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水灌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鹹水灌溉[1]
鹹水灌溉是指以礦化度為2~5g/L的水為水源的灌溉。
鹹水灌溉的應用基礎[2]
國內外利用鹹水進行農田灌溉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所謂鹹水 即礦化度大於2 0g/L的水 按照礦化度大小可分為微鹹水(2 0~3 Og/L)、半鹹水(3 0~5 Og/L)、鹹水(5 0~10 Og/L).鹽水(10 0~50 Og/L)和鹵水(大於50 Og/L)。
在地下水位較深的地區 採取增施有機肥.合理密植、減少土壤蒸發量等農業措施,可長期利用微鹹水灌溉一般作物。尤其是在春早期間 可大量利用 試驗證明土壤經過雨季淋洗,不會積鹽。在乾旱少雨地區 可數年後沖洗1次。在地下水位較深、有排水條件、透水性強的壤土地 半鹹水可直接灌溉棉花.苜蓿、麥類等一般耐鹽作物,也可灌溉水稻。應在作物生長期適時灌水壓鹽,每年沖洗1次。
在地下水位深、排水良好.脫鹽容易的砂質地,可採用咸、淡水混合或交替灌溉的方法,灌溉耐鹽較強的作物和牧草 並增大灌水定額和灌水次數。如能實行草田輪作或引洪壓鹽等農業措施,效果會更好。鹽水和鹵水,一般不適用於直接灌溉農田。
鹹水灌溉的註意事項[3]
鹹水罐溉後,土壤鹽分處於逐年積累狀態時,應停止鹹水灌溉,必要時用淡水洗鹽。鹹水灌溉前要進行化驗,瞭解其含鹽量,以便安排灌溉時間和灌水量。沙土採用礦化度高的鹹水,重黏土採用微鹹水灌溉。
推廣鹹水灌溉的措施[2]
開發利用鹹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匱乏的矛盾 但開發不當.利用不妥、管理不善時,常常會帶來土壤退化.水源污染等問題,並可能影響農業環境和生態系統。因此,推廣鹹水灌溉必須採取相應的配套措施。
1.合理評價鹹水資源
世界各地能夠用於灌溉的鹹水鹽度範圍存在著明顯差異,鹹水是否適宜於灌溉,不僅取決於鹹水中鹽分的含量,還與自然和生產條件相關。在實際開發利用鹹水灌溉時,要結合當地的土壤、氣候.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系統評價鹹水灌溉水質,因地、因水而宜,建立適合當地條件的鹹水灌溉標準。
2.研究土壤鹽分調控方法
從目前的研究和應用現狀來看 在鹹水灌溉中應重視土壤鹽分的調控和平衡規律,加強灌溉制度和灌溉方法的研究 提出具有地區特點的土壤鹽分調控方法 防止土壤次生鹽漬化 要重視耐鹽作物的培育工作 加強耐鹽植物種植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3.大力發展滴灌和膜下滴灌技術
膜下滴灌技術是一種可增高地溫 高效節水並防治土壤次生鹽鹼化的灌溉方式,是適合鹹水灌溉的好方法。滴灌有淋洗作用,鹽分向濕潤鋒附近積累,在滴頭下麵的土壤含鹽量比較小 有利於作物生長。同時土壤水分含量分佈與鹽分分佈正好相反 有利於根系的生長髮育。膜下滴灌 不僅可以減少棵問蒸發 抑制地下水鹽分的上移,還可以為作物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水鹽環境。
4.註重土壤普查和改良
土壤的肥力、質地和理化性狀對鹹水灌溉的效果有很大影響 並不是所有土壤都適於鹹水灌溉。在擬發展鹹水灌溉的地區應註重土壤普查工作 以對不同類型的土壤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另外 在鹹水灌溉區應加強土壤改良工作。通過增施鈣離子,改善土壤結構性能 增加土壤滲透性和通氣性 通過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通過種植油葵、苜蓿、油菜等耐鹽性作物或進行輪作的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種植水稻也是改良鹽鹼的一項重要措施。
鹹水灌溉的展望[4]
鹹水灌溉對土壤的結構和人滲能力有影響,小定額、小流量易於積鹽,大定額、高頻率灌水易於洗鹽;鹽分離子在土壤中的分佈與離子電荷有關,不宜於使用大於6g/L的鹹水進行大田灌溉,各種植物及植物的各組織對於鹽分的適應能力不同,鹹水灌溉要綜合考慮。
綜上所述,到目前為止,對於鹹水或者微鹹水灌溉利用所進行的研究已相當多,許多的研究成果對於實際的生產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目前的研究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理論方面的研究,區域性和針對性太強,在廣泛適用性方面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2)土壤的研究多數只考慮1到2個因素,如水和鹽,水和溫度,多因素綜合分析的研究很少;作物研究多側重於增產,而對於植被保護與生態恢復重建的研究較少;
(3)針對作物巨集觀上的研究多,微觀生理結構變化上的研究較少。今後應該側重於更微觀、更基礎、更通用的,作物增產與生態保護並舉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