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事後檢驗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事後檢驗(Back Testing)

目錄

什麼是事後檢驗[1]

  事後檢驗是指將市場風險計量方法或模型的估算結果與實際發生的損益進行比較,以檢驗計量方法或模型的準確性、可靠性,並據此對計量方法或模型進行調整和改進的一種方法。

事後檢驗的原理[2]

  事後檢驗的目的,就是看實際觀測到的結果與所定義風險度量的置信水平是否一致,如模型中定義了99%置信度下的風險值,那麼,就要考察這個風險值是否真的覆蓋了真實損失的99%。

  事後檢驗一般採用一種移動視窗的方法進行計算。以1天的事後檢驗為例,先採用某種方法計算出給定頭寸該交易日的VaR值,接著計算出該頭寸在本交易日的實際損失額,進而判斷計算出來的VaR值是否覆蓋了實際損失額。然後,將VaR的計算視窗、待考察的交易日不斷後移,計算並記錄各交易日的超出情況。

事後檢驗的重要性[3]

  1.通過對比實現的交易結果和模型產生的風險衡量結果,事後檢驗評價新模型和重估現有模型的準確性。

  2.有助於分析改進風險管理技術的成本效益

  3.對公司層面總體收入的事後檢驗可以反映VaR估計的總體情況。

事後檢驗的方法[3]

  主要有兩種事後檢驗方法:根據實際交易損益進行事後檢驗、根據假設交易結果進行事後檢驗。

  (一)根據實際交易損益進行事後檢驗

  根據實際交易損益對VaR進行事後檢驗的方法有兩個:檢驗特定置信水平下的偏離、檢驗所有置信水平下的偏離。

  1.檢驗特定置信水平下的偏離。

  最直觀的事後檢驗方法是畫出日交易損益和預測VaR的散點圖,然後監測偏離置信範圍的數量。事後檢驗也可以用假設結果或者非行動交易損益(非行動交易損益假設保持今天的投資頭寸不變直到預測期限結束,到那個時點再對投資頭寸進行重新估值)。

  一般來說,事後檢驗應該使用90天或以上的歷史數據,而偏離數量應該在置信水平預測範圍之內:如果使用1天95%的VaR,則期望有5%的向下偏離。如果實際偏離出現明顯差異,就要分析錯誤來源。

  2.檢驗所有置信水平下的偏離。

  更好的事後檢驗是將實際收益分佈與預測收益分佈進行對比(即預測風險與實際風險的接近程度),檢驗所有置信水平下的偏離,對比預測誤差分佈與統一分佈而評估模型。

  (二)根據假設交易結果進行事後檢驗

  巴塞爾委員會鼓勵金融機構同時使用假設交易結果和實際交易結果進行事後檢驗。假設交易結果或者非行動交易損益對更長期限的VaR估計特別有用,例如因為頭寸每日變化很大,用非行動交易損益比用實際交易損益對lO天VaR進行事後檢驗更合理。

  對非行動交易損益的事後檢驗程式和對實際交易結果的事後檢驗一樣。

  如何看待事後檢驗結果的合理性?即使取樣於一個有95%絕對把握的完全已知分佈,如果取100個樣本,也有理由出現4或6、3或7個例外,所以事後檢驗有兩種可能錯誤:(1)拋棄由於機會而表現不好、理論上正確的模型;(2)接受由於機會而表現好的錯誤模型。

  有鑒於此,巴塞爾委員會建議將事後檢驗結果分為綠、黃、紅三個區域,綠色代表模型有效的高概率範圍,紅色代表模型有缺陷的高概率範圍,黃色是一個模糊區域而在採取行動前需要額外信息。

參考文獻

  1. 柳永明,李巨集.風險管理[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12
  2. 朱世武.金融計算與建模理論、演算法與SAS程式[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8
  3. 3.0 3.1 王蘇生,鄧運盛,王東.私募基金風險管理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Gaoshan2013,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事後檢驗"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