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銀行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數字銀行是指銀行及其所有活動,計劃和職能的全面數字化。區別於傳統銀行,數字銀行無論是否設立分行,都不再依賴於實體分行網路,而是以數字網路作為銀行的核心,藉助前沿技術為客戶提供線上金融服務,服務趨向定製化和互動化,銀行結構趨向扁平化。
數字銀行是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手機錢包、網上開戶、網路營銷等一系列事物的總稱。數字銀行更依賴於大數據,分析和採用所有新技術來改善客戶體驗。
不再依賴於實體分行網路,這就意味著數字銀行只需要依靠數字化技術,併在線上運行,即可完成傳統銀行所需要做的工作,服務趨向定製化和互動化,銀行結構趨向扁平化。
數字銀行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大階段
第一個階段: 銀行自動化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花旗銀行就開始使用ATM解決用戶一部分日常事務。它利用磁性代碼卡或智能卡實現金融交易的自助服務,一定程度代替銀行櫃面人員的工作,減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第二個階段:銀行電子化
伴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電子設備的興起,傳統銀行開始展開線上銀行業務,電子銀行被廣泛使用。無論是網頁版的電子銀行,還是基於移動手機開展的線上銀行業務,從最初的線上轉賬、查看結算單和電子賬單支付,到如今形成日漸豐富的功能,如線上購買理財,借款等。在這個階段,數字銀行參與主體主要還是以傳統銀行機構為主。
第三個階段:銀行數字化
此階段參與的主體從傳統銀行機構,範圍擴大到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銀行。金融科技開始影響銀行業的發展,眾多銀行業務開始依托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生物識別等關鍵技術開展。自2009年開始,包括花旗、富國銀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美銀、以及高盛在內的大型銀行開始向金融科技領域發力,先後在支付、借貸、財富管理領域追加戰略投資。我國國內的大型銀行也紛紛加快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佈局。科技公司而言,如騰訊發起的微眾銀行和阿裡發起的網商銀行,作為首批的五家民營銀行之一,代表了科技公司以科技賦能金融業務,直接進軍銀行行業,成為數字銀行的主要參與者。
數字銀行業務包括對數字環境的全面轉型 - 前端和後端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任何內容 - 包括客戶和員工。數字銀行依賴於大數據,分析和採用所有新技術來改善客戶體驗。如果您將所有功能數字化 - 從產品開發到客戶服務,您將只被視為數字銀行。
數字銀行在銀行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原因有幾個:
- 降低成本:銀行面臨著降低成本以保持競爭力的壓力。例如,LeasePlan Bank已將運營成本降低了60%。如果您不轉換為數字銀行業務,則必須繼續投資昂貴的傳統硬體和軟體,以使這些系統保持最新狀態。
- 增加收入:成熟的銀行沒有360度的客戶視圖。他們缺乏智能系統來收集客戶情報並幫助他們變得更加以客戶為中心。糟糕的客戶體驗導致較低的市場份額。
- 美國領先的數字銀行巨頭Chime[1]
Chime移動銀行2019年已經擁有超過600萬的用戶,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借記卡的刷卡費用。該公司還將考慮收購其他金融科技公司。
看起來,Chime就像阿裡巴巴的網商銀行,或者是騰訊的微眾銀行。事實上,從商業模式上,兩者的確非常相似,區別僅僅在於Chime並沒有強大的互聯網支付平臺作為移動銀行的客戶導流渠道,更多的依靠該公司的互聯網宣傳。
Chime只是美國數字銀行領域的一個典型代表,這類數字銀行在美國或者其他地區的成功融資案例,已經數不勝數,凸顯出無網點的移動數字銀行,不僅在中國成為弄潮兒,在歐美以及其他新興市場,也被認為是改造傳統金融方式的重要參與者。
- 南韓:時隔23年再發銀行牌照,支持數字銀行成立[2]
2015年6月,南韓金融服務委員會宣佈支持互聯網銀行的成立;2016年12月,由南韓電信(KT)聯手多家公司共同發起的K Bank獲得了南韓金委會頒佈的銀行業務牌照,成為南韓第一家互聯網銀行,這是南韓23年之後再次下發新的銀行牌照;次年4月,南韓通信軟體公司KakaoTalk也獲得了銀行牌照,成立Kakao Bank。值得一提的是,阿裡巴巴和騰訊都參與了南韓互聯網銀行的投資,其中螞蟻金服以技術股東參股K-Bank,為K-bank提供移動支付、雲計算、大數據技術以及安全風險經驗;騰訊則是Kakao Bank 的第二大股東,持有4%的股份。
K-Bank 和Kakao Bank 都以中小企業與普通民眾為主要服務對象,致力於發展南韓當地的普惠金融,經營業務包括存款、線下ATM 機取款、貸款、信用卡、理財和外匯等。與中國的微眾銀行類似,Kakao Bank背靠南韓國民聊天應用Kakao Talk,擁有大量社交數據用以評估客戶信用,並且能夠提供與KakaoTalk聯動快捷匯款服務(含海外匯款),截止2018年1月,開戶人數已超過500萬,占南韓經濟流動人口的18%。
- 中國數字銀行[2]
中國(大陸地區)的數字銀行市場中有兩類參與者:一類是傳統銀行,以建立直銷銀行為代表;另一類則是近幾年剛獲批的民營銀行,其中不乏以純互聯網形式運營的銀行。這兩類銀行都以互聯網作為業務開展的渠道,同樣倚重前沿技術滿足監管需求、增加業務的多樣性,為銀行業註入了新鮮的血液。
微眾銀行由騰訊發起成立,作為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首家互聯網銀行,其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前沿金融科技技術,為用戶提供了純線上、操作便捷的銀行服務。微眾銀行的主要客群為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針對客群痛點提供小額便捷的貸款、存款、理財和支付結算等服務,促進普惠金融的發展。2015年5月微眾銀行推出微粒貸,從申請、開戶到借款、還款,全在個人手機上完成,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操作極為簡單便捷。
阿裡巴巴發起的網商銀行同樣是一家互聯網銀行,其定位與微眾稍有不同,它的客群更多地聚焦於小微企業與農戶。其核心產品“網商貸”,圍繞阿裡巴巴、淘寶、天貓等電子商務品台,向賣家推出淘寶貸款、天貓貸款、阿裡貸款等產品,滿足賣家的融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