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诺莎觐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卡诺莎觐见(The Road to Canossa),又称“卡诺莎之辱”、卡诺莎之行(the Walk to Canossa)
目录 |
卡诺莎觐见是西方世界中忍辱投降的代名词。源于11世纪,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向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负荆请罪,亨利四世虽然像廉颇一样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但背后所隐藏的政治目的与“负荆请罪”的故事却相距甚远,因为这只是他的一个策略——退让的策略。
1075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趁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国内局势未稳之际,命令亨利四世放弃任命境内各教会主教的权力,宣布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甚至可以罢免皇帝。对此,亨利四世以召集德意志主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相对抗。于是格里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在种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亨利四世再也无法顾及自己高贵的皇帝身份,演出了一场德国版的“负荆请罪”。
1077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人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史称“卡诺莎觐见”。
但其实,亨利四世艰苦跋涉、卑躬屈膝、备受煎熬,为的只是换取一个喘息的机会。恢复教籍、保住皇位的亨利四世回去之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将危及皇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消灭。待内乱平息后,亨利四世立即对身处意大利的教皇发起了进攻,以雪“卡诺莎觐见”之辱。1084年,亨利四世攻陷罗马,以武力驱逐格雷戈利七世,另立教皇。格雷戈利七世在1085年死于逃亡途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教皇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热爱正义,仇视罪恶,所以我死于流亡之路。
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常把“卡诺莎觐见”作为忍气吞声,屈膝投降的代名词。
从表面上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这场斗争的胜利者,而真正的胜利者却是亨利四世。这次觐见不仅使反对他的诸侯们失去了另立皇帝的借口,也获得了人民的广泛同情。最终,亨利四世驱逐了教皇,教皇在孤独中客死意大利,而亨利四世以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实用主义气度笑到了最后。
示弱者未必弱,逞强者未必强。
“诸位不用担心:我们不会去卡诺莎了(Nach Canossa gehen wir nicht)——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1]
1872年5月14日,德意志铁血宰相俾斯麦在帝国议会的一次演讲中讲了这句后来经常被人引用的话,毫不客气的抨击罗马教皇;当时这句话受到议员们的“热烈欢呼”,七年后又被收入Georg Bümann的《流行语》,从而进入“德意志人民引语宝典”中,并且一直还保留其中。显然,历史上,100年2代德皇的屈辱,已经深深刻入德国人的记忆,卡诺莎至今还有某种象征价值。
1872年俾斯麦发言的巨大反响,原因在于当时的政治局势,为了打击分裂势力,俾斯麦展开了一场反教权斗争来打击天主教势力。1871年6月19日,俾斯麦授意《十字架报》发文向天主教徒发难,再将矛头直接对准了罗马教皇。7月8日德国政府关闭了普鲁士文化部的天主教事务处,11月开始俾斯麦命令将所有的教会学校都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1872年德国开始驱逐耶稣会的神父,罗马教廷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并和德国断交。到1873年5月,德国通过反天主教法案,剥夺了教会的绝大部分权利。
俾斯麦演讲的直接原因,是1872年5月初教宗庇护九世拒绝提名德国的宫廷枢机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 Adolf von Hohenlohe-Schillingsfürst)为驻圣座的德国大使,作为巴伐利亚首相的兄弟,此人像很多其他德国主教一样,被认为是教皇无谬误论的反对者。不过,当时人以为,这个提名恰恰是为了迎合教廷,因此教廷的拒绝就被视为一种冒犯了。
俾斯麦在5月14日的演讲中说:“根据天主教会最近发表和公开宣布的教义,我认为对一个世界大国来说,要达成某种谅解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世界大国自跌身价,但这种做法对德意志帝国来说至少是不能接受的”。那句关于卡诺莎的宣言就是紧接着这番话而来的,俾斯麦的这句宣言,还与自由派对天主教会的立场暗通款曲:在自由派眼里,秉持上述新教义的天主教会,已经是一个“意图战胜现代人”的机构,它要“掌握世界权力,但对现代文明和文化在国家、经济和社会中取得的所有成就来说,它是彻底的反动”,这就迫使国家进行坚决的抵制。对俾斯麦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策略手段,可以将政治对手天主教中央党“逼向极端的右翼,而且可以宣布它因其反动特征而危及国家,具有颠覆性”。
俾斯麦发表上述演讲时,帝国议会正在讨论外交预算。民族自由党领袖鲁道夫·冯·本尼森(Rudolf von Bennigson)表达过这样的想法:鉴于最近的事件,以及教宗对皇帝的侮辱,将来应考虑削减驻圣座的使馆的费用。对此俾斯麦作出了答复,他以自己的演讲和极具象征力量的表述附和了自由党人:“因此‘我们不会去卡诺莎’这句名言大大超出了其最初的场合和具体的问题情境,转而成为一种根本性的政治立场表述,一种近似与自由党人长期结盟的承诺。”
与其最初的情境相比,这句名言在公众之中的反响甚至更为深远。可能就在1872年,纪念铸币就被制作出来,在它的正面,俾斯麦被展现为皇帝的新帝国统治权的捍卫者,其背面则是日耳曼妮娅的形象,她手执剑和圣经,同挥舞着绝罚谕令的教皇战斗,并配有一行铭文“决不去卡诺莎!”(Nicht nach Canossa!)。
1877年是亨利四世的卡诺莎之途800周年,为纪念这个日子,人们在从前由亨利四世兴建的哈茨堡竖起了一座“卡诺莎柱”,今天这座纪念柱的一侧仍有俾斯麦的画像,另一侧的板子上刻上了他1872年的那句话。1875年5月14日,俾斯麦批准建造这座纪念柱:“我认为,这个计划再次表达了抵制来自罗马的干涉的共同意志,时至今日,罗马的权力仍然对德意志的生存构成威胁。”
- ↑ Etienne François und Hagen Schulze, Deutsche Erinnerungsorte, I, Verlag C. H. Beck, 2009, pp. 56-67.
说是“负荆请罪”,倒不如说是“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