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國有資本人格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國有資本人格化

  國有資本人格化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格的培養和形成過程。

國有資本人格化的內涵

  以往傳統的經濟理論有一種誤解,往往認為人格化是個人主義的東西,甚至說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其實,馬克思提出的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的命題,並不是必然與資本主義相聯繫的,而是作為一般的理論命題來使用的。馬克思在提出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的同時指出:“人們扮演的經濟角色不過是經濟關係的人格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捲,第103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已經認識到了市場經濟的人格是與資本主義的人格相互一致的,資本主義的經濟人格在市場競爭中具有一定的自發性,適應市場、追求高額利潤是它的一種本能,不需要培養、不需要灌輸,甚至不需要學習。

  當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講的人格化並不與我們所講國有資本人格化完全相同,馬克思的人格化著重於經濟人格的表現方面,著重於經濟關係對人的關係的決定方面,著重於市場主體經濟主體社會關係的接受方面。國有資本人格化的特點在於他的主動性、自覺性。

  國有資本人格化的核心問題是集體經濟人的培養問題。集體經濟人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它與一般經濟人相比,具有明顯的特征。比如,集體經濟追求的利益最大化首先是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其次才是個人利益、本位利益。集體經濟人比一般經濟人具有更大的社會理性;集體經濟人比一般經濟人具有更大的建設性;等等。

國有資本人格化的重點

  國有資本人格化作為國有資本自覺學習經濟人的過程,自覺培養自己的經濟人格的過程,是一項十分複雜而又艱巨的社會工程。因此,對國有資本人格化我們必須全面、準確地理解。全面準確理解國有資本人格化,重點在於把握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解決兩種關係、完善五個機制、落實三大任務。

  (一)解決好兩種關係

  國有資本在自覺適應市場競爭、學習和鍛煉市場競爭本領的過程中,要註意解決好兩個關係。

  一是學習和繼承的關係。學習在當前主要是學習資本主義經濟人的競爭和管理方法、技術、技巧,學習現代市場經濟知識和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繼承主要是指繼承和堅持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繼承和堅持國有企業幾十年來積累下來的行之有效的經營管理經驗。歷史的發展是在多元的碰撞、融合中不斷前進的,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學習了不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法,從而大大提高了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科學化的水平,縮短了我國企業管理與發達國家現代化企業管理的差距。學習是前進的基礎,是發展的動力;學習是國有企業變為國有資本的主要門檻,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學習不是某個時期的特殊任務,而是一個歷史性的任務。

  二是培養和實踐的關係。培養是指教育、培訓、灌輸等理論學習工作。國有資本人格化因為要造就的是一個集體經濟人,所以它不是一個自發的形成過程,必須是一個自覺的培養過程。因而教育灌輸對他來說顯得十分重要。這裡,我們所講的教育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一是知識、技術的教育;二是理想、信念的教育。國有資本人格化的重點和難點不是知識、技術教育,而是理想和信念教育。市場經濟原則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只具有間接的一致性,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直接矛盾性。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在利益最大化原則的影響下,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我們必須清醒,必須認識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必須認識到集體經濟人的形成與否,關鍵在於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是否建立起來了。

  對國有資本進行教育和培訓,僅僅是國有資本人格形成的第一步。國有資本人格的參天大樹,只有通過市場實踐的澆灌才能迅速長成,只有經過市場實踐的洗禮才能茁壯成長。學習資本主義、形成集體經濟人的“經濟人”性格,必須依靠市場實踐。拋開市場實踐妄談人格化只能使國有資本人格化陷於海市蜃樓之中,使國有資本人格化的理論成為管看不管用的銀祥蠟槍頭。

  (二)完善五個管理機制

  國有資本人格的教育培訓和形成,不僅基於學習、教育和市場實踐,而且基於必要的管理機制和生長機制。國有資本人格的形成過程,必然也是市場機制和社會機制的完善過程。

  1.委托代理機制。委托代理關係現代企業制度中的重要關係,是關係企業效率發揮的重要因素。委托代理機制實質上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關係,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私有企業,是兩個社會階層之間的社會關係,委托人是所謂的資本所有者即資本家,代理人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即企業家或叫經理階層。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形成的企業自利機制和國有企業投資主體的多元結構,委托代理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於國有企業之中。從形式上看,國有企業的委托代理問題和私有企業的委托代理問題並無多少差異,都存在一個委托人如何監督管理代理人,代理人如何貫徹落實委托人意志和利益的問題。但是在實質上,兩種代理關係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從社會性質上看,資本主義的代理人問題源於經濟人的本性和生產資料私有制,是資產階級內部不同階層之間利益分配的問題,他們在階級和社會決策等其他重大問題上,利益和意志是一致的。社會主義的代理問題是工人階級內部利益一致基礎上的激勵問題、效率問題,雖然它關係著國有企業的效率和發展,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但是它不是不可以剋服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漸完善和集體經濟人的建立,國有企業的代理問題一定會得到圓滿解決。

  2.約束激勵機制。約束和激勵機制是任何經濟制度都必須加以解決的運行規則。市場經濟的一大優勢和強項就是建立了完善的風險約束機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通行的約束激勵機制可以概括為市場價格機制,即它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完善的市場和價格對經濟人的行為的約束激勵。無疑,市場經濟首先肯定的是市場和價格的約束激勵。但是,這種約束激勵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市場和價格的約束激勵具有效用有限性。二是市場和價格的約束激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機會主義傾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引入市場和價格約束激勵機制時,一定程度和範圍內剋服了資本主義約束激勵機制的缺陷。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是純粹的經濟人,而是一個集體經濟人。它在對利潤目標、利益目標等響應的同時,也重視社會目標、精神目標、道德目標,並把這些非利益目標作為有效約束激勵方式之一。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註重使用物質手段約束激勵時,更註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培養和教育,更註重從動機上進行約束和激勵。

  3.教育培訓機制。教育培訓機制是任何經濟形態對它所具有的經濟人格的訓練過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一種新型人格,即集體經濟人,它不僅應該有高超的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和本領,而且應該具有牢固的社會主義信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水平。因此,集體經濟人的教育培訓必須重視思想、道德的內容,必須把理想、信念作為教育和培訓的主要方面之一。

  4.選拔任用機制。不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或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都存在一個市場主體和市場行為人的選拔任用問題。但是,在具體的選拔任用過程中兩種市場體制具有很大的區別。一是選拔的標準不同。資本主義執行的是經濟人的標準,看重的是技術層次上的能力;社會主義執行的是集體經濟人的標準,不僅看重技術能力、才學知識,同時看重道德、思想、信念等非技術因素。二是選拔任用的範圍不同。資本主義選拔任用的範圍定格在勞動力市場上,選拔的無非是兩種人,企業經營管理者即企業家和工人。國有企業除了企業經營管理者和職工的選拔外,還必須解決國有資本代理人的問題,即國有資本家的問題、誰可以代理行使國有資本收益權的問題。三是選拔任用的方式不同。資本主義採用的是市場選擇的方式,用勞動力市場解決企業的員工問題。社會主義重視勞動力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配置的有效作用,同時還重視其他手段在企業員工選拔任用中的應用。

  5.監督管理機制。監督和管理是任何經濟形態保證市場主體依法行事的必要手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也要充分重視監督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健全。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前還處在初建階段,因此我們要善於學習借鑒資本主義現有的、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方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但要重點認識監督管理二重性的問題。也就是說,監督管理作為技術層次的問題,具有自然屬性,具有不同社會制度的通用性;作為社會制度層次的問題,它具有社會屬性,具有不同社會制度的對抗性、矛盾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具有本質區別的市場經濟體制,國有企業作為與私有企業有著本質區別的經濟單位,其對監督和管理基本原則的要求也就會與資本主義的要求存在一些本質的差異。比如,國有企業的工人群眾是企業的主人翁、國有企業更重視生產的社會效益等性質,要求國有企業的管理不能原樣不動地照抄照搬資本主義企業管理的泰羅制,必須更加重視人本管理和民主管理,重視職工經營管理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三)完成三大任務

  國有資本人格化是一個具有集體精神內涵的概念,其形成過程是一個集體實踐的過程。國有資本人格化作為集體經濟人的形成過程,最終要落實到國有企業的主人——工人階級身上。國有企業中的工人階級,可以粗略地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國有資本的所有者代表、國有資本的經營管理者、國有企業的職工。因此,國有資本人格化要實現三大任務,即培養出社會主義的“資本家”、社會主義的企業家和社會主義的企業職工。

  培養社會主義的“資本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任務。在一定意義上說,資本主義不存在培養資本家的問題,資本家作為資產階級的人格是天生的、是本能的,不學而知,不教而能。與資本主義情況相反,社會主義不能也不會自發地產生“資本家”,必須有意識地進行培養、教育、鍛煉,也就是說進行國有資本人格化過程。因為,其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格是集體經濟人,它既不是計劃經濟下的集體主義人格,也不完全是市場經濟下的經濟人的人格,而是兩種人格的複合,必須經過教育、培養過程。其二,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既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又具有一定的矛盾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有一個較為複雜的磨合過程,這就需要一個高於經濟人的自覺人格來支配這種經濟,從事市場活動。這種人格可以肯定不會自發產生於市場經濟本身。社會主義的“資本家”只是我們對國有資本運營者代表的一種稱呼,嚴格地說,社會主義國有資本不存在“資本家”,國有企業是屬於全體人民的,任何個人和團體都無權據為己有。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一個對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負責的階層,國有企業的發展也需要一個真正負責和到位的出資人,所以,社會主義“資本家”的命題也就必須提出來了。

  社會主義企業家隊伍建設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問題,也是國有資本人格化的重要內容。企業家隊伍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是完全市場化和職業化的,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有企業的企業家隊伍的職業化是必然的,市場化卻是危險的。資本主義在市場經濟長期發展中,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企業家理論。我們有許多可以學習和借鑒的東西。但是,國有資本人格化過程,一定要切忌照搬照抄西方的企業家理論,要認識到西方企業家理論和社會主義企業家理論有一些根本原則的區別。它的產生機制、教育機制、學習飢制和管理機制等都與我們有著本質的區別,尤其是兩種市場經濟制度中的企業家性質有著本質的區別,這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國有資本的經營管理者即我們的企業家是一個集體經濟人,他不否認個人利益,但他把個人利益放到了第二位,把集體利益、社會利益放到了第一位。

  國有企業的職工群眾是我國工人階級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階級基礎,是搞好國有企業的中堅力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人階級的企業主人翁地位雖然受到了一定的挑戰,但是,工人階級作為最先進的階級、最無私的階級,始終是理解和支持改革開放政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並且,廣大工人階級最終必然能夠成為市場經濟的駕馭者,而不是相反,淪為或成為像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階級那樣的市場經濟的奴隸或者私有資本的雇用者。當然,目前條件下,工人階級由於種種原因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甚至某些權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害。我們相信,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臻完善,隨著工人階級適應市場競爭程度的提高,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和資格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鞏固、進一步的發展。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核心問題之一,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從階級分析的角度講,國有企業中的工人階級基本上可以劃分為這三個層次。我們要依靠工人階級搞好國有企業,就必須把這三個層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都調動起來,使之團結一致、齊心協力、迎難而上。做到了這一點,國有企業一定可以搞得好。

參考文獻

  • 季榮臣.國有資本人格化與社會主義國企改革(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有資本人格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