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沃爾瑪效應(Wal-Mart Effect)
目錄 |
沃爾瑪(Wal-Mart)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它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深刻的,很多經濟學家相信,它對全球的經濟同樣會帶來深刻影響。沃爾瑪效應實際上是統指沃爾瑪連鎖零售網路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
1、零售效率上升,帶動供應商勞動生產力上升,帶動同行業競爭對手採取提高效率的措施;
沃爾瑪在生產率方面的優勢,有一半來自管理創新。例如,經過跨崗培訓的員工,可以同時勝任多個部門的工作:改進對收銀員的培訓以及利用率的監督,能使收款處的效率提高10%-20%。
2、零售業向沃爾瑪學習,更多地依賴信息技術提高配送和流通效率;
沃爾瑪的秘訣是,將IT投資(庫存系統,條形碼,EDI,無線掃描槍的投資)集中在直接強化其“廉價”這個核心價值定位的應用系統上,這些投資,使沃爾瑪的庫存大幅減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資產效率和生產勞動率。該公司後來進行的IT投資,如收集銷售數據使供應商實時瞭解庫存和物流信息的Retail Link計劃,其目的主要是利用微型推銷術增加銷售、降低缺貨發生率,但沃爾瑪還希望進一步降低庫存。
3、零售效率的提高,導致商品零售價格普遍下降(但在中國,沃爾瑪的價格沒有形成規模優勢,我們的批發市場中,商品價格要比沃爾瑪低)
1、中小型零售店的災難
據估計,一個1萬平米的大店可以取代300個小店。在大型外資零售店紛紛開業的背後,是一個個路邊小店的結業。這樣的後果:原先的小店主失業或變成雇員,商業態勢越來越集中,越來越單一。根據效率原則,原先從事商業的這些勞動力不可能全部被新開張的大超市吸收,要麼成為雇員,收入或許會下降,或者失業。
2、零售業壟斷
法國媒體有一種說法,“誰控制了法國的商業流通業,誰就控制了法國的經濟,誰就擁有了法國。”對中國也一樣。外資零售商對中國本土商業的衝擊是最直接的。外資零售商提早進入中國,本土零售企業已經大量敗下陣來,沃爾瑪等外資零售業如果在中國遍地開花,將更多地占據中國的流通渠道,中國零售業日子更為艱難,大量傳統零售企業員工失業。在這個背後,它還或多或少地改寫了中國經濟的規則。
通過零售業,一個大的超市下麵是成千上萬的供應商。供應商要供貨,就得守其規矩:品種、價格、質量、結賬方式、供貨條件等等。這些供貨商勢單力薄,根本不具備和這些商業大鱷對話的條件。一些有名的大超市向供貨商收取店慶費、促銷費、進店費等各種費用,變相把經營風險轉嫁到供貨商身上。與零售商的利潤相比,廣大的本土中小供應商風險更大,而賺的真是血汗錢。許多供應商因為太依賴於沃爾瑪,一被解除合約就只好破產;沃爾瑪要求強制降價,根本就沒有了出路。
在這些供應商的背後,是更多的企業。比如,一家供應麵條的小廠,它需要小麥(農業)、機器(工業)、電力(能源)、包裝(化工)。在這個產業鏈中,處於最高的是零售商。如果它有足夠占有率的話,下麵的這些企業只有隨著它的指揮跳舞。零售業的壟斷不僅僅體現在店面的壟斷,更是通過店面對經濟的全面壟斷,這是更深層次的壟斷。
正是因為沃爾瑪效應帶來的對社會經濟的衝擊,對於零售業的擴張,許多國家採取了很多方法。日本、南韓、德國等政府以各種手段保護本國零售業,限制沃爾瑪的自由發展。最近,沃爾瑪不得不在德國和南韓退出。中國是沃爾瑪的未來主戰場,中國正在放寬沃爾瑪的擴張條件,雖然相關部門已經出台了反壟斷法征求意見稿,但沃爾瑪效應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危險得足夠令人擔心。
當下,電商的迅速發展,以及激烈的競爭,促使沃爾瑪不得不與電商合作或者自己同時做電商。同時,沃爾瑪在生產率的提高上還會不斷有新的成果,未來的格局還很難預測,沃爾瑪線上下零售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最終符合市場規律的線下線上結合方式非常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這都要政府和企業協商才有效果,現在團結與合作市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