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卡諾莎覲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卡諾莎覲見(The Road to Canossa),又稱“卡諾莎之辱”、卡諾莎之行(the Walk to Canossa)

目錄

什麼是卡諾莎覲見

  卡諾莎覲見是西方世界中忍辱投降的代名詞。源於11世紀,德國皇帝亨利四世向教皇格裡高利七世負荊請罪,亨利四世雖然像廉頗一樣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但背後所隱藏的政治目的與“負荊請罪”的故事卻相距甚遠,因為這隻是他的一個策略——退讓的策略。

卡諾莎覲見的由來

  1075年,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七世趁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國內局勢未穩之際,命令亨利四世放棄任命境內各教會主教的權力,宣佈教皇的地位高於一切世俗政權,甚至可以罷免皇帝。對此,亨利四世以召集德意志主教會議,宣佈廢黜教皇相對抗。於是格裡高利七世發佈敕令,廢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解除臣民對他的效忠誓約。在種種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亨利四世再也無法顧及自己高貴的皇帝身份,演出了一場德國版的“負荊請罪”。

  1077年1月,年僅26歲的亨利四世帶著他的妻子和孩子站在滿地白雪的卡諾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據慣例,年輕的德皇赤足披氈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懇請教皇接見,並原諒他這個認了罪的人。而格裡高利七世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人的兒子,硬是讓高貴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盡了精神上的侮辱後才出來恩賜給這位懺悔者一個赦罪的吻。這就是史稱“卡諾莎覲見”。

  但其實,亨利四世艱苦跋涉、卑躬屈膝、備受煎熬,為的只是換取一個喘息的機會。恢復教籍、保住皇位的亨利四世回去之後,集中精力整治內部,將危及皇位的內部反抗勢力逐一消滅。待內亂平息後,亨利四世立即對身處義大利的教皇發起了進攻,以雪“卡諾莎覲見”之辱。1084年,亨利四世攻陷羅馬,以武力驅逐格雷戈利七世,另立教皇。格雷戈利七世在1085年死於逃亡途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位教皇吐出的最後一句話是:“我熱愛正義,仇視罪惡,所以我死於流亡之路。

  在外國文學作品中,常把“卡諾莎覲見”作為忍氣吞聲,屈膝投降的代名詞。

  從錶面上看,教皇格裡高利七世是這場鬥爭的勝利者,而真正的勝利者卻是亨利四世。這次覲見不僅使反對他的諸侯們失去了另立皇帝的藉口,也獲得了人民的廣泛同情。最終,亨利四世驅逐了教皇,教皇在孤獨中客死義大利,而亨利四世以一種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實用主義氣度笑到了最後。

卡諾莎覲見的啟示及影響

  示弱者未必弱,逞強者未必強。

  “諸位不用擔心:我們不會去卡諾莎了(Nach Canossa gehen wir nicht)——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1]

  1872年5月14日,德意志鐵血宰相俾斯麥在帝國議會的一次演講中講了這句後來經常被人引用的話,毫不客氣的抨擊羅馬教皇;當時這句話受到議員們的“熱烈歡呼”,七年後又被收入Georg Bümann的《流行語》,從而進入“德意志人民引語寶典”中,並且一直還保留其中。顯然,歷史上,100年2代德皇的屈辱,已經深深刻入德國人的記憶,卡諾莎至今還有某種象徵價值。

  1872年俾斯麥發言的巨大反響,原因在於當時的政治局勢,為了打擊分裂勢力,俾斯麥展開了一場反教權鬥爭來打擊天主教勢力。1871年6月19日,俾斯麥授意《十字架報》發文向天主教徒發難,再將矛頭直接對準了羅馬教皇。7月8日德國政府關閉了普魯士文化部的天主教事務處,11月開始俾斯麥命令將所有的教會學校都置於國家的監督之下。1872年德國開始驅逐耶穌會的神父,羅馬教廷對此提出了強烈抗議並和德國斷交。到1873年5月,德國通過反天主教法案,剝奪了教會的絕大部分權利。

  俾斯麥演講的直接原因,是1872年5月初教宗庇護九世拒絕提名德國的宮廷樞機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 Adolf von Hohenlohe-Schillingsfürst)為駐聖座的德國大使,作為巴伐利亞首相的兄弟,此人像很多其他德國主教一樣,被認為是教皇無謬誤論的反對者。不過,當時人以為,這個提名恰恰是為了迎合教廷,因此教廷的拒絕就被視為一種冒犯了。

  俾斯麥在5月14日的演講中說:“根據天主教會最近發表和公開宣佈的教義,我認為對一個世界大國來說,要達成某種諒解是不可能的,除非這個世界大國自跌身價,但這種做法對德意志帝國來說至少是不能接受的”。那句關於卡諾莎的宣言就是緊接著這番話而來的,俾斯麥的這句宣言,還與自由派對天主教會的立場暗通款曲:在自由派眼裡,秉持上述新教義的天主教會,已經是一個“意圖戰勝現代人”的機構,它要“掌握世界權力,但對現代文明和文化在國家、經濟和社會中取得的所有成就來說,它是徹底的反動”,這就迫使國家進行堅決的抵制。對俾斯麥而言,這無疑是一種策略手段,可以將政治對手天主教中央黨“逼向極端的右翼,而且可以宣佈它因其反動特征而危及國家,具有顛覆性”。

  俾斯麥發表上述演講時,帝國議會正在討論外交預算。民族自由黨領袖魯道夫·馮·本尼森(Rudolf von Bennigson)表達過這樣的想法:鑒於最近的事件,以及教宗對皇帝的侮辱,將來應考慮削減駐聖座的使館的費用。對此俾斯麥作出了答覆,他以自己的演講和極具象徵力量的表述附和了自由黨人:“因此‘我們不會去卡諾莎’這句名言大大超出了其最初的場合和具體的問題情境,轉而成為一種根本性的政治立場表述,一種近似與自由黨人長期結盟的承諾。”

  與其最初的情境相比,這句名言在公眾之中的反響甚至更為深遠。可能就在1872年,紀念鑄幣就被製作出來,在它的正面,俾斯麥被展現為皇帝的新帝國統治權的捍衛者,其背面則是日耳曼妮婭的形象,她手執劍和聖經,同揮舞著絕罰諭令的教皇戰鬥,並配有一行銘文“決不去卡諾莎!”(Nicht nach Canossa!)。

  1877年是亨利四世的卡諾莎之途800周年,為紀念這個日子,人們在從前由亨利四世興建的哈茨堡豎起了一座“卡諾莎柱”,今天這座紀念柱的一側仍有俾斯麥的畫像,另一側的板子上刻上了他1872年的那句話。1875年5月14日,俾斯麥批准建造這座紀念柱:“我認為,這個計劃再次表達了抵制來自羅馬的干涉的共同意志,時至今日,羅馬的權力仍然對德意志的生存構成威脅。”

參考文獻

  1. Etienne François und Hagen Schulze, Deutsche Erinnerungsorte, I, Verlag C. H. Beck, 2009, pp. 56-6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刘维燎,Llyn.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卡諾莎覲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4e8f724aea16e0f092668017d14cc61c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11月11日 20:21 發表

說是“負荊請罪”,倒不如說是“卧薪嘗膽”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