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成本投資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平均成本投資法是股票證券投資的策略之一。使購買股票的平均成本低於股票平均價格。如果定期作出定額投資,便可在股價偏低時購入更多的股份。相反,股價上升時,便會購入較少量。
假定一個股票投資者想每月固定投資於某種股票100元,根據下表情況:
每股平均成本為34.623元(總投資1200元÷所購股票總數額34.659),每股平均價格為36.167元(12個月的價格總和434元÷12=36.167元)。
可見,這種均衡的投資,由於低價時買入的股數多,而高價時買入的股數少,所以在買入的總股數中,低價股占的比例大於高價股。
因此,每股的平均成本偏低,這樣投資者就能用固定的總投資買到較多的股票。
優點
定期買入定額的基金或證券,當價格較低時,客戶用同一金額可以購買較多基金單位或股數,而當下次價格較高時,客戶用同一定額的投資,則購入較少單位的證券。在長線投資上,該投資者的投資組合賬戶內,單位平均成本是較一般投資方法為低。且多次分開買進,可以分散單次買入點過高的風險。平均成本法尤其在先跌後漲的市場中能得到比直接投入更好的報酬。
缺點
長線而言,當基金或證券不斷折價,雖然投資人所得的單位平均成本是較低,但是一隻差勁的證券,還定期買入,結果總投資只有虧本了。此外,如果在一個先漲後跌的走勢中就會因投入成本較高而有比直接投入較差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