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廣告效果累積的二因素說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廣告效果累積的二因素說概述

  廣告效果累積的二因素說,最早是由伯萊恩(Berlyn)於1970年提出來的,後來經過他自己和其他研究者如斯坦(Stang)、索耶(Sawyer)的補充和發展而不斷完善[1]。

  伯萊恩等人認為,在傳播過程中,有兩個相對立的因素決定著受眾對重覆刺激的態度。一個是積極的學習因素,另一個是消極的冗長乏味因素。在刺激重覆次數少的時候,積極的學習效應迅速增長,而冗長乏味因素的負效應增長緩慢。此時,受眾對刺激的態度表現出積極增長。但是,隨著重覆次數的不斷增多,積極的學習效應增長緩慢以至趨於穩定,而冗長乏味因素的負作用迅速增長。當重覆超過一定次數時,冗長乏味的負效應開始大於積極學習因素的正效應,並起決定作用。總之,在重覆次數的不斷增長過程中,先是積極學習效應迅速增長,而後則是消極的冗長乏味的負效應迅速增長。這兩個因素的效應是可以迭加的,其凈效應表現為倒U形曲線(見下圖)。

  广告效果累积的二因素说

  阿克塞羅德(Axelrod)對廣告效用(wearout)的研究的回顧也得出類似的結果,他認為,以觀眾的註意、廣告回憶、品牌意識廣告態度品牌態度轉移、優惠券回贖行為為效果指標,廣告效用曲線是一個上升、高原、下降的生命周期,廣告效用是暴露頻率和時間的函數[2]。

  在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學習效應時,伯萊恩強調認知的作用,認為在開始學習時,新異刺激的不確定性逐漸減少,消費者逐漸對新異刺激增加了瞭解。斯坦則強調需要滿足的作用,認為開始的刺激重覆為受眾提供了學習的機會。

  對於冗長乏味負效應的產生,索耶認為在多次重覆之後,受眾沒有新的學習內容,因而產生疲勞、厭倦,進而對刺激產生消極的態度。

參考文獻

  • [1]Alwitt L F & Mitchell A A,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Advertising effects: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LEA 1985
  • [2]Axelrod J N, Advertising wearou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80, 20(5): 13-1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Kane0135,Vulture,Cabbage,Dan,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廣告效果累積的二因素說"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