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閱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數字閱讀指的是閱讀的數字化,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閱讀對象的數字化,也就是閱讀的內容是以數字化的方式呈現的,如電子書、網路小說、電子地圖、數位照片、博客、網頁等等;二是閱讀方式的數字化,就是閱讀的載體、終端不是平面的紙張,而是帶屏幕顯示的電子儀器,如PC電腦、PDA、MP3、MP4、筆記本電腦、手機、閱讀器等等。與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相比,數字化電子出版物具有存儲量大、檢索便捷、便於保存、成本低廉等優點。所以,數字化閱讀日益受到各國年輕人的歡迎和追捧。
數字閱讀起源於網路、手機、掌上閱讀機等數字載體的出現。網路 信息量龐大、覆蓋面廣,手機、掌 上閱讀機使用、攜帶方便等特點都為數字閱讀提供了可能。
在以 甲骨、獸皮、竹簡、布帛作為 傳播介質的時代,我們的祖先根本無法想象人類能夠利用電腦、手機、 電子閱讀器等手段,以數字化編碼的形式享受閱讀的樂趣。
在剛剛結束的德國 法蘭克福書展上,以“ 數字化出版”為主題的參展商達361家,他們展示了其帶來的 電子圖書產品。參展產品中,超過30%的展品為 數字化產品;而為出版界專業人士舉辦的400多場活動中,50%以上的活動與迎接圖書數字化潮流有關。
根據保守估計,到2018年,全球電子圖書的市場份額將超過傳統圖書。電子出版業的繁榮發展,表明當今世界已進入了一個數字化閱讀的新時代。
在日本,“ 手機小說”成為青少年的閱讀新寵。據《朝日新聞》報道,由年輕業餘作者通過手機撰寫、以 手機閱讀的小說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這種小說的特色是語言風格完全來自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不乏只有他們才使用的 流行用語。由於手機畫面顯示的字數有限,這種小說運用的詞句也大多言簡意賅,符合青年人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在美國,傳統的新聞業在數字化浪潮的衝擊下也積極向數字媒體和網路媒體轉型,力求與新的傳播形式融合。這種轉型吸引了很多流失已久的青年讀者。據調查,由於接觸 網路報紙,18—24歲的美國青年人比10年前閱讀報紙的比例有所上升。以《 紐約時報》為例,只有2%的年輕人閱讀它的紙質報紙。而在網上,閱讀它的人數卻飆升至18%之多。
早在2006年歐洲人就計劃建立一個屬於歐洲的 數字圖書館。據歐盟委員會介紹,在2010年年底前,他們計劃推動將至少600萬部圖書、文獻和其他文化作品保存在歐洲數字圖書館,使互聯網用戶“輕點滑鼠便可走進歐洲共同創造的歷史”。
1、開創了一個非紙質的新的閱讀媒介,是時代的進步。
2、閱讀效果“圖”“文”“聲”三者兼具,更形象生動,開創閱讀先河。
3、衛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環境,不需要砍伐樹木,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4、數字書的保存更簡便,便於存儲,幾乎不占用空間。
5、製作上傳之後,不用印刷,節省了資源。
6、查找方便,不需要浪費大量時間在無意義的查找上。
7、內容豐富,涵蓋面廣,相關信息豐富。
8、閱讀不需要花錢買書,更利於廣大群眾廣泛閱讀。
9、內容更新更加方便快捷,更有利於一些更新較快的方面的書籍(如新科技,新發明發現等)的閱讀。
2、它在某些情況下不方便攜帶,受時間和地點的制約。
3、相比紙質書籍,傷害眼睛 ,對視力的損傷更大。(如使用高質量的閱讀器可避免這個問題,如 Kindle)
4、沒法做筆記,不能畫記號。
5、與紙制書籍相比,它更容易受到基於一些原因的更改,使其內容失真。
6、存在其他誘惑,與書籍相比較較難專心於閱讀。
7、數字閱讀的普及率還很低,內容有些不足。
數字化閱讀的興盛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更多樂趣和便利,但也引起了一些傳統人士的憂慮。有人認為,隨著數字化閱讀的興盛,用不了很長時間,傳統的紙質讀物將逐漸被人們捨棄,最終 壽終正寢。這將破壞只有通過 紙質閱讀才能感受到的文化韻味。此外,數字化圖書不利於傳統的閱讀管理,對不具有鑒別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成長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
電子圖書還屬於新鮮事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已為絕大多數人所習慣和接受的傳統讀書方式仍將同數字化讀物共生共存。至於管理問題,我們相信,人類創造了數字化的閱讀方式,也一定有足夠的智慧去駕馭和利用它,使其更好地為我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