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末爾的交易方程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編輯]
甘末爾的交易方程式概述[1]
近代貨幣數量學說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現金交易數量說;一種是現金餘額數量說。現金交易數量說著眼於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把貨幣數量規定為“一定時期內用以交易的貨幣量”,所以比較註重貨幣的流通速度,現金交易數量說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甘末爾和費雪,他們二人先後提出了二個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甘末爾是近代貨幣數量說的先驅,他就貨幣與物價的關係給出一個公式:
MR = NEP
或
式中M表示貨幣的流通數量,R表示貨幣的流通速度,N表示所交易的商品數量,E表示商品的交易次數,P表示商品的價格,MR表示貨幣供給,NE表示商品供給,NEP表示貨幣需求。這是運用數學工具表示貨幣數量與物價關係的最早公式。
甘末爾在分析了貨幣數量與價格的關係之後,還分析了信用交易對物價的影響。甘末爾對支票信用與物價的關係給出一個與貨幣同樣的公式:
式中,C表示支票總額,Rc表示支票的流通速度,Nc表示用支配交易的數量,Ec表示用支配交易的平均交易次數。
再用Ps表示用貨幣與支配所交易的一切商品的平均價格,Ms表示貨幣與支票的總量,Rs表示貨幣與支配的平均流通速度,Ns表示用貨幣與支配交易的商品總量,Es表示用貨幣與支配交易的商品平均交易次數,則公式為:
這是甘末爾給出的包括支配信用在內的總的通貨數量方程式。
[編輯]
- ↑ 電大線上.《現代貨幣金融學說》學習要點提示(一)
[編輯]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