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損失抑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損失抑制(Loss Reduction)

目錄

什麼是損失抑制

  損失抑制是指風險事故發生前或發生後,採取措施減少損失發生範圍或損失程度的控制行為。一個風險管理人員必須假設風險事故發生了,然後為了減少損失程度問“應該做什麼”,不管是事故發生前還是發生後都要問。

损失抑制对潜在损失的影响

損失抑制的措施[1]

  損失抑制措施分為兩類:一類是積極的事前措施,即在損失發生前為減少損失程度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一類是消極的事後措施,即在損失發生後為減少損失程度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損失發生前所採取的損失抑制措施,有時同時也會減少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如在新產品上市時,以高價快速進入市場,既避免隨後而來的競爭加入所帶來的市場壓力風險,達到損失抑制的效果,假如競爭者加入,會因投入已收回而減少受損失的程度,又起到損失預防的效果,因為快速高價進入市場,可以樹立較好的產品形象,吸引一批早期消費者,從而增大競爭者加入的障礙,減少競爭者加入對企業的不利影響。

  損失發生後的抑制措施主要集中在緊急情況的處理即急救措施、恢復計劃或合法的保護,以此來阻止損失範圍的擴大。如在火災風險控制中,設置防火牆是一種限制火災損失範圍的事前發生作用的措施,一個有效的自動報警或滅火裝置系統是一種事後發生作用的措施。在風險管理中如對客戶的管理,主要是從事前的客戶資信評價和資信限度設立抑制損失發生,而對客戶停止供貨則是事後抑制的重要措施。

  事前損失抑制措施與事後損失抑制措施有重覆的地方,因為事後損失抑制措施實際上是事前損失抑制計劃。這種重覆並不影響風險管理的效率或風險分析。事前損失抑制計劃只是一個損失發生前想要達到的良好願望,即在損失發生後使其損失最小化。損失抑制本身需要有事前損失控制計劃,甚至實際操練那些有可能在緊急情況下要採取的方法或步驟,以做好準備。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吳勤堂,黃蘭萍.企業管理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0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損失抑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