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失驗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期望失驗理論(Expectancy Disconfirmation Theory)
目錄 |
所謂失驗是指期望與績效相比較所得的結果,更具體的說即是:
- 當實際績效等於期望時,則無失驗產生;
- 當實際績效大於期望時,會產生正面的失驗;
- 當實際績效小與期望時,則產生負面的失驗(Anderson,1973)。
期望失驗理論(Oliver & Desarbo, 1998)源自於社會心理學(Weaver et al.,1974)與組織行為學(Ilgen1971),此模型經由兩個過程構成:首先欲消費之前以先形成期望,經由期望與知覺績效的比較產生不一致的結果,此不一致的結果即稱為“失驗”(disconfirmation)。因此期望水平成為顧客的比較標準,而與知覺績效比較後的差距之大小與方向而形成滿意與否的評價(Bearden et al.1983)。[1]
期望失驗理論指出消費者會將產品的實際績效與事前期望作一比較,當實際績效小於事前期望時,將產生負向期望失驗,並導致不滿意。
Bearden和Teel(1983)認為顧客不滿意是造成抱怨行為主要因素,並且發現期望失驗導致不滿意,不滿意導致抱怨行為的因果關係。再者,廠商為提升消費者在參觀、試吃、試用的過程中,對其商品的滿意與期望,以精心設計的展場佈置、產品信息與促銷活動所塑造的購買情境,來影響消費者知覺,進而購買其所促銷的產品,然而購買之後消費者比較商品實際績效與事先期望,更容易產生期望失驗,進而導致抱怨行為。
期望失驗理論的相關理論[1]
以期望失驗理論為基礎來發展,Anderson(1973)整理出四種理論: 類化理論(assimilation)、對比理論(contrast)、類化—對比理論(assimilation-contrast)、一般否定觀點(generalized negativity)。
1、類化理論(assimilation)
根據Festinger(1957)提出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認知失調是因為顧客對產品的期望與績效之間有差距而來;而發生認知失調之後,顧客會調整其對產品績效的感受,減少此一差距,以消除心理上失調的狀態。
2、對比理論(contrast theory)
此理論源於心理學領域,Hovland(1957)、Cardozo(1965)認為顧客的期望與服務績效間有差距與對比關係存在,若顧客有高度期望與低度績效時,顧客將擴大此差距。Oliver & Desarbo(1988)指出當產品的績效低於期望時,消費者對於產品評價將較實際情形更差,當產品績效高於預期時,消費者對產品評價將較實際情形更佳,此擴大情況發生於連續滿意帶兩端。
3、類化—對比理論(assimilation-contrast)
Hovland, Harvey & Sherif(1957)結合類化理論與對比理論,提出類化-對比理論。認為當顧客對產品預期與產品的表現有差距產生時,顧客心裡存有接受域與拒絕域。如果差距落於接受域,顧客會進行類化程式以縮減差距;如果差距落於拒絕區域,顧客會進行對比程式以誇大差距。
4、一般否定觀點(generalized negativity)
由Carl & Aronson(1963)提出,此理論的觀點在於如預期與績效表現之間有任何差異,不管這差距的大小與差距為何,顧客皆對該產品採取一致性地否定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