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個人信息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口头信息源)

目錄

什麼是個人信息源[1]

  個人信息源指由人的口頭交流傳播的信息,可通過談話、討論、演講、集會等人際交談方式進行傳播使之得到利用。口頭信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這一極為豐富的信息源可以為一切人所享用,個人交流是收集口頭信息最古老也最常用的方法。

個人信息源的特點[2]

  (1)及時性。通過與個人直接接觸和交淡,獲取信息的速度最為迅捷,而且可以及時得到信息反饋

  (2)新穎性。人們交談的信息內容多為對方不知道或不清楚的事物,其內容往往具有較強的新穎性。有時甚至可得到一些不宜公開的內部信息

  (3)強化感知性。面對面地獲取信息,除接收到語言信息外,還可根據信息發出者的聲調、語氣、體語以及環境氣氛等感受其“言外之意”,進行推理和判斷,加深理解。

  (4)主觀隨意性。人們在口頭信息交流過程中往往按照自己的好惡對信息進行加工取捨,或根據個人意志對客觀事物進行曲解和割裂。這種主觀隨意評價易導致信息失真

  (5)瞬時性。口頭信息生存時間短,更新速度快,因其極易流變,必須記錄轉化在其他信息載體上方可長期保存。

個人信息源的作用[3]

  個人信息源在社會信息交流系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65年,卡爾森對美國國防部工程師的3400人次信息查詢登記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有31%的信息是通過口頭交流獲得的。米哈依洛夫在文科學交流與情報學》中指出,在科學、技術、設計、生產4個領域中,經過人物信息交流所獲得的信息分別占所有獲得的信息的40%、64%、?9%和77%。所以,個人信息源是最重要的信息源,尤其是各行業的專家、生活閱歷豐富的人,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占有著大量的信息,而且又在不停地創造信息。利用個人信息源記錄人類的知識、經驗和史實是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個人信息源會因為人的自然死亡而消失,從而導致大量寶貴的信息資源流失。美國正是因為愛因斯坦、鮑利等著名科學家的相繼去世,才突然意識到不留下科學家的口頭信息,損失將是非常慘重的。所以個人信息源所包含的信息必須轉換到其他載體上才能夠長期保存,發揮其信息資源的潛在價值。從個人信息源獲得信息的方法主要有:對個人的演講、即興發表的評論和個人口述回憶,可以通過錄音的形式永遠地記載下來;科學討論會和學術交流會上專家的見解、觀點可以利用會議記錄保存下來;對於著名的科學家、某方面的專家、經驗豐富的人可以通過個人採訪的形式製作個人專訪錄音;等等。

個人信息源的形成過程[3]

  個人信息源的形成有4種過程:第一種是當外界的信息攝人大腦後,就會在腦中發生某種結構或化學的變化,產生認識和記憶,這種認識包括見解、觀點、思想,在其形成之初,往往缺乏完整性、系統性,甚至是有失正確性,不可能通過文獻的形式公諸於世。這些認識,有的猶如思想的火花,轉瞬即逝;有些會成為長期的記憶存儲在大腦中,無論如何,都可以通過口頭交流來瞭解、修正、確認。

  第二種是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個人頻繁地從事某一活動或利用某種事物、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事物的認識也會加深,從而積累了大量的有關該活動、該事物或該技術的經驗,有些經驗可以通過正式文獻的形式得到推廣,但大部分只能夠保留在個人的頭腦中,或通過耳聞口授的方式一代一代流傳保存下來。比如在社會生活中經常會引用到的俗語、諺語、民歌等。德爾菲法就是利用專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豐富的經驗,研究事物的發展併進行預測的。

  第三種是在社會生活中,個人經歷了無數的風浪和挫折之後,閱歷非常豐富,看問題的眼光也比較獨特、敏銳,從而對事物能夠產生更深層次的見解,能夠發現事物更深層次的原因、內涵,但是這些都無法用文字表述出來。這也就是人們往往非常重視老年人的意見和建議的原因。

  第四種是個人處在特定的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中,對其環境要比不在該環境中的人更瞭解,而且可以知道一些不對外公開的內部信息,因此相對於環境之外的人,環境中的人就成為信息源。這也是現代企業搜集競爭情報的過程中,把與競爭對手員工交談作為一種重要方法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王漢新主編.物流信息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 岳劍波編著.信息管理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3. 3.0 3.1 孫建軍主編.信息資源管理概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個人信息源"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