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收益分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成本收益分析是指以貨幣單位為基礎對投入與產出進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它是一種是預先作出的計劃方案。
成本收益分析概述[1]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一個經濟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時,都要考慮具體經濟行為在經濟價值上的得失,以便對投入與產出關係有一個儘可能科學的估計。
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種量入為出的經濟理念,它要求對未來行動有預期目標,並對預期目標的幾率有所把握。
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個普遍的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從追求利潤最大化出發,總要力圖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在經濟活動中,人們之所以要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1]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是:自利性、經濟性、計算性。
1、自利性
這種方法的內在精神是追求效益,但這種對效益的追求帶有強烈的自利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出發點和目的是追求行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過是行為者獲得自身利益的一種計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為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
2、經濟性
由於行為者具有自利的動機,總是試圖在經濟活動中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使經濟活動經濟、高效。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就蘊含著經濟、高效的要求。
3、計算性
行為者要使自己的經濟活動達到自利的目的,達到經濟、高效,必須對自己的投入與產出進行計算,因此,成本收益分析蘊含著一種量入為出的計算理性,沒有這種精打細算的計算,經濟活動要想獲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成本收益的計算特性是達到經濟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證行為者行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
成本收益分析的三種主要方法
2.現值指數法
3.內含報酬率法
這三種方法各有各的特點,具有不同的適用性。一般而言,如果投資項目是不可分割的,則應採用凈現值法;如果投資項目是可分割的,則應採用現值指數法,優先採用現值指數高的項目;如果投資項目的收益可以用於再投資時,則可採用內含報酬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