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意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新聞意境[1]
新聞意境是由滲透著記者的某種感情的生活圖景所構成的新聞作品的意蘊和境象。指在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下,把客觀事物和主觀感受和諧形象地結合起來,所形成的一種能夠打動人心、引起讀者共鳴的氣氛。
新聞意境的審美特征和審美功能[2]
新聞意境所創造的形象不是人物,而是自然景物、生活圖景和蘊藏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意境就具有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征。
(1)情景交融,情為主導。意境是由意與境、主觀與客觀兩方面因素構成的。創作主體的情感、感受以及他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要通過客觀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及其精神本質來進行表現,造成一種情景交融、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景物需經感情融註,才能得其生命;感情需有景物附麗,才能成其形相。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 “情景相生而且契合無間,情恰能稱景,景也恰能傳神,這便是詩的境界”。王國維“一切景物皆情語”也是針對這一特征而言的。所以,意境創造時,既要有景物,也要有特定環境下的人物,這既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需要,也是記者情感選擇的需要。
(2)虛實結合,境生象外。意境是在情景交融中呈現出的一種虛實結合的藝術境界,它是物象與物象之間多重覆合聯繫構成的耐人尋味、若有若無的虛幻的藝術空間,境生象(境)外是其最重要最鮮明的美學特征。
宋人梅堯臣說:“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而為至矣” 。這句話道出了意境虛實結合、境生象外的特征。“如在目前’是實景,“見於言外”是虛境,這虛實結合升華為一種含蓄的藝術佳境。對此,劉禹錫作了簡單的概括,提出了“境生於象外”的見解,後來司空圖又進一步發揮:“戴容州雲,‘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豈容易可談哉?”“境生象外”就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而這又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意境的創造,就必須在對具體物象(實景)進行生動描寫的同時,超越具體物象自身,暗示出更具有深廣意味的審美想象空間(虛境)。一般說來,寫出實景並不困難,難在於實中見虛,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虛境是實境的升華,它體現著實境創造的意向和目的,體現著整個意境的審美內涵,制約著實境的創造和描寫。因此,虛境是意境結構中的靈魂,“境生象外”是一個較高的美學要求。
(3)含蓄蘊藉,韻味無窮。意境既然是虛實結合、生於象外的產物,它就必然蘊含著令人咀嚼不盡的韻味,讓讀者從意境所提供的意象中去領略其深度的情思和意蘊。因為意境不同於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所包含的豐富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內涵,我們從典型形象身上就可以理解和體會,而意境的深層意蘊並不是直接體現在意象本身的表層,而是存在於意象與意象之問構成的藝術空問之中。它藉助於比喻、象徵和暗示,委婉道出,使人心領神會,思而得之。受眾由於各自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審美趣味的不同,他們在把握意境的豐富意蘊時,又會各得其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見,意境的內涵是一種難以言傳而又韻味無窮的“言外之意”、“韻外之致”。宗白華有過這樣的論述: “藝術意境不是一個單層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現,而是一個境界層深的創構。從直觀感相的模寫,活躍生命的傳達,到最高靈境的啟示,可以有三層次”。意境內涵層次多,本身不正是強調其含蓄蘊藉、韻味無窮嗎?
既然已經包含那麼豐富的深層意蘊,那麼受眾在把握意境時,就不能單單停留在言內之意的淺層次上,而要超越概念、超越意象,充分發揮想象和聯想,透過形見到神,透過境見出情,進而把握象外之意和言外之意。比如《薩拉熱窩最後一頭棕熊死了》的消息全文僅用254個字,就為我們勾勒出了處於戰爭陰影中的薩拉熱窩動物園的慘景。
在眾多的意象(獅、虎、豹的屍體,孔雀、矮種馬)所構成的藝術空間里,顯示出薩拉熱窩動物園工作人員的無奈以及動物面臨的境況。但這僅僅是象下之意、言內之意,如果我們再向消息的深層發掘,就會領略到言外之意,即通過作者對動物園場景的描述,觸類旁通地瞭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所以把這則消息說成是控訴戰爭的控訴狀是再恰當不過了。通過意境的創造來反映深藏著的意蘊,要比直接描繪戰爭的場景、羅列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數據要巧妙得多。
總之,意境的蘊含是豐富深廣的,它能啟示人們超越具體意象而飛躍到幻想的空間中,潛心領略韻外之致的藝術天地,所以創造意境要含蓄蘊藉,把握意境要深思遠慮。
新聞意境是新聞作者審美創造的成果,是新聞作者在寫人、寫景和敘事時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融合的產物,具體是指新聞作品中有豐富蘊涵和情景相偕的形象和畫面,並具有審美效果和社會功能兩方面的作用。
首先,從審美角度看,新聞意境不僅能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感,而且還蘊含持久的藝術魅力和深沉曠遠的審美空間。焦裕祿、李月華、張海迪等新聞人物,雖然時過境遷,但至今仍生活在人們的記憶中。
其次,從社會功能上講,新聞意境能更深刻地揭示主題,反映時代特征,使宣傳報道更貼近生活,吸引讀者,提高輿論引導水平。一方面,我們的宣傳報道要以正面宣傳為主,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這個基本方針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斷地提高輿論引導水平,使群眾樂於接受,這就需要發揮新聞意境作用。
新聞意境的發掘創造[2]
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新聞作品,創造意境的方法和技巧都是一樣的,都是通過對有形事物“形”的描摹,展示事物無形的“神”的意境。新聞記者應該探尋美的新聞意境,把新聞寫得更耐人尋味一些,達到新、深、活、美的高度和諧統一。尋找美的新聞意境,要靠新聞記者敏銳的政治頭腦、嫻熟的業務技能和對新聞事實進行反覆思辨的能力、對現場情景進行深度觀察的能力等。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發現別人不能發現的新聞事實,才能從一般的場景中找出不一般的意境;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意在筆先,在材料的剪裁和文章的佈局上充分體現自己的意圖,從而創造出獨特的新聞意境美。
(1)寫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情中生境。“文學是人學”的說法,深刻地道出文學的對象和本質特征。新聞學的描寫對象、創作者和欣賞者也是人,新聞事實的發生和發現都與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寫事最終還是寫人,新聞要反映社會,就必須反映人們的高尚情操和偉大的創造精神。
新聞要創造意境,就要反映創造性工作的人們,這也是新聞宣傳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原則的體現。他們長期工作在祖國各項生產建設的第一線,忘我地工作、無私地奉獻,他們的事跡最能感染人,更能表現出深刻的意境。
要寫有血有肉的人物,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容貌、神態、舉止、動作、風度,準確鮮明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寫出活生生的人物,讓讀者從這些形象中去想象、去思索。這種想象和思索也是新聞作品所要達到的意境。《華羅庚的最後一天》僅僅追憶了一天的活動,就揭示了華老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彰顯了華老的拚搏精神和執著追求。稿件以朴素的文字記述了華羅庚逝世這天繁忙的活動,從頭天晚上他沒有休息好講起,中間插敘他的年齡和健康狀況惡化的情況。這幾句不只為他的突然去世交待了背景,還展現了他忘我工作的精神,這種忘我精神貫穿於他病逝這天的每時每刻。你看,他離開輪椅,自始至終地站著演講;他嫌翻譯費時間,改用英語演講,他要求延長時間,把要講的內容全部講完......而到這時,他的精力已全部耗盡了,走下講臺就“倒在地上”。作者在字裡行間傾註了對華老的感情和敬意,並且成功地用華羅庚的“最後一天”來反映貫穿華羅庚一生的執著追求和拚搏精神,使我們油然而生出一種崇敬和惋惜之情。這種執著精神,正是華老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也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2)表現有景有意的現場,境中生情。美的新聞意境,是通過典型的新聞事實表現出來的,情是實在的,景也是實在的。正是真情實景,才產生深遠的意境。新聞作品的作者,要善於動情,要全身心地擁抱生活。在社會主義的中國,在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戰場上,無時無刻不出現一些令人振奮的新聞事實。只要我們深入現場,深入基層,沉到群眾中去,細緻觀察,精心思考,一定能發掘出優美的新聞意境。多情方能善感,記者的多情,來自對生活的感受,用感情的思維方式去看待生活,看待事實。只有體驗生活,才能感受生活;只有感受生活,才能對生活有真情;只有動了真情,才能有感而發。
發掘新聞意境,就要捕捉有景有意的新聞現場,用自己的眼睛進行細緻掃描,攝下現場的形狀和氛圍,牢記事物形體、色彩和人物的音容笑貌等特征,選取最有意境的新聞事實表現出來。新聞發生在一定的社會、自然環境中,不同的景色,能使人產生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感情,也能夠通過不同的景色表現出來。《旱原情》中有段栩栩如生的動人場景,好像電視的實況轉播,從遠到近,從高而低,正面、側面、背面多面選景,使用特寫、全景、近景、遠景等,調動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法,使農民與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情誼在濃烈的氛圍中升華。
“.....1991年春天,李立科神奇般地回到甘井。
消息像春風一樣吹遍合陽縣的村村鎮鎮,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李院長回來了!’
人們從四面八方涌進他的房子,圍坐在他的身旁。甘井村的李桂新老漢拉著李立科的手,話還未說,眼淚就撲簌簌地流下來:‘李院長,你可得在甘井多住些日子!’李立科眼睛濕潤了,深情地說:‘我的命是人民給的。我的試驗沒有完,我要在這兒長期住下去’。”
這裡使用的報道對象的話儘量保持原味原貌,很有個性的語言使細節更加生動,多角度的景物描繪,使絕症纏身而仍然為探索旱作農業而默默奉獻的專家形象躍然紙上。
發掘新聞意境,還要善於把握事物的動態,只有動態才能產生美好的意境。場景的變化、人物的行動、事物的發展都是動的,而動本身就是一種意境。如《許艷梅跳水奪魁 家鄉人爭相慶賀》的導語:
“今天,許艷梅在漢城最後那輕盈的一跳, 雖然沒在碧池裡濺起多少水花,卻震動了她的家鄉江西南昌。”
這則導語不是直截了當地說“許艷梅奪得第一枚金牌的消息傳來,她的家鄉南昌沸騰了”之類的話,而是選取許艷梅“輕盈的一跳”時“沒有在碧池裡濺起多少水花”一句,由這個視點連起另一個視點—— “震動了她的家鄉江西南昌”,視點的轉移,產生一種動感,造成一種意境,給人一種含蓄的美感。在新聞報道中,描寫動感的事實能使文章增色,產生意境。同時,多使用動詞,也是發掘意境的有效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將會對新聞作品提出更高的審美要求。正確認識新聞意境,充分營造新聞意境,新聞作品才可能更加貼近生活、吸引讀者,才有可能讓群眾樂於接受,從而在根本上提高輿論引導水平,發揮輿論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