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相互需求原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原理(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目錄

相互需求原理的理論要點

  第一,國際貿易條件,即用本國出口商品數量表示的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其水平高低取決於兩方面因素:“其一,外國對本國商品需求的數量及其增長同本國對外國商品需求的數量及其增長之間的相對關係;其二,本國可以從服務於本國消費需求的國內商品生產中節省下來的資本數量”。因而,“在國際貿易中享有最為有利的貿易條件的國家正是那些外國對它們的商品有著最大需求,而它們自己對外國商品的需求最小的國家”。

  第二,一個國家向其他國家出口商品的意願取決於它因此能從外國獲得的進口商品的數量。即:一國的出口規模隨其國際貿易條件而變化。基於國際貿易條件由兩國間的相互需求決定,在某一特定貿易條件下,一國願意提供的出口商品的數量正好等於其貿易伙伴國在同一貿易條件下所願意購買的進口商品的數量,或一國的出口總額恰為它願意支付的進口總額。也就是說,某一特定的貿易條件為貿易雙方共同遵守。在這樣的貿易條件下,兩國的進口需求與出口供給兩兩對等,國際貿易處於均衡狀態。

  第三,在雙邊貿易中,對對方出口商品的需求,以及貿易雙方共同遵守的國際貿易條件,隨著由各國消費者的消費偏好等因素決定的對對方出口商品的需求強度的相對變動而發生變化。倘若外國對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甚於本國對外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外國的相對需求強度較大,本國的相對需求強度較小,則外國在同本國的競爭中就不得不做出某些讓步,本國就可以享有比較有利的國際貿易條件。

  具體說來,對對方出口商品的相對需求強度較小的國家,在貿易雙方的相互競爭中占有較為有利的位置,最終決定的國際貿易條件比較靠近外國的國內交換比率,因而本國可以獲得相對較大的貿易利益。簡言之,貿易雙方之間的相對需求強度決定著國際貿易條件的最終水平,進而決定了國際貿易總利益在交易雙方間的分割。

約翰·穆勒與相互需求原理

一、貿易條件

  如果以Px和Pm分別表示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和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在多種商品的情況下,Px = ∑XiPi,Pm = ∑MjPj),則貿易條件指數可以表示為T = Px / Pm

  這裡的T稱為商品貿易條件指數。如果T值上升,意味著每單位出口商品可以換回更多的進口商品,這種情況稱為貿易條件改善,反之則稱為貿易條件惡化。

二、國際交換比率的決定

  兩國等量投入的產量

英國德國
亞麻布10碼20碼
細棉布10碼10碼

  表中顯示,同樣單位的投入,德國比英國多生產10碼亞麻布,因此德國生產亞麻佈有優勢,而兩國在細棉布上同樣投入得到相同的產出。但與生產亞麻布相比,英國生產細棉布的不利程度較小。於是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兩國在這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分別形成專業化:英國專業化地生產細棉布並出口,德國專業化地生產亞麻布並出口。

  國際交換比率的區間:兩國進行貿易時的交換比率肯定界於兩國兩種產品的國內交換比率之間,且不等於兩國的國內交換比率。

  國際交換比率是由“國際需求方程式”決定的。交換比率取決於對方對本國產品的需求。兩國對兩種產品的進口需求決定了產品的(相對)價格。在國際貿易中,可以把出口視為對對方的供給,把進口視為本國的需求。穆勒將這種情況稱為“相互需求”。商品的市場價格是由供求雙方的力量共同決定的,市場價格也會自行調整,以使供求相等。因此,商品的國際交換比率就是由兩國相互的需求來決定,並且將確定在雙方各自對對方產品的需求相等的水平上。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

  國際交換比率除了取決於相互需求之外,還“取決於該國可以從國內消費用的本國商品的生產中抽出多少資本。外國對該國商品的需求較之該國對外國商品的需求愈大,以及該國為生產出口產品所能抽出的資本較之外國為生產該國需要的產品所能抽出的資本愈少,則交易條件就對該國愈有利,也就是說,該國用一定數量的本國商品,就可以換得較多的外國商品。”這裡,穆勒談到的其實就是我們上一章介紹過的機會成本的問題。

提供曲線與國際貿易的一般均衡

  提供曲線(offer curve)也被譯為供應條件曲線或者相互需求曲線,是在不同的國際交換比率或貿易條件下,一個國家願意用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去交換一定數量的外國商品的點的連線。

  (一)貿易條件的變化

  一國出口同樣數量單位的產品能換回更多的進口產品,表明貿易條件改善了,反之則惡化。

  (二)提供曲線的推導

Image:提供曲线的推导.jpg

            提供曲線的推導

  以縱軸為中心軸,轉動坐標平面,將第二象限轉動到第一象限的位置,就得到提供曲線。

Image:提供曲线.jpg

Image:国际贸易一般均衡.jpg

有關需求的其他國際貿易理論

  一、收入、偏好與國際貿易

  恩格爾法則。隨著人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的收入中用於食品(生活必需品)的開支占收入的比重將不斷下降,而奢侈品耐用品開支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則會不斷上升。對農產品等生活必需品來說,這個法則闡明的卻是不幸的結果。 偏好:國際貿易的直接原因就不是比較利益,而是偏好的差異。

  二、代表性需求假設

  代表性需求假設(representative-demand hypothesis)是林德(Staffan Linder)提出的一種用需求來解釋國際貿易的學說,也稱“重疊需求貿易理論”。

  需求結構指的是一國對某種產品的需求的質量或者檔次。比如在一個國家內,對汽車的需求就有不同的檔次。需求結構的決定因素是一國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國家所需求的某種產品的檔次就會高一些。

  假定一個國家最初生產某種產品是為了滿足國內的需求。一國的人均收入在一定時期內是相對穩定的,在這一收入水平下會對某種產品形成一種“代表性需求”,也就是一國對某種產品的平均需求檔次。這一個檔次的產品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在這種需求的推動下,生產這一檔次產品的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產生規模經濟效應,在滿足國內需求之餘,還具備了出口能力,就可能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我們用圖4-6來說明代表性需求假設闡述的國際貿易理論。

Image:代表性需求与国际贸易.jpg

  圖4 -6中,我們用橫軸表示一國的人均收入水平,記為Y,用縱軸表示產品檔次,記為Q,用45o線OR表示人均收入水平與所需求的產品檔次之間的對應關係。我們以汽車這種產品為例。設汽車有六個檔次,即從Q1到Q6。A國的人均收入水平為YA,B國的人均收入水平為YB。從圖中可以看出,A國的人均收入高於B 國。由於收入較高,A國居民對汽車的需求就是從第二檔(Q2)到第六檔(Q6),假設第四檔(Q4)汽車是A國居民的代表性需求。B國人均收入水平相對較低,其需求檔次是從第一檔(Q1)到第五檔(Q5),它的代表性需求假設是第三檔(Q3)。可以看出,A、B兩國對這種產品的需求有重疊的部分,即 Q2~Q5。這種重疊需求構成了兩國開展國際貿易的基礎。

  A國在其代表性需求Q4上發展較快,具備了出口能力,同時B國對Q4又有需求,於是A國就向B國出口。同理,B國在其代表性需求Q3上發展也較快,而同時 A國對Q3也有需求,於是B國向A國出口第三檔次的汽車。這樣,同一種產品或者同一個產業內的貿易就因為兩國存在重疊需求而發生了。 代表性需求假設中特別要註意的是,兩國之間對某種產品存在重疊需求是國際貿易的基礎,而要出現足以支撐國際貿易的重疊需求,就要求兩國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異。因此,這個理論可以用來解釋工業國之間產業內發生的國際貿易。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3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相互需求原理"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0.166.50.* 在 2010年4月23日 20:50 發表

看不懂這個圖呀···怎樣看出A國在其代表性需求Q4上發展較快,具備了出口能力,B國在其代表性需求Q3上發展也較快?希望有人解答··才開始接觸國貿··不懂很多···

回複評論
112.112.14.* 在 2011年12月8日 17:21 發表

可不可以解釋一下圖示的推導過程呢?謝謝!

回複評論
180.138.89.* 在 2013年12月16日 10:51 發表

可不可以給它的名詞解釋啊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