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虚假利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虚假利润(False Profit)

目录

什么是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

  利润是反映企业效益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因而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总额越大、利润率越高,对企业自身和社会整体也越有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账务反映的利润可以有相当大的虚假性。

虚假利润的原因[1]

  1.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而制造虚假利润。

  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其中利润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不管是国有企业或是民营企业,评价企业领导能力水平的主要指标还是利润,因此为了业绩.企业要对利润进行操纵。

  2 企业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虚增利润。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减少风险的需要,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信誉不好的企业。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作用,一些企业便不惜作假账虚增利润

  3 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而夸大甚至制造假盈利。

  在我国,上市指标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壳资源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现象,其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

  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企业必须最近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利润包装而获得上市资格。二是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在其发行和配股额度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决定着募集资金的多少,因而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提高每股收益的发行价格和配股价。三是避免股票摘牌。按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包装。

  4.为逃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一些企业为偷税漏税,便会隐瞒利润,但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能够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为了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而这部分所得税往往又通过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形式返还给上市公司。

虚假利润的表现[1]

  l 通过虚假销售。

  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调整利润总额。这种利润操纵现象在年终表现尤甚,往往是企业年终达不到既定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虚假销售或提前确认销售,从而达到既定的利润目标。

  错误运用会计原则。将非销售收入列为销售收入。主要手段有;多开增值税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利用有关出口货物优惠政策.虚增收入。通过混淆会计时间。把下期销售收入计入本期,或将本期销售收入延期确认.来调整当期利润

  2.利用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一般是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而成,因此股份制改组上市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将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按我们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问不得相互拆借资金,但企业问相互拆借比比皆是。这种资金拆借行为,上市公司无法事先对外披露。所以投资者及有关监管部门无法对其合理性作出判断。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利用拆借资金调节利润。

  二是通过转嫁费用的形式调节当期利润。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处于费用问题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但上市公司效益不理想,或不足以达到需要的利润指标时,便采取母公司替上市公司分担部门费用的办法来调节上市公司的利润。

  3.通过人为调整有关账务调整利润。

  一是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进行利润调整。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潜亏应当通过规定的程序。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中予以反映。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需将利润作大的上市公司,通过资产评估将待处理财产损失、坏账、毁损的固定资产存货、待摊费用等确认为评估减值,直接冲减资本公积,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二是通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调节利润。按照现行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债权,其他应付款主要核算应付票据、应付收款以及其他应付暂收款项,但一些企业违背其核算内容。通过这两个科目进行利润调节。

虚假利润的危害[1]

  1.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市场经济社会,准确无误的经济信息特别是财务数据,是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企业制订经营策略、个人以及消费投资的重要依据,也是经济秩序正常、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

  反之,则使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失去可靠的基础和依据,使投资计划失控.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社会不稳定。

  2.肥了企业高层管理者,损害了国家和企业利益。这几年来,有不少的国企管理者,明明是企业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可他们却通过做假账。说成利润可观.造成盈利假象。

遏制虚假利润的对策[1]

  1、加快会计准则和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完善,给企业操纵会计利润、粉饰经营业绩留下“契机”。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种准则和制度,以遏制虚假利润。

  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企业操纵利润引发和产生的信用危机。实质上是腐败及各经济集团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注册会计师只不过是各种利益集团手中的工具而已。因此。要遏制企业虚假利润。一定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净化会计行为环境。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曾上教.企业出现虚假利润的原因及对策.经济师2006年5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鲈鱼,泡芙小姐,刘维燎,essilco.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虚假利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