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混和經濟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混合经济体系)

混和經濟論(mixed economy theory)

目錄

混和經濟論概述

  一種認為戰後資本主義經濟已變成了一種由國家機構和私人企業共同控制的公私混和經濟的西方經濟理論。混合經濟(mixed economy)是私人經濟公共經濟的混合體。

混和經濟論代表人物及著作

  代表人物有凱恩斯漢森薩繆爾森。代表作有: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薩繆爾森的《經濟學》(1961)

混合經濟的出現

  混合經濟理論出現於20世紀。在此之前,儘管公共經濟從而混合經濟實質上已經存在了,但人們並沒有提出混合經濟的問題,原因就在於當時公共部門的活動規模太小,整個市場經濟的運行從總體上看處於自由放任的狀態,主要表現為市場力量在發揮作用。此時存在的只是“小政府”和“小財政”,市場經濟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私人經濟。

  到了20世紀,西方政府對市場已從不幹預轉為大規模干預,從而公共部門的活動範圍與規模大為擴張,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主義的興起之後,混合經濟現象得到廣泛的關註。

混和經濟論主要內容

  混合經濟論由凱恩斯首創。他認為醫治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失業等痼疾的唯一切實辦法,就是擴大政府職能,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讓國家的權威與私人的策動力互相合作。混合經濟論者認為,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已不再是純粹的資本主義經濟,而同時存在著社會化的公共經濟,變成了“公私混合經濟”。混合經濟的發展趨勢是從個人主義的經濟向以社會福利為重點的混合經濟發展。他們還主張用國家調節經濟來彌補私營經濟的缺陷,剋服失業、經濟停滯等弊端。

混合經濟中公私兩部門的相互作用

  在混合經濟中,公私兩個部門的相互作用和聯繫,是通過要素和收入在兩大部門之間多渠道全方位的流動來構成的。政府徵稅收費和發行公債,引起貨幣流從私人部門向公共部門的轉移,政府的各類轉移性支出則引起貨幣流從公共部門向私人部門轉移。政府的購買支出引起產品和勞務從私人部門向公共部門流動,也有私人部門通過繳納使用費和規費等方式,而獲得政府提供的服務。正是在兩大部門的這種種相互交往和聯繫中,在貨幣和產品、服務的相互易位易形過程中,形成了統一的市場經濟。而雙方這種犬牙交錯、錯綜複雜的交往,很大部份是通過公共部門在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依據等價原則的購買實現的。這些,都充分地表明瞭此時的政府及其公共財政是立足於市場經濟來履行其職能的。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混和經濟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45.135.186.* 在 2021年6月7日 20:22 發表

資產階級的政府控制的企業仍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