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技術營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農資技術營銷是以技術為導向為客戶提高整套綜合防治方案,站在技術工作的角度就是技術推廣,站在經營者的角度就是產品技術營銷。前者的目的是實現技術推廣,而後者的目的是通過技術為導向銷售產品。
技術營銷是從其他行業特別是IT和機械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而來的,農資行業由於多年的封閉運行狀態,沒能和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並行,其最初的營銷也只局限於關係營銷,也就是隨著國家計劃經濟的程度不同。同其上游廠家和上級主管下級業務單位的關係性營銷,可以這樣說,當時都不能稱之為營銷,稱為銷售都感覺有些勉強,那時候產品單一,農藥地膜類農民都是搶,搶不到就找關係要,那時的業務人員真的可以不懂任何技術。
隨著農資行業的不斷放開,農藥行業隨著杜邦、先正達等一批國外品牌進入後,才開始有了競爭的概念。從2000年開始,農資行業經歷了一次次新的轉型。但十年過後可怕的競爭也出現了,企業發現自己不管怎麼轉型,依靠技術進步產出來的東西照樣會被一些小廠的簡單製造產出來的產品搶占了市場。突然間發現老百姓站在你眼前時,講農藥品質,也是一套一套的。有的農民朋友居然會跟營銷人員叫板,我的地里用上你的產品跟其他品牌的差不多,或者直接問你我的地呈鹼性用你們的產品對作物有害嗎?有好多農民提問就成了討論會。營銷人員懂技術的自然高興,不懂技術的自然就被拉下了馬,搞個不歡而散。這樣,技術營銷的概念也被農資行業提上議事日程了。
農民是本分的,如果聽信了所謂“專家”的忽悠,會被耽誤了一年的收成。對於農資行業來說,技術營銷是企業利用其研發能力,研製出既成本低,又適合作物種植的新型產品,然後通過技術人員的到田示範,農民會講解,讓農民朋友真正掌握農藥的品質所在,讓農民知道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環境下應如何配置農資產品。這其實是農資行業的責任,也是義務,而不是單純的銷售了。
技術營銷作為在農資產品競爭中的一個產物,其實才剛剛開始,好多專家也在行業里探討實踐的可行性,以及日後的發展趨勢,不管怎樣,社會在發展,企業也在跟著生產適合於作物的營養產品,農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技術帶來的增殖效應,知道種田也是一種充滿著技術的行業,特別是“十八大”以後,中央一號文件對三農的進一步支持,對種糧大戶的各項優惠,對家庭農場的全力支持,不懂技術,只能讓土地變得更不肥沃,產值上不去,會帶來效益的落後。所以,當前正是農資企業技術營銷的一個開始,兵家常講天時地利人和,農資企業技術營銷的覆蓋面將不僅僅是簡單地講講課,做做示範,而是企業產品的進一步升級,營銷也並不是簡單的銷售了,而是充滿著理論的實踐的全二為一的銷售,也不是簡單的一兩個人的銷售了,而是在售前、售中、售後統一體的全方位的營銷,是個行業性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企業發展、政策指引、渠道建設、人員素質提高的綜合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