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建筑节能(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s)
目录 |
什么是建筑节能[1]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执行现行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切实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活动。
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2]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作出的战略决策。节约能源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并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到1/3以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能源危机以来,各国专家对各用能领域可能产生的节能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用能是节能潜力最大的用能领域,因此应将其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设计、建造使用节能建筑,有利于改善建筑物的热环境,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人们终于明白,我们浪费不起能源,能源将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都高于10%,但能源的增长,经过持续努力也只能做到3%~4%的增长幅度。21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问中国的经济将经历三个重要变化:进入重化工业时期、城镇化进程加快、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之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供应形成很大的压力,能源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所以,必须依靠节能技术的大范围使用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是必然的选择。
2)大气环保的需要
矿物燃料燃烧时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酸化,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产生重大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这些问题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严重关切,建筑采暖所用燃料无疑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用能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已达44%,我国北方城市冬季由于燃煤导致空气污染指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高标准的2~5倍。各发达国家节能的政策也是以减少燃料燃烧的排放物为明确目标,所以建筑节能可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宜人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舒适宜人的建筑热环境是现代生活的基本标志。在发达国家。他们通过越来越有效地利用好能源,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我国,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热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地理位置的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1月份平均气温我国东北低14~18℃,黄河中下游低10~14℃,长江以南低8~10℃,东南沿海低5℃左右;在夏季7月平均气温,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却要高出世界同纬度地区1.3~2.5℃。加之热天整个东部地区温度均高,冷天东南地区仍保持高湿度,因此,夏天闷热、冬天潮冷是我国主要的气候情况。所以我国冬冷夏热问题比较突出。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热环境,冬天需采暖,夏天要用空调,这些都需要有能源的支持。而我国的能源供应十分紧张,这样,在节能技术的支持下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就是必然之路。
建筑节能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性的建筑设计大潮流,同时又是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建筑节能已成为世界建筑界共同关注的课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人们对建筑节能含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这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称之为“能源节约”(energy saving);之后又进一步定义为“在建筑中保持能源”(energy conservation),即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目前得到广泛认可、更具积极性的定义是“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energy efficiency),即以主动性、积极性的策略节省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地域广阔,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到温和地区,各地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太阳辐射量也不一样,采暖与制冷的需求各有不同。即使在同一个严寒地区,其寒冷时间与严寒程度也有相当大的差别,因而,从建筑节能设计的角度,必须再细分为若干个子气候区域,对不同气候区域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要求作出不同的规定。
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层次和技术保障体系[3]
(一)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层次
建筑节能的核心是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效率的提高最终将落实在技术的支撑上。根据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源动力,将技术划分为两类:被动类和主动类。
(1)被动类技术。通过合理的技术处理,完全依赖自然界的某种过程为建筑运行服务。该类技术(如风能、太阳能、空气能等应用技术)的成功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当时的自然条件,因此同一技术对于不同的自然和气候环境、不同的建筑设计对象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2)主动类技术。通过合理的建筑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依靠相关技术的改进、产品的更新等措施,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这些技术(如减少建筑(设备、管道系统)的热损失、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等)往往受自然和气候环境的约束比较少,具有普遍适用的特征。
(二)建筑节能的技术保障体系
从目前专业技术工种的划分来说,建筑节能的技术保障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建筑规划与设计节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能耗设备与系统的节能、控制系统带来的节能及综合节能。