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增長極限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增長極限論概述

  增長極限論:是否定經濟增長的可能性的一種觀點。

  增長極限論由美國經濟學家麥多斯1972年在《增長的極限》一書中提出。

  他認,影響經濟增長有五個因素:人口增長、糧食供應、資本投資、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這五個因素的共同特點是其增長都表現為指數增長:即按照一定的百分比遞增。如用P代表某增長因素基期的數量,R為該時期的增長率,A為第n年的數量,則指數增長的計算方法為:

  A=P(1+R)

  這種增長的特點是起初不引人註意,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卻會變得非常驚人。麥多斯運用電子電腦計算了影響經濟增長的上述五種因素的倍增時間;然後又把這五個因素綜合起來考察,通過五個相互影響的反饋迴路,經電子電腦處理,建立起他的世界模式,並由此提出經濟增長極限理論。最基本的觀點是:1970年以後,人口和工業仍維持著指數增長,但迅速減少的資源將成為約束條件使工業化不得不放慢速度。工業化達到最高點後,由於自然順延,人口和環境污染還會繼續增長。但由於食物和醫葯缺乏引起死亡率上升,最後人口停止增長,致使人類在2100年之前崩潰。

  麥多斯提出的避免人類崩潰的主要措施是:

  (1)在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間增加一個環路,使每年的出生嬰兒數等於該年的預計死亡數,從而保持人口不變;

  (2)在投資和折舊之間增加一個環路,使投資率等於折舊率,從而使工業資本保持不變。從而保持對立力量的平衡,達到“全球均衡狀態”。

  麥多斯還指出,為了保持持續的均衡狀態,還需要有控制增長的技術政策

  (1)每一單位工業品的物資消耗量降到1970年價值的1/4以避免不能再生的資源的短缺。

  (2)經濟重點應從生產物質商品轉移到增加學校、醫院等服務設施上;

  (3)污染降低到1970年數值的1/4;

  (4)為了提高按人口平均的食物量,要將資本投放在糧食生產上;

  (5)農業資本應優先使用於增加土地肥力和水土保持

  (6)由於工業資本用於服務設施、糧食生產、資源回收和污染控制,工業資本存量將處於低水平上。為了抵消這種影響,工業資本的平均壽命就要增加,為此就要改善設計,以便使工業生產中的機器設備耐用、易修理和減少報廢。

  這項政策也能降低資源的消耗和污染。西方國家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麥多斯的增長極限論是錯誤的,有人認為他是帶著電子電腦馬爾薩斯,他們認為,麥多斯對基本經濟關係與參數的估算是錯誤的,經濟增長中出現的糧食、污染以及資源等問題是可以通過發展經濟的辦法得到解決的,相反,如果實行零經濟增長,使技術停滯,人類只能自取滅亡。但是,也應該看到,麥多斯提出的人口增長、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等問題是很重要的,他從量的角度分析資源、環境、人口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也是很有意義的。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增長極限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