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意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新闻意境[1]
新闻意境是由渗透着记者的某种感情的生活图景所构成的新闻作品的意蕴和境象。指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把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和谐形象地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种能够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的气氛。
新闻意境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功能[2]
新闻意境所创造的形象不是人物,而是自然景物、生活图景和蕴藏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意境就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1)情景交融,情为主导。意境是由意与境、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构成的。创作主体的情感、感受以及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要通过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及其精神本质来进行表现,造成一种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景物需经感情融注,才能得其生命;感情需有景物附丽,才能成其形相。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 “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神,这便是诗的境界”。王国维“一切景物皆情语”也是针对这一特征而言的。所以,意境创造时,既要有景物,也要有特定环境下的人物,这既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也是记者情感选择的需要。
(2)虚实结合,境生象外。意境是在情景交融中呈现出的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它是物象与物象之间多重复合联系构成的耐人寻味、若有若无的虚幻的艺术空间,境生象(境)外是其最重要最鲜明的美学特征。
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而为至矣” 。这句话道出了意境虚实结合、境生象外的特征。“如在目前’是实景,“见于言外”是虚境,这虚实结合升华为一种含蓄的艺术佳境。对此,刘禹锡作了简单的概括,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见解,后来司空图又进一步发挥:“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境生象外”就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而这又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意境的创造,就必须在对具体物象(实景)进行生动描写的同时,超越具体物象自身,暗示出更具有深广意味的审美想象空间(虚境)。一般说来,写出实景并不困难,难在于实中见虚,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审美内涵,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因此,虚境是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境生象外”是一个较高的美学要求。
(3)含蓄蕴藉,韵味无穷。意境既然是虚实结合、生于象外的产物,它就必然蕴含着令人咀嚼不尽的韵味,让读者从意境所提供的意象中去领略其深度的情思和意蕴。因为意境不同于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我们从典型形象身上就可以理解和体会,而意境的深层意蕴并不是直接体现在意象本身的表层,而是存在于意象与意象之问构成的艺术空问之中。它借助于比喻、象征和暗示,委婉道出,使人心领神会,思而得之。受众由于各自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审美趣味的不同,他们在把握意境的丰富意蕴时,又会各得其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意境的内涵是一种难以言传而又韵味无穷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宗白华有过这样的论述: “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意境内涵层次多,本身不正是强调其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吗?
既然已经包含那么丰富的深层意蕴,那么受众在把握意境时,就不能单单停留在言内之意的浅层次上,而要超越概念、超越意象,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透过形见到神,透过境见出情,进而把握象外之意和言外之意。比如《萨拉热窝最后一头棕熊死了》的消息全文仅用254个字,就为我们勾勒出了处于战争阴影中的萨拉热窝动物园的惨景。
在众多的意象(狮、虎、豹的尸体,孔雀、矮种马)所构成的艺术空间里,显示出萨拉热窝动物园工作人员的无奈以及动物面临的境况。但这仅仅是象下之意、言内之意,如果我们再向消息的深层发掘,就会领略到言外之意,即通过作者对动物园场景的描述,触类旁通地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所以把这则消息说成是控诉战争的控诉状是再恰当不过了。通过意境的创造来反映深藏着的意蕴,要比直接描绘战争的场景、罗列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数据要巧妙得多。
总之,意境的蕴含是丰富深广的,它能启示人们超越具体意象而飞跃到幻想的空间中,潜心领略韵外之致的艺术天地,所以创造意境要含蓄蕴藉,把握意境要深思远虑。
新闻意境是新闻作者审美创造的成果,是新闻作者在写人、写景和叙事时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具体是指新闻作品中有丰富蕴涵和情景相偕的形象和画面,并具有审美效果和社会功能两方面的作用。
首先,从审美角度看,新闻意境不仅能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而且还蕴含持久的艺术魅力和深沉旷远的审美空间。焦裕禄、李月华、张海迪等新闻人物,虽然时过境迁,但至今仍生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其次,从社会功能上讲,新闻意境能更深刻地揭示主题,反映时代特征,使宣传报道更贴近生活,吸引读者,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一方面,我们的宣传报道要以正面宣传为主,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个基本方针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地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使群众乐于接受,这就需要发挥新闻意境作用。
新闻意境的发掘创造[2]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创造意境的方法和技巧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对有形事物“形”的描摹,展示事物无形的“神”的意境。新闻记者应该探寻美的新闻意境,把新闻写得更耐人寻味一些,达到新、深、活、美的高度和谐统一。寻找美的新闻意境,要靠新闻记者敏锐的政治头脑、娴熟的业务技能和对新闻事实进行反复思辨的能力、对现场情景进行深度观察的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新闻事实,才能从一般的场景中找出不一般的意境;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意在笔先,在材料的剪裁和文章的布局上充分体现自己的意图,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新闻意境美。
(1)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情中生境。“文学是人学”的说法,深刻地道出文学的对象和本质特征。新闻学的描写对象、创作者和欣赏者也是人,新闻事实的发生和发现都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事最终还是写人,新闻要反映社会,就必须反映人们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新闻要创造意境,就要反映创造性工作的人们,这也是新闻宣传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原则的体现。他们长期工作在祖国各项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他们的事迹最能感染人,更能表现出深刻的意境。
要写有血有肉的人物,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容貌、神态、举止、动作、风度,准确鲜明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活生生的人物,让读者从这些形象中去想象、去思索。这种想象和思索也是新闻作品所要达到的意境。《华罗庚的最后一天》仅仅追忆了一天的活动,就揭示了华老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彰显了华老的拚搏精神和执著追求。稿件以朴素的文字记述了华罗庚逝世这天繁忙的活动,从头天晚上他没有休息好讲起,中间插叙他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恶化的情况。这几句不只为他的突然去世交待了背景,还展现了他忘我工作的精神,这种忘我精神贯穿于他病逝这天的每时每刻。你看,他离开轮椅,自始至终地站着演讲;他嫌翻译费时间,改用英语演讲,他要求延长时间,把要讲的内容全部讲完......而到这时,他的精力已全部耗尽了,走下讲台就“倒在地上”。作者在字里行间倾注了对华老的感情和敬意,并且成功地用华罗庚的“最后一天”来反映贯穿华罗庚一生的执著追求和拚搏精神,使我们油然而生出一种崇敬和惋惜之情。这种执著精神,正是华老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2)表现有景有意的现场,境中生情。美的新闻意境,是通过典型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来的,情是实在的,景也是实在的。正是真情实景,才产生深远的意境。新闻作品的作者,要善于动情,要全身心地拥抱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上,无时无刻不出现一些令人振奋的新闻事实。只要我们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沉到群众中去,细致观察,精心思考,一定能发掘出优美的新闻意境。多情方能善感,记者的多情,来自对生活的感受,用感情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看待事实。只有体验生活,才能感受生活;只有感受生活,才能对生活有真情;只有动了真情,才能有感而发。
发掘新闻意境,就要捕捉有景有意的新闻现场,用自己的眼睛进行细致扫描,摄下现场的形状和氛围,牢记事物形体、色彩和人物的音容笑貌等特征,选取最有意境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来。新闻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自然环境中,不同的景色,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感情,也能够通过不同的景色表现出来。《旱原情》中有段栩栩如生的动人场景,好像电视的实况转播,从远到近,从高而低,正面、侧面、背面多面选景,使用特写、全景、近景、远景等,调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法,使农民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情谊在浓烈的氛围中升华。
“.....1991年春天,李立科神奇般地回到甘井。
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合阳县的村村镇镇,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李院长回来了!’
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他的房子,围坐在他的身旁。甘井村的李桂新老汉拉着李立科的手,话还未说,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下来:‘李院长,你可得在甘井多住些日子!’李立科眼睛湿润了,深情地说:‘我的命是人民给的。我的试验没有完,我要在这儿长期住下去’。”
这里使用的报道对象的话尽量保持原味原貌,很有个性的语言使细节更加生动,多角度的景物描绘,使绝症缠身而仍然为探索旱作农业而默默奉献的专家形象跃然纸上。
发掘新闻意境,还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动态,只有动态才能产生美好的意境。场景的变化、人物的行动、事物的发展都是动的,而动本身就是一种意境。如《许艳梅跳水夺魁 家乡人争相庆贺》的导语:
“今天,许艳梅在汉城最后那轻盈的一跳, 虽然没在碧池里溅起多少水花,却震动了她的家乡江西南昌。”
这则导语不是直截了当地说“许艳梅夺得第一枚金牌的消息传来,她的家乡南昌沸腾了”之类的话,而是选取许艳梅“轻盈的一跳”时“没有在碧池里溅起多少水花”一句,由这个视点连起另一个视点—— “震动了她的家乡江西南昌”,视点的转移,产生一种动感,造成一种意境,给人一种含蓄的美感。在新闻报道中,描写动感的事实能使文章增色,产生意境。同时,多使用动词,也是发掘意境的有效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将会对新闻作品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正确认识新闻意境,充分营造新闻意境,新闻作品才可能更加贴近生活、吸引读者,才有可能让群众乐于接受,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发挥舆论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