉村, 體現為大量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存在。物質設施的集聚化是城市的另一形體特征, 表現為各種工作、居住等場所和交通、游憩等設施在市區內的高密度分佈。環境的高組織化和物質設施的集聚化一方面使城市在外部景觀上明顯與鄉村不同, 另一方面使城市在功能上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人口城市化和經濟城市化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空間的城市化。以大中城市區域為例,空間城市化包括城市向心增長與空間集聚以及離心增長與空間擴散。大中城市城市向心增長的空間過程, 主要表現在內城更新與改造、外城蔓延和郊區城市化等三種增長形式。城市更新改造的推動力來源於城市自身的發展, 更具體地說來自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由於越來越多的勞動力遷移到城市, 遠遠超過城市建成區人口的合理容量, 城市就會不斷向外蔓延, 有人稱之為“攤大餅”式發展。郊區城市化是指郊區轉變為城市地區, 或在郊區城市要素逐漸增長的過程。從一些城市的發展過程看, 一般是城市郊區鄉村的農業用地逐漸轉變為工業、住宅等非農業用地過程。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 交通條件的改善等等, 城市離心擴散作用明顯增強。“退二進三’是個形象的說話, 即指第三產業向市中心集聚, 而第二產業則向市區外圍擴散。離心擴散的空間過程, 主要表現在軸向擴展、新城建設和城市郊區化等形式。大中城市的擴散效應加速了輻射範圍內小城鎮等的發展壯大,小城鎮通過承擔大中城市的很多原有職能而加快城市化進程, 從而達到區域在離心增長中的相對集聚效應, 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這其中, 交通條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交通狀況的改善, 可以增大城市的輻射範圍, 使城市圈的半徑增大, 使區域置於更強的城市影響之下, 加速城市化的進程。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马歇尔,白娘子,Yixi,连晓雾,y桑,Gaoshan2013,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空間城市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