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焦慮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入職焦慮症是指在初入職場或者跳槽、轉行、升職時,因面臨新的工作環境或接手新的工作任務所產生的焦慮情緒。專家建議應調節心態,正確認識,學會排解壓力,通過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進行職業規劃來緩解入職焦慮癥狀。
入職焦慮症,經常出現在跳槽、轉行,或者升職的時候,不僅是在職場上工作三五年的時候會有,即便工作了十年八年,也一樣會遇到類似的情況。這種情況被稱之為入職焦慮症。
主要表現為入職後為了需要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開始感到有很多的技術需要學習,許多的業務需要熟悉,很多的同事需要溝通、瞭解、建立關係,特別是一入職就被委以重任的時候,更加感覺難以承擔。對於這種情況,每個人的公司環境不同,承受力也不同,表現各異。
不少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會提供好很多機會讓新人融入公司,剛開始安排工作的時候也會提供一定時間的學習適應期,有些企業還有導師制,由導師來帶新人。儘管如此,仍然有些人會出現焦慮癥狀。
有研究表明(轉型理論),在職業發生轉換的前期會有半年左右的不穩定期,這一階段在剛開始的時候會表現為興奮和蜜月期,然後在3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失去自信,出現混亂,甚至是職場危機。到了半年以後就會有分流,有些人進入穩定上升和發展的階段,而有些人就會發展平平,甚至離開。
出現入職焦慮症,需要調節心態,分清問題,找到原因,整合資源,順應規律,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進行職業規劃,從而明確這一階段需要做些什麼,以助力職業平穩過渡。
1、正確認識這一階段
這是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很正常的階段,不管進入職場有多久,換了一個新的環境,就一定會有適應,這種適應也不是單方面的,有個人的適應,同時也要考慮組織的適應。像人體的排異反應一樣,對於新人,組織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認識和接受,在這段時間里,個人對於原來環境的自如與新環境的陌生之間產生對比,包括工作內容的調整,出現一定的焦慮是很正常,也是有益的。
2、將焦慮分類
焦慮並不可怕,焦慮只是自身對於能力欠缺的一種本能的反應,但是可怕的是,焦慮到崩潰。我們要嘗試將焦慮分類,把那些常常為之焦慮的事情或事件具體列出來,並且找出這些焦慮事件之間的關係,在這些焦慮事件中,有沒有哪一件事是最需要解決的杠桿性事件。如果一方面事情解決了,焦慮會減輕多少。如果有些事情短時間內無法解決,是否願意接受給自己一段時間慢慢解決。
3、管理可能的支持
焦慮是關於能力的,而每個人背後的支持系統可以使這些焦慮減輕。這些支持包括家人、上級、同事、朋友等。這個支持系統中每個人提供的支持各不相同,有工作上的、情感上的、生活上的,同樣需要把所有這些支持列舉出來,並且分類,找到尋找這些支持的方式和渠道,有些支持需要等待,有些支持需要主動要求。把這些支持與焦慮對照,就會發現,原來大部分的焦慮都會有一些支持可以對應。於是,方法就出現了。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重要的支持,對應最需要解決的焦慮,分步驟實施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