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外匯市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東京外匯市場(Tokyo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目錄[隱藏] |
東京外匯市場是一個無形市場,交易者通過現代化通訊設施聯網進行交易。東京外匯市場是由政府批准的外國銀行或外匯專業銀行、經紀商與客戶所組成。但能與外國銀行直接進行外匯交易的,僅限於經政府批准和與外國簽訂通匯合同的銀行。因此,東京外匯市場的交易規模與範圍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實際上,作為日本中央銀行的日本銀行,也是外匯市場的參與者。
日本過去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50 年代後,逐漸放鬆外匯管制。從70年代起,東京外匯市場有了很大發展,經營業務較為多樣化,涉及範圍也與以前大不相同。但還是不能像倫敦和紐約外匯市場那樣,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性的金融市場,只是一個地區性的外匯市場。這是由於日本是個出口貿易占國民經濟比重較大的國家,外匯波動對其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十分巨大,如果外匯發生供不應求的現象,則將導致外匯匯率上升,日元匯率下降,國內物價隨之上漲的危險。日本政府為防止匯率波動,不得不採取一定的干預市場的措施,這就是日本外匯市場上的平衡管理。
東京外匯市場進行交易的貨幣種類較為單一,外匯交易的90%以上都是以美元和日元成交。其他貨幣交易量所占的比重很小,且在交易時受到一定的限制。
日本是個典型的出口加工型國家,因此東京市場受進出口貿易集中收付的影響較大。也就是說該市場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還由於日本工商業界習慣在月末和企業結算期間進行結算,出口換匯時間比較集中。
80 年代以來,日本政府力圖使日元走向國際化,擺脫東京外匯市場地區性限制的羈絆,使之與日本在世界經濟中的實力地位相適應,於是在1980年修改了戰後初期制定的《外貿和外匯管理法》,改變過去只有經過政府批准的外匯銀行和經紀商才能經營外匯業務的規定,使所有銀行都可在國內經營外匯業務。因此外匯市場有了較快發展,與紐約外匯交易市場規模的差距越來越小。
東京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可分為三種:
即期外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交易
外匯銀行之間的交易
本國外匯銀行與外國銀行之間的交易;
東京外匯市場上,銀行同業間的外匯交易可以通過外匯經紀人進行,也可以直接進行。日本國內的企業、個人進行外匯交易必須通過外匯指定銀行進行。匯率有兩種,
一是掛牌匯率,包括了利率風險、手續費等的匯率。每個營業日上午10點左右,各家銀行以銀行間市場的實際匯率為基準各自掛牌,原則上同一營業日中不更改掛牌匯率。
二是市場連動匯率,以銀行間市場的實際匯率為基準標價。
東京外匯市場的參加者有五類:
一是外匯專業銀行,即東京銀行;
二是外匯指定銀行,指可以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共340多家,其中日本國內銀行243家,外國銀行99家;
三是外匯經紀人8家;
四是日本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