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华东师范大学网址:http://www.ecnu.edu.cn/
目录 |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师大,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10月16日 ,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1959 年华东师范大学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8年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是1986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 年通过“211工程”预审并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在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学校地处上海,现有闵行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100余亩,分别坐落在上海市闵行区和普陀区,校园环境幽美,素有“花园学府”之美誉。建校以来,学校一直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充分发挥文理基础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各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学校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华东师范大学正豪情满怀地朝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奋进。
华东师范大学诞生于1951年10月,是以私立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文、理科为基础,加上复旦、同济、沪江、东亚体专等学校的教育、动物、植物、音乐及体育等系合并而成,以大夏大学原址为校址。 大夏大学创立于1924年7月,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在上海发起建立的。
首任校长马君武。建校初期,设文、理、教、商、预五科,后曾增设高等师范专修科和法科。大夏大学创建后,许多著名学者曾来校任教,其中有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马君武、周寿君、邵力子等。大夏大学建校27年,培养学生近 20,000名,毕业生6,000余人。包括一批为国为民的有识之士。如熊映楚,曾是武汉农民运动的重要干部;雷荣璞、陈国柱分别是广西、福建建党干部之一;吴良斌(亮平),最早翻译恩格斯《反杜林论》,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党校顾问;郭大力、周扬、叶公琦、陈赓仪等都在大夏大学学习。学校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如胡和生、陈子元、李瑞麟、刘思职等四位中科院院士,翻译家戈宝权,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古典文学评论家王元化和青铜器专家马承源等,还有不少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其他知识界人士。
光华大学是1925年从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地处今华东政法学院)脱离出来而创建的。首任校长张寿镛。建校初期,学校设文、理、工、商四个科14个系。学生们在致力于学习的同时,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也开展得生气勃勃,在江南八大学校的国语、英语演讲比赛中屡居前茅,还曾获江南八大学校网球、足球、越野赛的锦标。
光华大学建校26载,先后入校学生达14,000余人,完成大学学业获得学位者2,400余人,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1951年7月17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宣布,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华东师范大学。8、9 月间,大夏大学的中文、英文、历史、社会、数学、化学、教育、教育心理、社会教育系;光华大学的国文、英文、教育、数理、化学、生物系;同济大学的动物、植物系;复旦大学的教育系;东亚体专的体育系、体育专修科和沪江大学的音乐系相继并入。10月4日,组建了华东师范大学临时工作委员会(后为行政委员会)。10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范大学成立。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华东教育部部长孟宪承兼任校长,孙陶林、廖世承为副校长 。
调整后的学科设置是;教育、中文、外文(设俄文、英文二组,俄文兼办专修科)、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系(以上各系均兼办专修科)。新设政治教育专修科。1953年8月,江苏师范学院的艺术科音乐组,浙江师范学院的外国语文系英语组,安徽师范学院的物理、历史、数学、英语系,福建大学物理系,华中师范学院英语系部分学生并入。1956年6月28日,音乐系停办,全系学生转入新建的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学习,教师则分别支援北京、南京、兰州等地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和上海音乐学院。大夏大学的校园面积仅280亩左右,至1952年,已迅速增加到800多亩。并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校舍兴建工程,十大建筑的规划、设计并实施,大大改善了学校办学的条件,为学校日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校之初,全校共有教职工338人,其中教师131人,学生1,032人,其中各校并入学生698人,暑假招收新生334人,分36个班上课。图书藏量通过合并接收,呈迅速增长的态势。同时,学校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也逐步建立成形。
1952年,学校成立了研究部,推进科学研究,1953年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班。继1952年7月创办《华东师大》校刊后,在1955年1月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提高了教学及教育科研的实力。
从1952 年开始,为适应初级中学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师资的情况,学校较大规模地举办了一系列的专修班,并从1956年开始,在江苏、浙江两省铁路沿线及上海市招收函授生。至1957年,在校生规模已达5,000余人,研究生班及函授生各为127人和801人,在教书育人方面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师范教育的特色。
大夏、光华大学及有关大学院、系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给华东师范大学奠定了基础;五十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给华东师范大学注入了新的有生力量。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与学术水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59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在“向现代科学大进军”号召鼓舞下,学校加快了发展教学、科研的步伐。1957年9月,教育部批复,同意我校成立人口地理研究室和河口研究室,这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次全国18个研究室中的2个,人口地理研究室是建国以后建立的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自1958年起,学校又陆续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和电子学、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光学等一大批理科研究室及一些专业实验室,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1958 年,学校通过科研开辟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和课程,新建了一批专业和专门化教学小组。1964年教育部举办全国“四新”展览会,我校“红外分光光度计”、“宽谱线核磁共振波谱仪”、“自旋回波核磁共振波谱仪”和“核四极共振波谱仪”等四项研究成果获得三等奖,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居领先地位。
从1959年起,研究生的培养由举办二年制研究生班改为主要招收三年制研究生。1960年,从59级起各专业学制均改为五年,并一直执行到1966年终止。
与此同时,学校扩招成人教育的专业与人数,成立半工半读师院。1965年还招收越南留学生210多名,成立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室,开始了留学生教育工作。
至1966年,全校教职工由建校初的338人增加到1,975人,在校学生4,192名,有教育、政教、中文、历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10个系,13个专业,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共15,000余人,学校面积也比初建时扩大了4倍多。
全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教师被赶往工厂、农村,自1966年到1969年,学校连续4年没有招生,1970年开始恢复招生,但规模很小。
1972年5月,学校被迫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文革”期间,学校的科研工作遭到严重摧残,但不少科技人员,出于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克服了种种困难,继续对一些基础问题及生产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因而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1970年,我校“671”科研组,在国际上首先从海水中提取到30克铀;1971年,光学组建立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管道气体传输模拟实验室;河口海岸研究组为金山石化总厂一期工程的油码头选址提供了方案,等等。
从1977年起,全国恢复了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我校开始恢复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78年,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从学校分离出去,相继恢复原来的建制。1980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华东师范大学原名。
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学校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和端正办学思想,提出“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注意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从而使学校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
学校相继建立了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系和专业从1979年的11个系17个专业扩展到1991年的21个系38个专业;科研机构也从1966年的一所三室发展到1991年的23个研究所、28个综合性研究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实验中心。附属学校数也有所扩大,有三所附属中学、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综合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实验室为我校与中科院上海精密光学机械研究所合作建立的联合开放实验室。学校拥有近百个实验室和实验中心,拥有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不少仪器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附设出版社和科教仪器厂、印刷厂,是全国高校中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社、厂之一。图书馆藏书丰富,中外文各类图书达269万册。
为填补教育类专业许多空白学科,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学校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技术、数理统计、环境科学、对外汉语言文学、美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国际金融、图书馆情报学、哲学、经济学、固态电子学、国土整治与开发、应用数学等本科专业,以及人口、经济管理、应用化学、应用生物学等一批专科专业;从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学科发展出发,新建了一些系。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随着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和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建立和留学生招生任务的扩大与层次的,学校体系与功能更为明显地反映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渠道的新特点。
1984年9月,我校成立科技开发公司(1990年发展成为科技开发总公司),开始了学校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工作及科技产业的开发工作。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与科研工作的展开,教育、地理学科两个“龙头”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得到重点扶持;使学校进一步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建设目标迈出新的步伐,形成了教育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科性师范大学的新格局。从1976年到1991年,共培养本、专科生约23,000名。
学校长期以来始终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生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研究培养方法多种多样,学校还与国内许多高校、研究机构及国外7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有的专业还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挂勾、合作关系,并经常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听取国内外专家的学术报告,以深化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扩大科学视野。从1978年开始先后有 34个院、系、所,105个专业招收研究生。现任校长王建磐就是由数学系培养出来的、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18位博士之一,也是我校培养的第一名博士。 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立了研究生院(试办)。1991年有博士学位授予点28个,博士生导师55人(3人为兼职),硕士学位授予点87个。此外还设有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区域发理学)、生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数学(基础数学、概论论、数理统计专业)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78年至1991年间,学校共培养研究生3600余名。
80年代初,学校清醒地认识到要维持学校的地位与生存空间,就必须走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道路,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
学校先从理顺校内的各种关系开始,从单项改革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改革。1993年初,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院为实体的管理体制,成立了国际商学院、理工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人文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和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八大实体学院。以学院为单位开展了专业、学科建设和改造,以后又采取多种形式,创办了多种二级学院。1994年的人事改革使在编职工人数从4,000余人降到3,500余人。从1993年开始,改学年学分制为学分制,打破专业限制,拓宽学生知识面,经1987年试行主辅修制后,全面推广,并逐步扩大。并对自主招生及非师范生源入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学校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实行有偿使用专职科研编制,加强科研经费的宏观管理。后勤改革实行了经营机制转换,完善承包责任制,提高了经济效益。在进行学校各项改革的同时,学校召开本科教学会议,加强特色与主干课程的建设。继1995年1月中文、历史两个文科基地之后,国家教委又于1997年批准我校设立了数学、心理学、地理学三个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同时生态学、教育学、世界历史、世界经济学也被确认为上海市的重点学科。完善教材的配套改革,严格考试制度等,拓展学生知识面,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设立教学改革基金,加强教师队伍和实验室建设,实施学校的“百人工程”,使各个学科的人员梯队和设备情况渐趋合理。在“两个服务”宗旨的指引下,学校开展了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活动。与上海市的有关区、县、部门联合,进行了形式、规格多样的教育合作。这段时期,教育管理学院扩展培训领域,与香港有关方面合作,联合举办了几期香港中学校长培训班。成人教育开拓业务范围,1993年学校还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成人教育”硕士点。高师师资培训形成新特色,成立普通教育研究中心和一批普通教育研究基地,遍布上海的多个区县。建立上海市民工学校、国际中国文化学院、远东国际金融学院、阶梯学院、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华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华茂学院、银行学院等等。扩大了与上海及华东地区合作办学的范围,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与地位。1996年4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1997年5月20日,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 “共建华东师范大学”。
1996年,学校参与了上海市师范结构调整,构建基础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的办学体系。1997年12月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华东师大,成立华东师大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1998年9月,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并入华东师大,以后又重新组建了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如今学校已有11个实体学院和若干非实体学院,学校在职教工4,500余人,在校生近33,000人,校园面积近1200亩。新华东师大在校党政领导下,根据国家及上海市政府的要求,正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校徽以“华”、“东”两字及校树水杉作为基础造型元素。“华”代表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取“华夏”之意;“东”则有中国东部、世界东方之意。同时融入“水杉”形象,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整体效果以汉字为主体,凸现东方属性,旨在弘扬东方文明。校徽采用深红色,象征活力、理性、包容、大气。新校徽于2011年华东师大60周年校庆前启用。
老校徽设计于80年代,当时是为了迎接加拿大总督让娜-索维(1987年3月25日)对华东师大的访问而特意制作的。经过两次校长办会议讨论,最终同意以方圆型图案为校徽设计方案。
丽娃河旁
- 怀着灿烂的希望,我们来到丽娃河旁,带着青春的豪情,我们漫步华夏路上
- 春风拂岸柳,夏雨催鸣蝉,秋水映丽虹,冬雾迎霞光
- 美丽的校园滋养着我们,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 未来的园丁,努力学习,茁壮成长,茁壮成长,茁壮成长
- 滋养着我们,百花齐放,努力学习,茁壮成长
- 怀着灿烂的希望,我们走进科学殿堂,带着青春的豪情,我们遨游知识海洋
- 求实创造,为人师表,一代新人,桃李芬芳
- 民族的重任让我们生命壮丽辉煌,壮丽辉煌,壮丽辉煌
- 祖国的未来指引我们奔向前方,奔向前方,奔向前方,让我们生命壮丽辉煌,指引我们奔向前方
华东师大的校树是水杉。水杉形态挺拔,易育成才,符合大学的品质,是校内的分布最多的树种。
华东师大的校花是荷花,在中山北路校区丽娃河等水系里多有种植。“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取和平、合作、团结、联合之意,荷花亦象征着纯洁高贵,符合大学人文气质。
华东师范大学每年10月16日举行校庆活动,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的建校日为学校的纪念日。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60年校庆之际,同时庆祝了大夏大学建校87周年、光华大学建校86周年。
华东师范大学吉祥物为“师大狮”,其创意取自校名中“师”字谐音,以及作为“百兽之王”其蕴含的特征元素。
华东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提出大学的使命应该是“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Creativity, Character and Community)”。
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孟宪承所著《大学教育》。现代大学的理想是什么?孟宪承概括为三方面:“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此即著名的“大学三理想”。与三理想相应,他进而论述了大学的三项任务,即研究、教学和推广。
《大夏之声》系华东师范大学校报副刊,始创于1987年,是华东师大唯一一份由本科生自主编辑出版的校级学生平面媒体,也是沪上各大高校中成立最早、发行量最大、发行期数最多、最为规范的学生报纸。
上海的高校里一直有“吃在同济、玩在复旦、住在交大、爱在华师大”的说法。2004年秋季,上海时尚周报《外滩画报》将华东师大的丽娃河,与外滩、浦东滨江、康平路、余庆路、复兴公园、911路、上海博物馆等一起,并列为上海恋爱的十大地标。而原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对此理解为:“男女之爱是小爱,华东师大之爱是教育之爱、社会之爱、祖国之爱,是大爱。”
学校目前设置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东方房地产学院、对外汉语学院、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院19个全日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2个管理型学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和新药创制先进技术研究院3个高等研究院,含45系,61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科学学院是中国大学中建置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研究型学院,软件学院是全国师范大学中唯一一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对外汉语学院是国家8个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中文、历史、数学、地理、心理5个专业是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9大学科门类,拥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2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2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中之重” 学科,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涵盖了13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和上海市工程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150余个研究所和一批跨学科的研究、实验、计算及测试中心。
-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 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 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 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 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
- 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
- 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
- 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大学比较人文研究中心
- 华东师范大学-鲁汶大学中欧文化研究中心
- 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
- 华东师范大学-柏林洪堡大学跨文化教育与交流研究中心
- 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计算化学联合研究中心
- 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脑与认知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 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 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 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 金融风险定量计算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 教育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华东师范大学 985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