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金運用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信貸資金運用是信貸資金來源的對稱。指銀行把集中起來的信貸資金用於支持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活動,是銀行資產業務的集中表現,也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
西方國家的銀行資金運用,一般包括貸款、購買證券、現金庫存、黃金外匯儲備等。中國的銀行資金運用包括各項貸款、金銀庫存占款、外匯庫存占款,以及在國際金融機構的資產和財政借款。
中國在1979年經濟體制改革以前,銀行信貸資金運用渠道較少。信貸資金的絕大部分用於發放銀行貸款。貸款占資金運用總額的比重,1978年為98.6%。由於自1979年起財政開始向銀行借款,以及1980年中國同國際金融機構發生資金往來關係,在信貸資金運用中相應出現了"財政借款"和“在國際金融機構資產”兩個新項目。信貸資金的使用途徑較前拓寬,到1988年底,在整個信貸資金運用中,各項貸款為91.9%,金銀占款為0.1%,外匯占款為1.4%,在國際金融機構的資產為1.6%,財政借款為5%。
信貸資金運用的項目[1]
①貸款,銀行增加資金來源是為了增加資金運用;以便從中取得利差,增加利潤收入,而增加資金運用的主要途徑是增加貸款。銀行主要依靠存款資金髮放貸款,由於存款有隨時或到期被存款人提取的可能,因此貸款也必須規定期限,到期收回。銀行為了支付存款利息和其他費用開支,並取得必要的利潤,貸款又必須計收利息。貸款利息是銀行利潤的主要源泉。
②金銀占款,是銀行經營黃金、白銀買賣業務,形成的黃金、白銀庫存占款。
③外匯占款,是銀行買賣外匯形成的外匯庫存占用的資金。
④聯行匯差,是銀行機構相互委托或代理收付,進行聯行業務形成的相互資金占用。凡本行占用別行資金稱為應付匯差,別行占用本行資金稱為應收匯差。
⑤在國際金融機構的資產,是中國的銀行在同國際金融機構往來中形成的資產。例如按照規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會員國,要用外匯資金和一部分本國貨幣繳納基金份額。中國繳納的基金份額,就反映在這個項目之內。中國繳納的人民幣份額又由這些組織存入中國人民銀行,反映在中國人民銀行資金來源方的“對國際金融機構負債”項內。
⑥財政借款,是為支援財政彌補赤字,中央銀行對財政部門的借款和透支。透支是在銀行開立活期存款戶的顧客,同開戶行事先商定,可以在一定額度內超過存款餘額簽發支票支取款項的活動。財政透支就是財政部門為彌補赤字,從其在中央銀行存款帳戶上透支。財政向中央銀行借款和透支引起的貨幣發行,通常是沒有物資基礎的,數額超過一定限度就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銀行的信貸資金運用同信貸資金來源是平衡的,增加信貸資金來源是為了擴大信貸資金運用。只有合理增加信貸資金運用,銀行對國民經濟的支持和促進作用才能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
- ↑ 趙海寬,貨幣銀行概論〔M〕,經濟科學出版社,北京,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