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化購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程式化購買(Programmatic Buying)
目錄 |
程式化購買指的是通過數字平臺,代表廣告主,自動地執行廣告媒體購買的流程,通過信息技術自動完成廣告採買及廣告投放的過程,其中大量用到DSP、PDB、RTB等技術。程式化購買的實現通常依賴於需求方平臺DSP和廣告交易平臺Ad Exchange。它包括 RTB 實時競價模式和 non-RTB 非實時競價模式。程式化購買的優勢在於:1.受眾購買,人群定向;2.良好的提升消費者體驗;3.智能投放、演算法優化;4.更加高效地管理廣告投放,提升效率與效果。
大致來說,這種方式主要有兩方面的優勢:
1、簡單省事
廣告主只需確定大致的投放要求即可購買,省去了商業談判的人力成本;
2、精準打擊
程式化購買能夠實現廣告的最優化投放,拋棄了硬廣時代的“大水漫灌”,瞄準廣告主需要的受眾進行精確打擊;這些優勢也讓廣告主開始轉向這個新大陸:美國寶潔已將75%的數字廣告預算用程式化進行購買投放,而美國運通甚至把這個比例提高到了100%。在國內,一號店、海爾、陸金所也都或多或少的進行了程式化購買嘗試。
首先,程式化購買是個新東西,很多廣告主尚不瞭解,部分廣告主對其效果存在懷疑。其次,廣告投放的透明度也有問題,移動端尤為突出,平臺方是否真正做了廣告投放廣告主難以查證。最後,是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廣告主擔心媒體並不向DSP提供優質媒介資源。
1、富媒體“程式化購買+”
目前,網路廣告已實現程式化購買。而對於戶外媒體與程式化購買的融合與碰撞上,國外戶外媒體的轉型進程早已加速,去年澳大利亞數字戶外廣告公司Val Morgan宣佈,旗下PumpTV加油站媒體網路已實現程式化購買,所有媒體可以基於實時的受眾測量來進行自動化的交易;在2015年5月,視頻DSP公司TubeMogul也宣佈與戶外廣告交易平臺Site Tour合併,
至此,數千塊跨國戶外電子屏參與到程式化購買中,數字戶外的程式化購買時代已然來臨。在國內,悠易互通與廣州報業集團粵傳媒合作,成立悠廣通廣告技術公司,利用程式化購買將數字營銷和傳統媒體整合。悠易互通同時提出“程式化購買+”概念,將全方位整合包括PC、移動、視頻平板、戶外、平面以及電視等資源,用數據打造更完整的營銷生態鏈。這種概念也與最近熱捧的物聯網升級版“萬物互聯”不謀而合。
2、解決多平臺投放的效果評估問題
一個著名的調查是,大量用戶在看過Facebook上的feed流廣告之後產生了購買行為,卻從未點擊過廣告。點擊率不代表到達率,這使得通過程式化廣告的效果難以評估,原本一些廣告主對程式化廣告的效果就有懷疑,如果沒有科學的評估演算法,無法破解廣告主的懷疑。
3、PMP的發展
PMP是“程式化廣告的新高度”。PMP的形式基本規避了程式化購買的幾大弊端,通過PMP,廣告主確認了他能得到優質的廣告位,而又能夠用程式化的方式來管理廣告投放,實現上文敘述的程式化的諸多好處。幾年前大多數人對程式化購買的概念是一片空白,而今,程式化購買已成大勢所趨。從“什麼是程式化購買”到“程式化購買+”,發展速度讓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