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漸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漸伐(Shelterwood Cutting)

目錄

什麼是漸伐[1]

  漸伐是把林分中所有成熟林木,在一定期限內(通常不超過一個齡級)分幾次採伐完的一種採伐方式。

漸伐的發展[2]

  漸伐在四百多年前產生於德國。最原始的漸伐方式,只進行二次,第一次採伐大部分的林木,留下少量的林木,以便天然下種。以後鑒於保留木風倒嚴重和幼苗易受凍害的情況,逐漸增加了漸伐次數。1791年哈爾提希(G.L.Hartig)總結了當時德國橡膠樹林和水青岡林的採伐經驗,正式提出三次採伐,即下種伐、受光伐、後伐。這種方式不僅應用於闊葉林,而且也應用於針葉林。為了防止保留木的風倒危害,以後又發展為帶狀漸伐。群狀漸伐出現較晚,它是由蓋耶爾(K.Gayer)為了避免因採用皆伐造成的土壤退化、霜害和雪害而提出的。

漸伐的特征[3]

  漸伐的基本特征是:

  • 在採伐過程中留有較多的母樹提供種源,更新效果比較好;
  • 漸伐適合大多數林木均達到採伐年齡的同齡林(包括相對同齡林)中應用;
  • 漸伐以後,形成的林分基本上仍為同齡林,林木間年齡相差不超過一個齡級期。

  不同地區林況、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不同,不同林分、不同樹種更新要求也存在著差異,所以漸伐有多種採伐方式。

漸伐的步驟[3]

  對於生長正常、林相較好、郁閉度較高的成熟林分宜採用典型漸伐。典型漸伐分4次將成熟林木全部採伐完。這4次分別為預備伐、下種伐、受光伐和後伐。每次採伐均應按一定的更新要求進行。

  1.預備伐。在成熟林分中為更新準備條件而進行的採伐。應在郁閉度大、樹冠發育較差的林分中進行,及林木密集而抗風力弱和活、死地被物層很厚妨礙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的林分中進行。首先伐去病腐和生長不良的林木,目的是為促進伐區上保留的優良林木的結實,加速林地死地被物的分解,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為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創造條件。一般伐去林木蓄積的25%—30%,採伐後林分部閉度應降到O.6—0.7,如果成熟林林分平均郁閉度為0.5—0.6,則不必進行預備伐。進行過系統間伐撫育的林分,到成熟期林分已適當疏開,也不必進行預備伐。

  2.下種伐。預備伐幾年後,為了疏開林冠促進結實和創造幼苗生長的條件而進行的採伐。下種伐最好結合種子年進行,這樣可以使更新所需的種子儘量多地落在漸伐林地上。伐後可在林冠下進行帶狀或塊狀鬆土,增加種子與土壤的接觸機會。下種伐的採伐強度一般為1O%—25%,伐後林分郁閉度應保持0.4—O.6,以保護林冠下的幼苗免受高溫、早晚霜和雜草的危害。如果伐前林分郁閉度只有0.4—O.5,並且目的樹種的幼苗、幼樹已有足夠數量,就可以不進行下種伐。預備伐到下種伐的間隔期,主要取決於樹種的生物學特性,一般耐蔭樹種可長些(5—6年),喜光樹種可短些(3—4年)。

  3.受光伐。受光伐是給下種伐後生長起來的幼樹增加光照而進行的採伐。下種伐之後,林地上逐漸長起許多幼苗、幼樹,它們對光照的要求越來越多,但此時幼樹仍需一定的森林環境給予保護,因此林地上還需保留少量的林木。採伐強度可為1O%—25%,伐後郁閉度保持在0.2—0.4。這一期間採伐強度可以適當提高,因為保留較多林木至後伐時,對幼苗幼樹的損害將會增加。從下種伐到受光伐的間隔期,如林下的幼苗、幼樹為耐蔭樹種,生長緩慢,對高低溫差等不良氣候因素比較敏感,需要較長時間(4—6年);如林下的幼苗、幼樹為喜光樹種,抵抗力強,幼苗、幼樹生長迅速,如油松、落葉松,間隔期可以短些(2—4年),甚至可以將受光伐省略,直接進行後伐。

  4.後伐。受光伐後3—5年,幼樹由於得到充足的光照生長加速,這時老樹繼續存在,已經成為幼林生長的障礙,因此需要將林地上的所有老樹全部伐去,這就是後伐。此次採伐不得延遲,因為幼林逐漸接近或達到郁閉狀態,且能抵抗日灼、霜凍和雜草的危害,已不需要老樹的保護,且採伐推遲幼樹越高,一幼樹在伐木、集材過程中受害越大。在北方,可考慮在冬季進行採伐,以減少對幼樹的傷害。

  漸伐的主要目的,在於保證森林更新獲得成功。為了不使林下幼苗、幼樹的生長條件發生急劇變化,並使幼苗、幼樹得到保護,一般應按典型漸伐的四個步驟將成熟木採伐完並實現更新。但在有的情況下,不一定按部就班分四次採伐完成熟木。

  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會對典型漸伐進行簡化,省略掉其中的1次或2次採伐,而成為2次或3次採伐的簡易漸伐。這要根據進行漸伐的林分狀況和更新特點,決定採伐次數。如當林分郁閉度較低,林分已經開始大量結實,或者林下已生長大量目的樹種的幼苗,這時就可將預備伐以至下種伐省去。當預備伐後林木較長時間不能大量結實,因而無法順利地進行下種伐,而必須在林冠下進行人工更新時,也可以將下種伐省略,待人工更新幼樹成活後,直接進行受光伐。同樣,如果更新起來的幼樹已經郁閉成林,或雖末郁閉,幼樹已能抵抗裸露環境所帶來的各種不良危害,也可以將受光伐省掉,直接進行後伐。在上述情況下,不按照典型漸伐的4個採伐階段逐次採伐,而以簡易漸伐取而代之,不僅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也可省工省力。另一方面,採伐次數越多,木材生產成本越高。所以,在實踐中採用簡易漸伐能夠達到採伐更新目的時,就不採用典型漸伐。

  我國《森林採伐更新管理辦法》規定:上層林木部閉度較小,林內幼苗幼樹株數已經達到更新標推的,可進行2次漸伐,第一次採伐林木蓄積量的5O%;上層林木郁閉度較大,林內幼苗幼樹株數達不到更新標準的,可進行3次漸伐,第一次採伐林木蓄積量的30%,第二次採伐保留木蓄積的50%,第三次採伐應當在林內更新起來的幼樹接近或者達到郁閉狀態時進行。所以在身體力行的實際工作中,林業工作者要貫徹執行國家的規定。

漸伐的種類[2]

  依據伐區形狀和排列方式不同,漸伐可分為均勻漸伐、帶狀漸伐和群狀漸伐三種。

  1.均勻漸伐

  是在預定要進行漸伐的全林範圍內,同時均勻地進行上述的各次採伐。採伐次數,典型均勻漸伐為4次,也可3次或2次。

  2.帶狀漸伐

  在山地林分中,為了防止伐後風倒危害,保持水土,漸伐伐區可成帶狀排列,將應伐林分區劃成垂直於主風方向或平行於山地等高線的若幹帶狀伐區。帶狀漸伐是按一定方向分帶進行的,採伐方嚮應與害風方向相反,從背風面開始採伐。在第—個伐帶上首先進行預備伐,其它帶暫時保留不動。經過幾年以後,第一個伐帶進行下種伐,同時在相鄰的第二個進行預備伐。再經過幾年在第一個伐帶進行受光伐的同時,於第二個伐帶上進行下種伐,於第三個伐帶進行預備伐。以後按漸伐的四個採伐階段向前推移,直到全林伐盡為止。帶狀漸伐的伐帶寬度可根據風害威脅程度、樹種生物學特眭、坡度及土壤性質等情況來決定。一般可為樹高的1—3倍。如果坡度過陡、風害嚴重或幼苗幼樹需要較多的側方庇蔭以及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地段,其伐帶可窄些;相反,伐帶可寬些。伐帶過窄,集運材作業不便,損害幼樹較多;過寬則失去帶狀漸伐的意義。典型帶狀漸伐為4次,但根據林分狀況也可減為3次或2次。

  3.群狀漸伐

  在準備施行漸伐的林分中,事先選好幾個適當的基點(每公頃可選4—5個基點,每個基點面積0.02—0.05公頃),然後以基點為中心,按漸伐四個採伐階段的順序,逐漸向外擴大至全林。老林伐盡後,林地上形成若幹個金字塔形的幼林樹群。一般選擇伐前更新較好的林窗作為基上,但同時要註意這些基點在全林分內分佈均勻。基點的數目及大小,可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環境條件的特點而確定。如陽性樹種或環境條件有利於更新,則基點的數目應該少些,而面積可大些;相反,基點的數目應該多些,而面積可小些。基點密,則更新期會縮短;相反,更新期要長。群狀漸伐的次數,典型的為4次,也可根據林分狀況進行3次或2次。群狀漸伐的整個採伐和更新周期較長,一般3OO年,採伐結束時,基點的中央的幼林年齡也達到30—40年,然而各群的最外圍林地上只是幼苗幼樹。因此,群狀漸伐後所形成的新林為齡級相差不大的異齡林。這與典型的漸伐是有區別的。

漸伐的評價[2]

  1.漸伐的優點

  一是對數量森林環境的破壞較輕,天然更新的種子來源比較充足;二是幼苗、幼樹的生長條件比較好,對發揮森林的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作用有利;三是比擇伐作業容易集材;四是由於充分利用了伐前更新,因此比皆伐方式縮短了輪伐期。

  2.漸伐的優點

  一是受光伐和後伐損傷的幼樹較多;二是林木稀疏強度較大時,容易發生風倒、風折和枯梢;三是難以用大型機械進行集材,而且技術要求較高,作業比較。

  應根據漸伐優缺點和地區條件因地制宜應用漸伐作業。一般在山地陡坡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地區,應採用漸伐。對於樹種較多,準備採用天然更新方式時,也適宜漸伐作業。林下前更幼樹較多時,更適合漸伐作業,並且採伐次數和採伐強度都應靈活掌握。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趙忠主編.第八章 森林培育 林學概論.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1.
  2. 2.0 2.1 2.2 張曉旭,張寶臣.論森林漸伐的理論與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第10期).
  3. 3.0 3.1 劉淑傑.淺談森林的漸伐更新[J].中國科技博覽,2012,(第26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漸伐"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