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面紗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貨幣面紗論早期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來是讓·巴蒂斯特·薩伊(Say Jean Baptiste)、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古斯塔夫·卡塞爾(Gustav cassel)、斯密、李嘉圖、魁奈等人倡導。[1]
認為“商品-貨幣-商品”的實質是商品交換,貨幣本身沒有價值,只是一種便利交換的媒介,因此他們把貨幣的職能歸結為流通手段,認為貨幣經濟只不過是覆蓋在實物經濟上的一層薄薄的“面紗”,對實物經濟不發生實質性影響。
當人們看不透這層面紗,認為貨幣本身也有價值時,就會產生貨幣幻覺。貨幣只是隨著實物經濟的變化而變化,本身不是經濟變化的動力,考察經濟力量的活動必須揭掉遮蓋在實物經濟上的面紗——貨幣。
古典經濟學家和新古典經濟學家都認為貨幣對經濟無實質作用,即認為貨幣對實際產出水平不產生影響。“貨幣面紗論”認為,貨幣對於實際經濟過程來說,就像罩在人臉上的面紗,它的變動除了對價格產生影響外,並不會引起諸如儲蓄、投資、經濟增長等實際經濟部門的變動。如果說,在一定條件下,貨幣供給在短期內還具有增加實際產出的效應,從長時期考察,也只能增加名義產出量,而不能提高實際產出水平。
- ↑ 貨幣銀行學.第一章,商品與貨幣.第五節 有關貨幣本質、職能.四川農業大學網路教育學院
貨幣面紗論的最早倡造者是古希臘的兩位思想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而讓·巴蒂斯特·薩伊(Say Jean Baptiste)、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古斯塔夫·卡塞爾(Gustav cassel)等人雖然都是貨幣面紗論的倡導者,但並非最早,他們將貨幣的職能歸結為流通手段,而對經濟不發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