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节约增长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节约增长

  节约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产值型、速度型和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结构优化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节约增长,是相对现行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增长而言的,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的。它强调“集中、集约、集聚”的“三集”原则。节约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更是一种国家发展战略;节约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明。增长与节约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增长必须节约,节约才能增长。

节约增长的必要性

  (一)实现节约增长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关键

  节约型社会建设是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2004年3月中央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005年6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两份重要文件。2006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008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

  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严格遵循节约原则,倡导和体现节约精神。要求在生产、生活方式、规章制度安排和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都高度符合节约原则。倡导和推行节约的生产方式与节俭的生活方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前提。节约生产方式是指生产目标、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生产技术、管理体制、运行方式等都遵循节约原则,积极落实节约指标,最终能够有效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瓶颈约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生产方式。在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中,大力倡导和推行节约生产方式,广泛地进行“节约型生产”,加快发展“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奠定稳固的物质基础。节俭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实行“节俭型消费”,生活消费节俭化。节俭生活方式是节约型社会创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现节约增长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增长方式对应着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物质性资源的消耗强度与利用效率不同,向自然环境排放生产废物与生活废物的强度也不相同。由于我国当前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出资源约束和环境恶化的局面,迫切需要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约增长。实现节约增长以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实际效益较差,国有企业亏损面大,不改变这种状态,经济发展就很难良性和持久。二是可以改善工业化道路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我国在工业发展上过度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搞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是“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忽视现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内部管理,造成不少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生产能力闲置等问题。另外,实现节约增长资源消耗将会减少,环境污染状况将会得到改善。通过节约增长,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实现节约增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苟子日:“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然而,我国资源禀赋的“本”并不“强”,而今假如不节约,则“天下”何以“不贫穷”?基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情,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节约增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节约增长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利用

  运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改造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纺织等高耗能传统企业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对高耗能企业发展和高耗能产品生产进行限制。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要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和提倡低耗油汽车的发展。推行新建楼房的建筑节能,千方百计加大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鼓励和推广节能环保型家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全社会推广采用节能照明产品。以机关事业单位为龙头,加大宣传和监控力度,在全国范围内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室内温度标准,加强节能降耗。在农村大力提倡和发展户用沼气工程,切实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以太阳能风能为龙头发展新能源经济产业,普及新能源的利用,转变能源利用方式,发展新兴经济。大力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加快节水改造,搞好农业节水灌溉。科学指导节水技术的应用,降低单位企业增加值用水量,提高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力节约原材料,提倡使用再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大力节约包装材料,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食品和用品等过度包装问题。在土地利用中,要积极推行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政策,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节约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为抓手,延伸和拓宽以冶金、电力、化工和建材等重点企业为主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连接,在企业、行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循环。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建立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利用和生态影响最小化,加快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工艺和技术,开展“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围绕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强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培育具有较高水平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基地。

  (三)强化“三集”要求。推进节约增长

  强化集聚、集约、集中的要求,加快扩大总量,提高产业集聚度,促进经济的节约增长。集聚,即围绕集群的形成,积极发展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投资项目,注重发展与其配套的相关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尽快形成“块状经济”和产业“高地”。注重培育产业集中区内各类专业园区的个性化特色,增强专业化功能,创建专业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度高的特色园区。集约,即在积极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同时,要注重引进和加快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投资强度和开发效率。强化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开发,注重提高单位投资和产出的效率。集中,即汇聚本区各级政府的力量,围绕已确定的重点工业园区,加大集中建设力度,防止多头建设和分散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乡(镇)联合发展的模式,通过联合建设基础设施、联合开发产业、联合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和发展。

  (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协同带动

  实现节约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基础在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和优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转变增长方式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保障增长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联产,促进资源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中,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低成本扩张。转换经营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上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增强大企业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示范与带动作用。今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今后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五)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在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的同时,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现阶段企业自主创新的主渠道。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加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名品牌的保护和支持力度,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出口目标国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口,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企业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水平。

  (六)完善鼓励创新和促进节约发展机制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激励作用,形成有效的鼓励创新和促进节约发展机制。要明确加快节约发展的产业和领域,加强产业政策的导向和调控功能,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确定节约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加强财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在财政资助和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政策倾斜,推动各方面加大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金融政策的支持和助推效应,实行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强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化节约发展。

参考文献

  • 陆汝成.节约增长的内涵和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10,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Lin,Tracy,苏青荇,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节约增长"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