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小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小吃(Snack)

目录

什么是小吃[1]

  小吃是指一类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可以作为宴席间的点缀,或者早点、夜宵的主要食品。在现代筵席中和点心没有具体的划分,传统筵席中小吃是不能够上桌。

小吃的起源

  小吃是中国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成为中国饮食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吃的由来,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的梁朝,即在1500年前,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已存在常馔和小食之分了。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的“点心单”一项中说:“梁昭明太子以点心为小食,(唐)郑嫂劝叔且点心,由来旧矣。作点心单。”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一书的“点心”项中亦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从上可见古代的点心和小食的同义词。即便在今天,一般人也认为点心即是小吃,仅管点心和小吃还有细微的差别。小吃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到了唐代特别是唐的后期,粉食已十分普及,点心也流行起来。长安城中经营饼的店铺鳞次栉比,店中出售炸面圈一样的油炸环饼和油饼,生意极为兴隆。

  到了宋代,在吴氏的《中馈录》中出现了“甜食”一词,指甜点心。元代在无名氏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出现“从食”一词,指饼类小食。同时该书卷十二庚的“饮食类”中详细记述了湿面食品14种、干面食品12种、从食品12种、煎酥乳酪品5种、造诸粉品(粉制食品)3种。由此可见,吃点心的习惯在当时已十分普及。到了明清两代,烹饪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这时的点心制作已更加完善。在清人顾仲的《养小录》中记载:“饵之属”(粉食类)16种,“果之属”(果实类)24种,粥之属(粥类)24种,“粉之属”(用粉加工的食品)2种。李石亭的《醒园录》中记述了清代特有的点心。其中的“蒸西洋糕法”和“蒸鸡蛋糕法”,是采用西方的蛋糕制作技术。该书中的用“满洲饽饽法”制作的点心,也代表了清代特有的点心。在汪日桢的《湖雅》中列举了约20种点心。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特色小吃成为美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地的特色小吃也走出了地方特色。然而小吃发展到后期,已经有了另外一种涵意。虽然一样是讲究采用当地新鲜的食材,但是制作方法繁复、做工讲究,比讲究填饱肚子的主餐更为繁琐,是已经是一种在各地的饮食文化,绝非只是在三餐之间填饱肚子的层次。

小吃的特点[2]

  中国小吃技术精湛,种类繁多,使用原材料广泛,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时令性等一些突出的特点。许多小吃品种与风俗习惯、民间传说、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吃的文化

  小吃代表着人类文化生活的精致化。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吃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再加上工作紧张,人们开始厌弃正餐青睐小吃。因为小吃不必讲究礼仪,随时方便地解决饥饿问题。但由于小吃的营养不全面,得来方便,可以随时取用,很容易造成食用过量,所以小吃可能也是造成现在肥胖比较普及的一种原因。

  在国内,小吃通常不做为家庭的正餐,人们会到小吃店或小吃摊位上购买。然而在台湾、新加坡等地,小吃经常做为正餐的替代品。因此某些人选择以经营小吃摊位做为行业,某些做得特别出名、符合大众喜爱口味的小吃店或摊贩上食客排队如长龙,日进斗金,例如台北有名的士林夜市、华西街夜市等观光夜市、北京的东华门夜市,小吃经济颇具规模。

参考文献

  1. 李凯,冯勇主编.第八章 筵席组配 川菜厨师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3.
  2. 张浩主编.第十章 菜单、莱品烹饪与营养知识培训 新编饭店服务员入职培训与管理300问.蓝天出版社,2005年09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小吃"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