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型領導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故事型領導是指的是通過故事編撰、故事敘說與故事反思,影響跟隨者的願景、理念和價值觀,進而有效達成既定目標的領導方法與過程。領導、故事、講故事三者相互串聯,相互影響,形成複雜的故事領導關係。在這種領導關係中,故事扮演著媒介、方式甚至是結構的角色。
故事型領導的基本特征[1]
故事展現著個體體驗世界的方式,但是並非所有的故事都是故事型領導所關註的素材。依據不同的故事來源,我們可以將故事分為兩種不同類型。
- 一是生活故事,即日常生活當中可見的故事,比如新聞、周遭生活故事、個人經驗、家庭故事和他人案例等。
- 二是文學故事,即文學作品中創作的故事,比如小說、童話、神話、傳說、科幻故事等。
具體而言,故事型領導關註的故事具有如下三個基本特征。
第一,內隱著深刻思想內涵的故事。
故事型領導就是在展開、分析和描述過去的或已經歷過的故事中反思、認同和獲得意義的過程,進而激發跟隨者對故事意義的探析,引導跟隨者探尋生命、生活和生存的意義。
第二,來源於真實生活世界的故事。
故事型領導通過客觀存在的真實故事,反映豐富的內心體驗,蘊藏細膩的情感變化,展現富有人情味道、具有人文關懷、含有情感魅力的真實世界。
第三,有情節的故事。
故事型領導敘說故事,並不是記流水賬,而是敘說有情節、有意義、相對完整的故事。在情節描述中,故事型領導用人文的話語系統敘說著真實的世界,在對跟隨者的現實關懷中,在獨特的言說中,探析隱含在故事背後的思想,以及隱藏在心靈深處、內隱著哲學韻味的東西。
總的來說,故事型領導就是一個故事編撰、故事敘說和故事反思的領導過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就是一個個彈性的思維跳板,一座座動人的情感橋梁。故事型領導和跟隨者在故事之中進行著和諧的對話,交融著彼此的內心感觸,激發著跟隨者的思維,傳遞著領導者的理念或價值觀,以取得預期的領導成效。
故事型領導的優勢[2]
(1)講故事比講道理更有效
(2)講故事能給人不同的啟發,讓聽者換一種方式、換一個角度重新審視所處的情境,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
(3)故事的隱喻性,可以讓講故事者藉助故事的主人公表明立場傾向,卻沒有強迫聽故事者接受的意味。把思考空間和決策的掌控感給了聽故事者。
(4)故事因為其鮮活生動、寓理於情,所以深得人們喜歡。用隱喻故事驅動別人思考,引導別人改變是古今名嘴慣用的方式。
故事型領導的魅力展現[1]
近年來,一些研究者將故事引入領導實踐,通過大量的實證探討講故事對於領導實踐的促進作用。
比如,Denning認為,講故事可以傳遞價值觀、分享願景、建立信任,還可引發他人的行動,帶領人們邁向未來。Hicks也指出,講故事有助於建立組織成員之間的信賴關係,促進組織成員的融合。Loebbert也認為,如果我們借用故事對組織中的犧牲者加以贊賞與感念,便能提高組織成員的認同感、驕傲感與自信心;如果這些組織中的犧牲者沒有受到領導者的關心,組織成員則會表現出消極與抗拒的心態。
進而,Howard Gardner認為,講故事是最簡單、最有凝聚力的工具。Rolf Jesnen預言,21世紀企業需要擁有的最重要技能就是創造以及講故事的能力。John P. Kotter甚至指出,不會講故事的企業家就不會領導。
什麼講故事擁有如此魅力,引起眾多學者的關註呢?
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在故事敘說中,故事型領導帶領跟隨者共同步入了一個充滿想象的世界,一個充滿情感的世界。
一方面,故事型領導創設了一個充滿想象的世界。故事可以被看做是一種邀請。敘說故事,就是邀請跟隨者穿越時空隧道,從自身視野與問題意識出發,依據故事所構築的藍圖去想象一個新的世界,進而改變跟隨者的觀點、認知與判斷,將過去、現在和未來聯結在一起。
在故事中,跟隨者聯想到自身的相似情境,將故事主角的所作所想與自己在相似情景下的所作所想加以對照,形成與故事主角的事實交流和對話。這正如Simmons曾經指出的,故事最驚人的力量是發生在講完故事之後,聽眾在內心裡回味著故事,進而誕生出發酵的意義,在聽眾心中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另一方面,故事型領導創設了一個充滿情感的世界。故事將故事型領導和跟隨者聯結在一起,而聯結紐帶就是內心的情感。故事型領導尊重個性化的個體生活,關註具有豐富情感、鮮活個性和不同性格的個體。
在真實的故事中,故事型領導創造絕佳的心靈圖像,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深層情感,喚醒跟隨者內心情感。
故事型領導改變了單純推理演繹的領導方式和思維方式,通過講述與跟隨者自身生活經驗相連的故事,促使跟隨者在直觀的故事中體驗生活,在本真的故事中感悟生活。此時,故事如同植物的種子,根植於跟隨者的腦海之中,故事的力量在激發跟隨者的想象和情感之中得以彰顯。在這一過程中,反思的深刻性、情感的豐富性、內心的衝擊性是傳統領導方法難以達到的,這也正是故事型領導富有生命力的表現。
故事領導力的提升[1]
故事型領導過程是一個故事編撰、故事敘說和故事反思的過程,那麼,提升故事領導力就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尋求突破。
- 1.故事編撰
講故事不像文學自傳一樣講述一生的經歷,它往往只能有重點、有選擇地講述特殊情境中發生的特定事件。因此,特定事件的選擇尤為關鍵。這些特定事件要具有思想性、感染性和真實性,進而觸及跟隨者的心靈,獲得跟隨者的內心認同。
其一,故事的思想性。故事型領導不是讓傾聽者沉浸在故事的細節里,而是要留出空間給傾聽者想象和反思,讓傾聽者從故事中感悟出某種道理。如何達到這一點呢?每個故事都有一個主題,也就是故事的“魂”,故事的“魂”必須與講故事的目的之間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繫。我們不應從抽象而生硬的大道理、種種脫離現實生活基礎的帶有理想化色彩的規訓和教條出發,而應從組織所遭遇的各種問題與困惑出發來確立故事主題。比如,意欲建立信任和認同的領導—跟隨者關係,領導者可以講述說明自己優點或脆弱一面的故事;意欲傳遞組織願景,領導者可以講述與未來有關的故事;意欲促進組織成員相互分享和合作,領導者可以講述組織逆境中的故事等。領導者可以根據組織所關註的熱點、焦點問題來提煉重要的、鮮明的、深刻的、有指導意義的故事主題,並將故事的主題貫穿於故事的全過程,實現觀點和材料的有機統一。
其二,故事的真實性。Gardner認為,一個人敘述的故事經常來自於生活經驗。來源於真實生活世界的故事,更能引起跟隨者的認同與共鳴。真實的故事可以是領導實踐中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揮之不去的困惑,也可以是有趣、難忘甚至難堪的事件,或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等。這類事情通常表現為某種矛盾或問題,包含著某種讓人驚奇、有點突兀、有些戲劇感的成分,而個體的成長、組織的發展也正是在不斷地面對這些真實的矛盾或問題中一步步得到實現的。
其三,故事的感染性。故事型領導過程就是故事主角和故事傾聽者之間進行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故事型領導所選擇的故事總是那些充滿情感色彩、對跟隨者具有影響力的事件。這些包括戲劇性衝突、展現真實困境的生動、典型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可作為領導媒介的故事題材,領導者平日要虛心聆聽他人的故事,充分挖掘親身經歷或耳濡目染的生活事件,用不斷變化著的生活實踐豐富生活故事資料庫,不斷積累。當然,建立生活故事資料庫不全然只是領導者的工作,還可以成立生活故事搜集組,或是依賴專業機構,專門負責搜集和整理生活故事,用以激發個體的生活體驗,傳遞組織願景和價值觀。
- 2.故事敘說
選擇好故事以後,要思考如何敘說,才能使跟隨者更好地接受。
故事敘說的關鍵要素就在於領導者的情感投入。領導者對故事要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與故事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在故事敘說中,領導者要營造真摯、生動的情感氛圍,用情觸動跟隨者的心弦,激起跟隨者的共鳴,獲取跟隨者的同情,進而使跟隨者在感動中接受某種思想、理念或是價值觀。在真摯、生動的情感氛圍中,領導者和跟隨者共同品味著故事的味道,捕捉著故事的氣息,感受著故事人物的情感,進而成為一個真正的思維融合體。要達到這種境地,領導者要善於運用眼神、語音、手勢等非言語行為的變化來表達內在情感。與此同時,故事型領導還可以運用訴諸五種感官的手法,比如文字、影像、音樂等要素,充分調動跟隨者的味覺、觸覺、視覺、聽覺和嗅覺等感官系統,讓故事更為活潑和生動。
此外,敘說故事時,領導者要惜語如金,去掉與中心思想關係不大的煩瑣
細節,留下足夠的空間,鼓勵跟隨者去填充故事情節,想象自己過去的故事和未來的前景。在簡要的故事情節中,激發跟隨者自發生成兩個故事:領導者講述的故事和跟隨者自創的故事。值得註意的是,領導者敘說故事可以先在小群體中嘗試,甚至是一對一地展開。在小群體中敘說故事,可以減少負面反應的風險。與此同時,也可清晰地捕捉到聽眾對故事整體輪廓和細節的反應,觀察聽眾能否領會到故事的意義,是否願意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新的發展方向。
- 3.故事反思
故事的效用並非一成不變,即便是好故事,也有使用期限。如果我們不斷重覆敘說同樣的故事,而沒有修正和重選故事,這種故事將會失去影響組織成員的能力,甚至影響其他故事所能發揮的功效,使得組織成員不再關心領導者所敘述的任何故事。因此,故事型領導必須持之以恆地進行故事反思。
一般說來,故事型領導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進行故事反思。
- 其一,反思自己對故事型領導的認知和感受。比如,是否瞭解故事應用於領導的價值?是否知曉良好故事的要素?是否瞭解故事應用於成功領導的策略?
- 其二,反思自己編撰故事、敘說故事、反思故事的能力。比如,故事所傳遞的價值觀是什麼?故事所激發的情感原動力是什麼?故事怎麼樣與組織成員的自我敘事相結合,以激發組織成員的思維?
- 其三,反思故事型領導與領導成效之間的關聯。比如,經過故事敘說,組織成員有無增進信任、達成共識?有無提升素養、增強信心?有無解決問題、增進績效?
上述三方面分別從認知、能力和表現三個層面對故事型領導過程進行了完整而全面的反思。領導者只有擁有正確而完整的認知,具備講故事的能力,取得有效的領導成效,才能達到故事型領導的理想境界。
我們可以藉助於一些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反思。
- 一是觀察與分析跟隨者的反應。在講故事的時候,領導者應隨時觀察與分析跟隨者的即時反應,比如表情、肢体動作、專註度等,作為判斷跟隨者對故事的反應與接受度的依據。
- 二是與跟隨者互動和對話。在故事敘說過程中,跟隨者可以與領導者成為共同的故事編撰者,跟隨者依據自己的經歷和經驗,潛入領導者敘說的故事世界,填補領導經驗與故事情節間的縫隙與落差。在故事敘說之後,領導者可以運用提問的方式與跟隨者互動和對話,由此來判斷跟隨者對故事內容與主旨的理解程度。
- 三是持續地追蹤觀察。故事型領導的成效並非短時間就可以判斷出來,它需要時間的醞釀和閱歷的沉澱,尤其是傳遞價值觀與理念的故事。在剛聽完故事的當下,故事在跟隨者的內心並未產生太多漣漪。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咀嚼與品味,跟隨者就會真正體會到故事的真諦之所在。領導者應創設適當且方便的反饋渠道,持續追蹤和觀察跟隨者的表現,讓跟隨者可以隨時隨地提供相關反饋信息,進而判斷故事型領導的成效。如果故事型領導的成效與預期有一定差距,跟隨者的接受程度也不高,則必須修正故事,或重新選擇故事。
總之,故事型領導是一個故事編撰、故事敘說和故事反思的領導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反思的深刻性、情感的豐富性、內心的衝擊性正是故事型領導富有生命力的源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