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最大化假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與銷售額最大化模型類似的經理型廠商模型是馬瑞斯1960提出的"增長最大化"(Maximizing Growth)模型,即經理的目標是致力於使銷售增長率最大化。如果經理髮覺自己的薪水與企業增長率有關,以及把更大的組織置於他的影響下有關,便會擴大企業的規模。
鮑莫爾曾提出銷售最大化假說,即如經理人認為自己的報酬和職業威望更多的取決於銷售額而不是利潤時,他會放棄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而追求銷售最大化目標。
威廉姆森曾提出“經理效用假說”,認為經理不會尋求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而只會尋求經營者利益的最大化。
經理型廠商論者一般認為,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使得經理能夠確立和股東不一致的目標。馬瑞斯與其他經理型廠商論者的不同之處,在於他認為經理目標和股東目標之間的差別不像後者所說的那樣大。因為經理的效用函數和股東的效用函數中絕大多數變數都與一個特定變數——廠商規模有高度相關性。
經理的效用函數包括薪金、地位、權力、產量和職業的安全性等變數。股東的效用函數包括利潤、產量、資本、市場份額和公共形象等變數在內。其中資本、產量、收益和市場份額等都是反映廠商規模的指標。因此,經理目標和股東目標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從理論上說,增長率最大化與利潤最大化常常是一致的。因為銷售的增長要求生產能力的擴大,而所需資金主要來自企業內部和利潤的再投資。
實際上,大量的統計學的研究表明,增長率與利潤之間有著密切的相關性,而經理與股東目標之間的矛盾在於,一方面經理可能超過利潤最大時所對應的銷售量而繼續追求銷售量的擴大,這實際上是經理以犧牲利潤為代價來追求增長最大化,這與股東利潤最大化目標是衝突的;另一方面如果經理為實現增長率最大化而將內部利潤再投資超過一定限度,從而不能滿足股東對股息的最低要求時,就會引起股東的不滿,經理職位的安全性就會產生問題。這意味著經理必須在保持必不可少的(使股東滿意的)利潤水平的約束條件下,追求最大的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