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小吃(Snack)
目錄 |
什麼是小吃[1]
小吃是指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的總稱,可以作為宴席間的點綴,或者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在現代筵席中和點心沒有具體的劃分,傳統筵席中小吃是不能夠上桌。
小吃是中國飲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併成為中國飲食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小吃的由來,源遠流長。早在南北朝的梁朝,即在1500年前,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中已存在常饌和小食之分了。清人袁枚在《隨園食單》的“點心單”一項中說:“梁昭明太子以點心為小食,(唐)鄭嫂勸叔且點心,由來舊矣。作點心單。”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一書的“點心”項中亦雲:“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從上可見古代的點心和小食的同義詞。即便在今天,一般人也認為點心即是小吃,僅管點心和小吃還有細微的差別。小吃有其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到了唐代特別是唐的後期,粉食已十分普及,點心也流行起來。長安城中經營餅的店鋪鱗次櫛比,店中出售炸面圈一樣的油炸環餅和油餅,生意極為興隆。
到了宋代,在吳氏的《中饋錄》中出現了“甜食”一詞,指甜點心。元代在無名氏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出現“從食”一詞,指餅類小食。同時該書卷十二庚的“飲食類”中詳細記述了濕麵食品14種、乾麵食品12種、從食品12種、煎酥乳酪品5種、造諸粉品(粉制食品)3種。由此可見,吃點心的習慣在當時已十分普及。到了明清兩代,烹飪技術有了很大發展,這時的點心製作已更加完善。在清人顧仲的《養小錄》中記載:“餌之屬”(粉食類)16種,“果之屬”(果實類)24種,粥之屬(粥類)24種,“粉之屬”(用粉加工的食品)2種。李石亭的《醒園錄》中記述了清代特有的點心。其中的“蒸西洋糕法”和“蒸雞蛋糕法”,是採用西方的蛋糕製作技術。該書中的用“滿洲餑餑法”製作的點心,也代表了清代特有的點心。在汪日楨的《湖雅》中列舉了約20種點心。
經過若幹年的發展,特色小吃成為美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地的特色小吃也走出了地方特色。然而小吃發展到後期,已經有了另外一種涵意。雖然一樣是講究採用當地新鮮的食材,但是製作方法繁複、做工講究,比講究填飽肚子的主餐更為繁瑣,是已經是一種在各地的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的層次。
小吃的特點[2]
中國小吃技術精湛,種類繁多,使用原材料廣泛,還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時令性等一些突出的特點。許多小吃品種與風俗習慣、民間傳說、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
小吃代表著人類文化生活的精緻化。隨著經濟發展,人類生活水平提高,吃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再加上工作緊張,人們開始厭棄正餐青睞小吃。因為小吃不必講究禮儀,隨時方便地解決饑餓問題。但由於小吃的營養不全面,得來方便,可以隨時取用,很容易造成食用過量,所以小吃可能也是造成現在肥胖比較普及的一種原因。
在國內,小吃通常不做為家庭的正餐,人們會到小吃店或小吃攤位上購買。然而在臺灣、新加坡等地,小吃經常做為正餐的替代品。因此某些人選擇以經營小吃攤位做為行業,某些做得特別出名、符合大眾喜愛口味的小吃店或攤販上食客排隊如長龍,日進斗金,例如臺北有名計程車林夜市、華西街夜市等觀光夜市、北京的東華門夜市,小吃經濟頗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