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融互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產融互動、產融互動戰略(interaction strategy between financing and industry)
目錄 |
產融互動是王明夫2004年發表《資本經營論》時,總結國外管理理論和中國管理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產融互動的戰略思想。該理論指出產業發展具有增長周期,資本市場依賴於產業增長,也可以推動產業順利實現不同增長周期的接力,企業應該實現產業與資本市場的相生互動。[1]
簡單來說,是指上市公司的戰略發展過程,實質上是產業發展曲線與市值增長曲線二條曲線相生互動的過程。持續成功的企業,應該是產業發展和市值增長兩條曲線的不離不棄、形影相弔、相生互動、螺旋上升。
- (1)市值曲線受產業曲線影響
企業的市值受企業收入、利潤等基本面的影響,圍繞著基本面呈上下波動。經營不善的企業,市值往往會長期萎靡不振,淪為垃圾股;經營有方、利潤豐富、前景廣闊的企業,市值往往會隨著基本面不斷提升。但市值也會出現與基本面不一致的情況。
第一,部分不善於進行市值管理的企業,基本面良好,但是不受資本市場的歡迎,導致市值的低估,淪為“沙漠之花”。
第二,理論上市值的最大值不會超過產業發展空間,如果企業的產業發展空間是800億元,則企業不會成為千億市值的企業。但現實中,隨著企業業績的不斷上升,市值增長曲線往往變得陡峭,直至估值過度。
- (2)市值曲線對產業曲線意義
重大市值的抖升或高估,會給企業帶來諸多有利條件。
第一,市值高的企業,往往得到政府的器重和扶持,可以容易地獲取土地、牌照等關鍵資源,取得政府補貼,享受稅費減免等。
第二,市值高的企業,往往得到銀行等金融系統的青睞,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取大額貸款,從而取得較好的資金優勢。
第三,市值高的企業,往往對業內人才具有較好的吸引力。一方面,企業可以利用較高的市值,行使股權激勵,給人才更好的待遇;另一方面,市值往往可以轉化為品牌和規模,從而為人才提供更體面的職位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四,市值高的企業,往往對供應商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由於供應商對其償債能力等更有信心,因而往往更傾向於與其合作,並願意降低價格、延遲收款等。
第五,市值高的企業,更容易成為客戶認可的品牌。第六,市值高的企業,更容易併購其他企業。市值高的企業,往往可以依靠自身的資本優勢和融資能力,併購其他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總而言之,市值的抖升或高估,對企業佈局新一輪增長、實現成長周期接力意義重大。
- (3)產融互動示意
產融互動理論認為:沒有市值的制空,產業很難走出第一波增長;沒有產業的持續增長,市值制空也難以持續。
產融互動的指標體系[1]
市值管理的行動分為價值塑造、價值描述、價值傳播和價值實現四個部分。價值塑造是指通過選擇受資本市場認可的行業,整合資源、打造核心能力。價值描述是指通過路演等形式向資本市場和利益相關者闡述自己的價值;價值塑造完成後,價值描述就有了目標和方向,連會場設置等細節都可以用來描述企業價值。價值傳播包括投資者、分析師、媒體和監督者四類利益相關者的關係維護,並強調監督者對於中國上市企業的意義。價值實現包括選擇資本市場、融資、併購、股權激勵、股權質押、股權減持等實現市值意義的行動。
產業管理的行動分為研發技術、拓展市場、吸引人才。技術研發需要投入資金和相應人才;拓展市場需要銷售人才和開展相關活動;吸引人才需要提高相關的待遇和分紅。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市值管理 | 價值塑造 | 行業選擇 |
核心能力整合 | ||
價值描述 | 路演 | |
細節設置 | ||
價值傳播 | 投資者關係維護 | |
分析師關係維護 | ||
媒體關係維護 | ||
監督者關係維護 | ||
價值實現 | 資本市場選擇 | |
年均融資次數 | ||
年均併購次數 | ||
年均併購額度 | ||
年度人均股權激勵額度 | ||
股權質押次數 | ||
股權減持次數 | ||
產業管理 | 研發技術 | 研發投入金額 |
研發投入人數 | ||
拓展市場 | 銷售人才數量 | |
市場推廣活動 | ||
吸引人才 | 年均分紅次數 | |
年均分紅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