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堡大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漢堡大學(Universität Hamburg)德國漢堡大學網站網址:http://www.uni-hamburg.de/ 德語
目錄 |
漢堡大學是一座位於德國漢堡市的國立大學,它是德國最大的大學之一。它是1919年建校的。大學校區位於漢堡-愛斯布圖勒,地理位置為北緯53°34'1",東經9°59'2"。在校大學生約40000人,有外國學生3700多人。中國的西北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哈爾濱船舶工程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都是其合作伙伴。
20世紀初市內有錢的商人企圖建立一座國立大學。他們向市政府和議會提出的建議卻沒有獲得批准。尤其非常有影響的商會反對這個計劃。1907年支持者成立了“漢堡科學基金會”,1908年“殖民研究所”。基金會的宗旨在於支持教學堂贏得學者以及資助研究旅行。殖民研究所的宗旨在於研究所有與遠洋有關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同年市政府批准了一塊地讓教學堂建立一座新的建築(建築的錢是私人捐的)。1911年新建築建成,今天這裡是大學的管理機構的所在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擱遲了在漢堡建立大學的計劃。
戰後漢堡首次進行自由選舉,1919年一名大學支持者被當選為市長,市議會通過了“漢堡大學和人民高校的臨時法律”。漢堡的教授數量從19名提高到39名。除國立研究所外殖民研究所、教學堂和艾本多夫醫院(今大學附屬醫院)也被合併入大學。
魏瑪共和國時期漢堡大學達到了其第一個頂峰。當時大學里有四個系,數千學生。阿比·瓦爾堡和恩斯特·卡西爾等著名學者曾在這裡任教。到1931年大學的教授數提高到75名。由於當時尤其學生受到經濟狀況的打擊1922年成立了“漢堡學生幫助協會”。同年秋該協會開設了漢堡第一座學生宿舍,次年夏又開設了漢堡第一座學生食堂。
納粹時期漢堡大學被改名為漢莎大學。被納粹認為是不善的作家的書被從圖書館剔除。約50名學者被解雇(其中包括恩斯特·卡西爾和威廉·斯登),至少七名學生因為與白玫瑰有聯繫或者被懷疑與白玫瑰有聯繫而被捕,後來死在獄中。
1945年戰後大學以漢堡大學的名稱重新開辦。教學和研究工作逐漸重新開辦。一開始大學有四個系(法學和社會學、醫學、哲學和自然科學)。1954 年增設(新教)神學。法學和社會學系分開,社會學和經濟學自成一系。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教室和哲學高樓建成。植物研究所和植物園被遷移到市外。70 年代隨著學生數量的劇增許多新的、今天成為大學地標的建築建成。雖然如此原來的校園不夠大,今天在漢堡全市各地均有大學的建築。
隨著五月風暴60年代末在漢堡大學也爆發學運。1969年漢堡議會通過了新的大學法。原來的系被解散,改分15個新的系。大學的自主權被加強,學生和職員的參與權利被書明在法律內。1979年由於法庭判決部分這些判決又被回退。
2000年兩個法學系合併。
從1990年代中開始大學的費用不斷被削減,同時大學採取措施縮短平均學習時間和中斷率。為了協和歐洲各國大學的學程(波洛尼亞進程)大學不得不對管理和學習制度進行改革,這個改革過程至今依然在進行。
2005年4月1日不顧被涉及的兩座大學的一致反對漢堡經濟和政治大學被合併入漢堡大學。
新教神學系,法律系,經濟學系,醫學系,哲學和社會科學系,教育系,語言學系,歷史系,文化史系,東方研究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地理系,心理學系,電腦科學系,體育系
天文學、企業經濟學原理、生物化學、生物學、化學、新教神學、地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地球物理學、自然科學史、木材業、信息學、數學、氣象學、礦物學、教育學、物理學、政治學、心理學、造船、社會學、體育學、(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經濟工程學、經濟數學、埃及學、非洲學、古代美洲學、美國曆史、文化、語言學、英國語言文學研究、人類學、考古學、南島語言和文化、拜占庭學、新教神學、法語、手勢語言學、日耳曼文學、歷史、希臘語文學、印度日耳曼語系的比較語言學、印度語言和文學研究、伊朗語言文學研究、伊斯蘭教研究、義大利語、日本語文學、北韓語言文學研究、藝術史/藝術科學、拉丁語語文學、音樂學、現代希臘語、北美研究、東方學、古東方學、東亞學、東斯拉夫語文學、海洋學、教育學、哲學、語音學、政治學、葡萄牙語、俄語、閃米特語言文學研究、漢學、斯堪的納維亞語言文學研究/北歐日耳曼語、社會發展史、社會學、西班牙語、東南亞學、南斯拉夫語文學、(西)藏學/緬甸語言文學研究、土耳其學、史前史、古代史、比較音樂學、民族學/人種學、民俗學、西斯拉夫語文學、食品化學、醫學、藥劑學、法學、牙醫等。
每學期費用約為156歐元
大學生宿舍租金為168歐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