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差異教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差異教學

  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發展的教學。差異教學關註個體間的差異,強調在班集體教學中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差異教學關註個體內的差異,強調揚長補短,開發學生潛能。差異是主體的本質特征,差異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以生為本,強調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的區別在於:個別化教學從學生個性出發,制定並實施個別化教學計劃,促進學生髮展;差異教學強調在集體教學中,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強調在集體活動中發展良好的個性,強調個性發展與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教師要樹立差異教學的理念,尊重差異,理解差異,將學生差異當作資源開發利用。[1]

差異教學的特征[2]

  差異教學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差異教學以測查與評估為施教前提。測查是指通過測量和調查分析,全面瞭解學生在心理上的量的差異和質的差異,發現學生的優勢和不足。差異測查可以預測學生不同的教育潛力、職業潛力、社交潛力.從而為他們制定特定的教育訓練計劃,促進他們的發展。評估是對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學習情況進行考核與評價,它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評估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目標,註重對學生的全面考察,瞭解個體的不同學習需要,提供更多教育信息。

  第二,差異教學以建構系統的、多樣化的教學策略為施教的途徑。差異教學認為,有效照顧學生的差異,要從教學的整體上來構建教學策略體系,應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估等方面全方位地適應學生的差異性需要。比如:教學目標應具有差異性,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且無論對於哪一層次學生,為他們設立的目標都應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內;教學內容應具有可選擇性,適合不同學習興趣、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需要;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等。

  第三,差異教學以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提高教學效率為目標。差異教學不是簡單的對學習內容的增減,它不僅要使教學適應學生的差異,而且要為不同智能結構的學生提供多元發展機會,通過多種策略使每個人的潛能都充分發揮出來,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到不同學生的需要,爭取在現有條件下,提高教學效率,達到開發每個人潛能的目的。

  第四,差異教學以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和多方合作為依托。學生的差異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尊重學生的差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需要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教學環境是教學活動所必需的各種客觀條件和力量的綜合,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取得高效率的前提條件。同時,合作也是差異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支持。在差異教學中強調的合作既包括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包括師生之間、學校與一家長之間、學校與社區之間的合作。

  第五,差異教學著眼於學生的群體,將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和班集體學習結合起來,在班集體活動中發展學生個性潛能。班集體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自尊、自重情感的產生,有利於實現教育教學的社會化功能,有利於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在交往過程中和在其他同學的經驗中逐步認識自己。因此,差異教學追求的是共性與個性的和諧統一。

差異教學的理論依據

  1.社會學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是差異教育實驗的理論基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規格、多類型、多層次的,因此,促進不同個體的特長和才能充分發展,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一致。

  2.理學依據。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智力應該是多元的,人類至少有九種類型的智力(第九種是存在智力)。每個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九種基礎智力.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台,表現出個體問的智力差異。因而.教育的起點不在於學生原先有多聰明,而在於通過教育怎樣使他們變得聰明.在哪些方面變得聰明即“通過個別化教育培養多樣性。

  3.教育學依據。固材旅教是我國教育的優良傳統。但是從班級授課制以來.直受到限制。當前國內外的分層次教學”、“小組合作教學”、“小班化教學等研究,都為解決固材施教的個體性與班級授課制的集體性之問的矛盾作出了積極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華京生.差異教學的實施與管理(J).中國特殊教育.2011,5
  2. 王輝,華國棟.論差異教學的價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1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刘维燎,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差異教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